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商業計劃書的“套路”有哪些?
商業計劃書需要展示的核心,個人覺得是兩個字:潛力。當然這有點廢話,潛力有很多種,穩定增長的潛力、爆發式增長的潛力、建立高壁壘的潛力、或者能夠做高估值吸引投資的潛力....
1. 商業計劃書撰寫“套路”
所謂套路其實就是BP撰寫的框架,或者說故事邏輯,這個其實很容易找了。曾幾何時,見到眾多商業計劃書,上來就是“投資亮點”,bling bling的;然后是“市場分析”,構建一個宏大的世界;緊接著“商業模式”,讓人感覺在下一盤大棋;之后“競品分析”,他們都不如我.......
首先要承認,良好的框架讓商業計劃書思路非常清晰,閱讀起來也很順暢,這個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看多了之后會發現,其實商業計劃書成功的核心并不在這里,陷入框架太深,反而容易自說自話,甚至像是寫給客戶的介紹、又或者給債主的保證書。其實不如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去寫,把投資人當作創業的伙伴之一。
2. 投資人審閱商業計劃書的“套路”
那回到問題的核心,投資人讀商業計劃書的思路是什么?
投資人通過閱讀商業計劃書進行項目初步判斷,就是一個將信息組合整理,與自己的關注點相契合的過程。
關注點一:行業特征
行業特征是通過對市場和行業的分析總結出來的,市場需求、競爭程度等等信息都與這個關注點相關聯,拋開復雜的分析模型不說,把最重要的歸納一下:
(1)市場規模和容量:“小池塘里不會有大魚”,公司的成長空間和機構的投資回報都依賴于目標市場有多大。舉例來說,一般在消費品行業,領先的公司市場份額會占到20%左右(互聯網行業頭部占有率會更高),因此專注在這個市場的項目,其天花板有多高是可以估算出來的。
(2)市場的成長性:僅僅有市場規模是不行的,市場是否有持續成長的空間同樣重要,結合相關數據以及市場生命周期進行分析,比較容易得出結論。當然,這只是常規的分析,你還要看這個市場是否可以形成一個占有率較高的參與者,這點很重要,不過另一個角度去想,高度離散的行業,更需要顛覆性的技術手段和模式進行整合,如果可以做到,那前景非常之大。
(3)行業結構分析:行業結構是產生壁壘的核心,這里涉及資本結構、競爭結構、供應鏈體系等等,最終是為了理解行業是否可以產生足夠的壁壘,以及結構上是否讓公司具有持續增長性。
關注點二:商業模式和前景預估
根據企業的商業模式預測其前景是投資人的基本能力,也是很關鍵的投資驅動因素。商業模式之于公司發展前景的影響,最主要的是核心競爭力。簡單說,商業模式要體現以下幾點:目標客戶;提供的價值;盈利模式;競爭優勢。
關注點三:公司團隊
投資行業經常有“投資就是投人”的說法,并且被很多投資人作為重點關注的因素。并且越是資深的投資人,越是認同這一點,可能見過很多項目占據了有利的賽道,卻因為管理團隊的問題最終折戟沉沙,因此,幫助項目組建團隊,也是很多機構投后管理的第一要務。
關注點四:運營數據&財務數據
有經驗的投資人非常關注數據,并且善于從數據中對企業作出判斷,在后期也會對相關數據進行很深入的調查。不過創業公司的數據相對簡單,沒有那么復雜,當然一定要給出真實的數據,如果有些數據并沒有那么好看,可以在商業計劃書中給出一些合理的解釋。
運營數據因項目而異,在財務數據層面,投資人比較關注的首先是利潤,利潤也代表著企業的盈利能力,暫時虧損的創業項目很正常,主要是要讓投資人看到盈利的可能性。如果項目處于負利狀態,一定要在商業計劃書中體現出未來通過如何發展、優化成本等方式來實現盈利。
關注點五:投資收益和風險評估
投資人會根據對項目的理解,進行這方面的評估,在商業計劃書里,有一些信息對投資人做收益和風險評估至關重要:融資規模和估值、股權結構、資金的用途。
估值當然非常重要,而且創業者與投資方在估值上的博弈一直到確定投資前都會存在,接觸過許多創業者不知道如何合理估值,創業公司不同于Pre-IPO的企業,沒有那么多數據作為估值依據,個人也在探索,以后也許會總結一篇關于估值的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