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滴滴欲香港IPO 順風車起家的嘀嗒真能順風么?
“嘀嗒是做什么的?”、“嘀嗒是滴滴的子品牌嗎?”、“嘀嗒是占了滴滴落魄的便宜吧”……伴隨著爭議,近日,主營順風車和出租車的嘀嗒,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由于嘀嗒的名字與創始于2012年的滴滴出行頗為相似。很長一段時間里,普通群眾甚至都分不清兩者的關系。直到2018年空姐案件后,滴滴順風車業務被中止,而嘀嗒依然保持活躍的姿態。大家似乎才明白,這是兩個不同的企業。
確實,與市面上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名聲顯赫的出行企業相比,一直堅持做“真順風車”的嘀嗒,顯得似乎有點另類。
嘀嗒究竟在做什么生意?
從本質上來說,嘀嗒做的是信息中介的生意。一端連接乘客,另一端連接司機,通過撮合兩者交易,從中收取信息服務費以獲取盈利。
相比起滴滴,普羅大眾對嘀嗒的認識并不深入。事實上,創立于2014年的嘀嗒出行,目前已經是國內僅次于滴滴的第二大出行平臺。在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到,在順風車市場中,嘀嗒已經占有了最大的市場份額。
截至到2020年6月30日,平臺已累積獲取了將近超1.8億的用戶量,全國366個城市,都有嘀嗒順風車業務的身影。除此以外,嘀嗒還涉足出租車業務,與順風車業務雙管齊下,共同構筑嘀嗒智慧出行生態圈。
盡管嘀嗒一再強調,公司旗下擁有順風車、出租車兩大業務條線,兼營廣告、車后服務等業務。但順風車業務無疑是嘀嗒收益中絕對的主力軍。2017年-2019年,順風車業務為嘀嗒帶來的收益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56.6%、66.3%及91.9%。至2020年9月,順風車業務已實現連續15個月盈利,是嘀嗒絕對的現金牛。
憑著兩條看似保守的業務線,嘀嗒在出行領域創造了驚喜的成果。2019年,嘀嗒在順風車市場排名第一,市占率66.5%,出租車網約市場排名第二。
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順風車市場將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其交易總額將在2025年增至人民幣1,13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1.8%。出租車市場,將是中國四輪出行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預期到2025年,其將以53.9%的市場份額繼續占領市場。可以預見,從小眾細分市場走出來的嘀嗒,已經逐步長成了“大池塘里的大魚”,日后還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在嘀嗒輕資產的運營模式下,嘀嗒并不承擔車量的折舊維修等之處,亦無需為司機繳納工資、社保等費用,營運成本并不高。嘀嗒的成本,主要來源于其銷售費用。2017-2019年,嘀嗒的銷售與營銷開支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203%、930.7%及37.7%。
在業務早期發展階段,嘀嗒提供各類形式的補貼與激勵來獲取用戶和提升用戶粘性。但從營銷支出占比逐漸下降可以看出,嘀嗒發展到現在,需要削減營銷開支來創造更好的盈利數據。
被監管扼住喉嚨的順風車
2018年空姐坐滴滴遇害的案件后,相關部門對順風車的監管政策無疑越發強勢,多地行業協會亦涌現了不少針對順風車安全的宣言和計劃。而一直強調“真順風車”的嘀嗒,順利抓住了發展機遇。
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到,2018年12月后,嘀嗒順風車的交易額與搭乘量都有了質的增長。這與滴滴順風車下架的時間不謀而合。不少人也因此戲稱,嘀嗒是撿了滴滴的漏,才能迅速成長為“共享出行第一股”。
安全始終是懸于順風車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與野蠻生長的滴滴順風車不同,在強監管下的市場中,從一開始,嘀嗒就并非只強調市場的邏輯,而是始終堅持把合法合規放在首位,一直堅持做“真順風車”。
也就是說,嘀嗒通過控價策略、司機日接單量和順風車產品的具體設定,確保車主和乘客都是“真的順路”,避免平臺出現以營利為目的的黑車司機。
當然,到底是不是“真順風車”,并不是嘀嗒說了算。在強勢的市場監管中,監管部門才有定義的權利。招股書中顯示,由于缺乏適用于網約車服務的相關執照,嘀嗒順風車累計被行政罰款77宗,繳納罰款207萬元。
目前,各地政府對順風車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不少的差異,對順風車概念的界定亦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各地標準能不能統一、嘀嗒能不能順利滿足各地的要求,仍是一個未知之數。
即便是“真順風車”,惡性事件出現也是概率的問題。2019年9月,廣州發生一起嘀嗒順風車司機猥褻女乘客案件。盡管事后,嘀嗒出行宣布永久封禁該車主的賬號,但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足見合規并不意味著安全。
因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嘀嗒也為乘客的安全作出了許多努力。通過事前對車主的審核、接單,以及事中分析用戶軌跡和車主操作,嘀嗒建立起對順風車司機的行為規范。
此外,除了24小時客服,嘀嗒另外設立了一條緊急熱線,遇到安全相關的問題可直接打緊急熱線求助,在合規的前提下,盡可能保證安全。
但正如嘀嗒在招股說明書中所說,嘀嗒無法保證日后不會發生與順風車服務有關的犯罪事件,如若發生,嘀嗒會產生重大經營和合規成本,甚至需要調整或者暫停該業務。
被叫停順風車業務的滴滴,尚且有網約車、代駕等業務支撐。但對于業務單一的嘀嗒來說,一旦監管部門需要其調整或暫停順風車業務,可能是致命的打擊。單條腿走路的嘀嗒,需要創造更多的可能,才能讓自己走下去。
“另一條腿”是否能夠走得更遠
早在2017年,嘀嗒已經開通了網約出租車業務。2018年,當對手們都紛紛推出快車、專車等與出租車具有競爭關系的業務時,嘀嗒卻是反套路地宣布將永遠不會做與出租車競爭的快車和專車業務。錯位發展,進入更為細分的賽道,讓自身出租車業務揚招與網約共成長。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在86個城市提供出租車網約服務,并與17個城市的市級或區級出租車協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曾被網友們戲稱為“單條腿走路的人”,如今正在發力自己的“另一條腿”,力求擺脫業務單一的問題。
但當嘀嗒真正進入出租車行業之后,才發現遠比想象中困難。出租車本來就具有天然的劣勢:乘客與車量在數量和位置上的錯配,巡游空駛率高。想要改革,每一步都涉及地方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司機等各多方利益,完成一個城市的資源整合,已經極度費時費費力。
而各地的政策、文化又各有不同,一個城市成功的經驗很難復制應用到其他城市。在多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下,嘀嗒想要靠數字化來為傳統出租車行業提高效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此以外,競爭對手進入出租車業務,同樣是嘀嗒需要面臨的問題。作為嘀嗒的主要競爭對手,滴滴最近宣布將投入1個億的專項補貼,升級快的出租車。而網約車本對出租車市場份額的蠶食,亦使得嘀嗒在出租車市場陷入強敵環伺的局面。
嘀嗒靠著合法合規,從真順風車起家。但如今,在其最擅長的真順風車領域,強大的對手滴滴已經卷土重來;而出租車業務又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并未真正獲得市場的認可;被嘀嗒寄予厚望的智能駕駛、人工智能,也尚在萌芽狀態。
一直低調發展的嘀嗒,第一次面臨資本與大眾的雙重考驗,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書。能不能做出成績,會不會得到資本的認可,“小而美”的嘀嗒,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