首季37家上市,阿里也想來,港股市場究竟有何“魅力”?
作為亞洲主要的資本市場之一,港交所備受大佬喜愛。
近日,馬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仍希望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而據IPO季度報告顯示,今年首季,港交所已迎來37家新上市公司,IPO集資金額達204億港元,其中近44%的IPO集資額來自新經濟及生物科技公司,目前香港IPO集資額位居亞洲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香港就拿下了IPO“一哥”寶座。如今,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熱度不減,港交所的門檻兒恐怕是要被踏破了。
內地企業緣何紛紛投入香港的懷抱?
IPO新規落地,打開上市“閘口”
細細研究這波赴港上市潮,要從去年的IPO新規說起。
2018年4月,IPO新規在醞釀四年之久后正式公布,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創新產業公司、未有收入或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及已在海外上市的創新產業企業在港交所申請上市。
這被市場稱為是近24年來意義最為重大的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其最大亮點是對“同股不同權”公司的“開閘”。
所謂“同股不同權”,又稱“AB股結構”。其中B類股一般由管理層持有,而管理層普遍為始創股東及其團隊,A類股一般為外圍股東持有,此類股東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犧牲一定的表決權作為入股籌碼。
過去30年,“同股不同權”公司不得在港上市一直是香港金融市場的基本規定,像之前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是因為采取的是“同股不同權”,才無緣港交所上市。
但這在當時引起的爭議也很大。有一部分人認為,沒必要因為一家公司而改變上市規則;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隨著想要赴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越來越多,港交所應該順勢而變,否則將失去市場競爭力。
這波對于“同股不同權”的爭論整整持續了長達四年之久,最終破舊立新,IPO新規順利落地。
受此影響,2018年成為港股市場最“火爆”的一年,不僅IPO數量達全球之最,還陸續迎來了中國鐵塔、海底撈等行業巨頭。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香港市場成功IPO首發上市的企業為218家,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2865億港元,較2017年的1285億港元翻了一倍之多。
香港市場還有哪些優勢?
國際化平臺
從歷史來看,香港是有長期法治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資本市場長期的合規性治理是對投資人最好的保護。
同時基于地緣優勢,內地企業除了可以吸收海外企業在管理、營運及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驗外,在港上市還可以引進更多的國際投資者。這對于那些需要進行全球布局的公司而言,香港本身無疑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上市門檻低
對于內地企業而言,除了借殼上市方式,現階段企業赴港IPO主要采取紅籌模式和H股模式。
但無論采取哪種模式,由于香港資本市場市場化程度高,受政策干預少,上市的過程都相對較短。
尤其在審批流程上,只要擬上市企業的業務、盈利、管理、市值及股票數量等符合《上市規則》,上市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而在A股市場,去年以來審核制度更為嚴格,除了連續三年盈利的硬性標準外,還要重點關注企業業績的真實性,包括持續盈利能力、內控管理水平和規范程度、募投項目合理性等核心問題。
融資便利
近幾年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愈發嚴峻,錢荒壓力下,不少企業不得不重點考慮融資成本。
首先,在香港上市,由于資金供應充盈、法制完備、市場人為干預少,無論是直接融資(如:發行新股或債券等)還是間接融資(如:銀行借貸),或者以增發新股等籌集資金,都極為便利。
其次,發行價沒有限制且股權轉讓更為容易。因為企業在香港市場融資規模以市場確定,發行價沒有任何市盈率限制。同時企業在香港上市,發起人的股份鎖定期一般較短,而如果在境內上市,控股股東股份需要鎖定36 個月才能在二級市場轉讓。
赴港上市仍要保持理性
盡管赴港上市為內地企業提供了比較好的條件,也讓內地企業多了一條更為便利的通道,但并非所有企業都適合港股市場。
從企業赴港上市后的表現來看,事實也確是如此。去年,在港股市場,伴隨“上市潮”而來的,還有“破發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9月份,在56家新掛牌的內地企業中,41家已跌破發行價,破發率超七成,就連一些實力強大的龍頭企,也沒能順利躲過破發的魔咒。
而上市后表現差,不僅會極大降低投資者對內地企業的信任度,還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的形象。在這樣的情況下,赴港上市就不見得是適合的選擇。
因而,企業先是要在充分考慮產業周期、企業階段、股權結構、經營情況等基本面的前提下,再對標同業公司以及對各地證券市場的發行和上市規則、再融資政策、估值情況、市場活躍度等作出深入研究后,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市場。
畢竟,上市地的選擇既不是“一窩蜂式湊熱鬧”,也不是“盲目出發”,而是要保持冷靜和理性,為企業的長遠利益做打算。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來看看港交所如何進行問詢與聆訊
- 下一篇:四板、E板、Q板、五板、戰略新興板與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