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工具箱里還有哪些工具 轉板是大“絕招”?
舊的不留新的不來,新三板需要一劍封喉的“絕招”來提振市場信心。
據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到8月27日,今年共有584家企業終止掛牌,而目前在排隊掛牌的企業只有15家。
雖然與去年近2000家公司退場相比,今年摘牌數量相對較少,但愿意來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也大幅度縮水。
沒有活水,這才是問題。
舊的不留新的不來
在精選層落地之年,今年前8個月仍然有近600家企業從新三板退場。按照這個速度,今年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大概率會降至8000家以下。
從摘牌企業質量看,不少企業規模小、業績差。例如,近期摘牌的京都時尚(839429),去年營收924萬元同比下滑43.15%,凈利潤8.5萬元同比減少65.28%。數據顯示,超過7成退市企業跟京都時尚情況差不多甚至更差。特別是31家企業因為未及時披露2019年半年報或年報,被全國股轉公司強制摘牌。
這其中也不乏知名企業。例如,李開復旗下的創新工場,以及天津“狗不理”。
總體上來看,上述規模小、業績差的企業退場,對于提高新三板公司總體質量是有幫助的。
舊的不留也就罷了,問題是新的也不愿意來了。
進入今年以來,掛牌新三板公司寥寥無幾。在排隊等待掛牌的企業也只剩下15家。這與2016年、2017年上千家企業排隊、一周幾十家企業掛牌的盛況相比有天壤之別。
任何資本市場都需要“新鮮血液”,從而換掉“舊的血液”。
工具箱里面還有哪些工具?
今年年初,大家還寄希望精選層的推出能激活整個新三板。但從開市1個月以來運行效果看,不如早前的預期。
不可否認,精選層成功開板對新三板起到積極效應,初步實現三個方面成效:交易量得到大幅提升,少數企業的交易額已經可以媲美A股;新三板合格投資者數量得到明顯增加,從23萬戶增至160多萬戶;信披質量明顯提升,公開發行、定期報告信息披露質量與A股幾乎等同。
不過,要全面提振市場信心,還需要新“絕招”。對此,全國股轉公司近日表示,正在緊鑼密鼓研究推動后續改革舉措。
那么,工具箱里面還有哪些工具?
根據目前公開報道看,大致還有四招:轉板上市制度、混合交易和融資融券制度、存量公募基金更便捷地投資新三板股票,以及引入社保、保險等中長期資金入市。
上述政策落地,對于新三板長遠發展來說無疑是利好。不過,從短期看是否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需要市場檢驗。
例如,社保和保險資金進入新三板。新三板企業規模偏小,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中除了貝特瑞市值約為250億元外,其它企業都在幾十億元規模,對于社保基金來說,這些企業規模偏小,一旦進場對股價影響大。
再例如,推出混合交易和融資融券制度。目前做市商數量有限,一旦精選層企業數量多起來,做市商的資金是否能跟得上。
轉板會成為大殺招?
上述幾項制度中,轉板制度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的。
申萬宏源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劉靖近日公開表示,轉板有利于優質的精選層公司估值向A股靠攏,從而直接提升精選層的活躍度,間接拉動創新層和基礎層投融資。因此,轉板制度對新三板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新三板改革成敗的關鍵。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也持類似觀點。
付立春表示,流動性下降是精選層當前最緊迫、最關鍵的問題。而要提高流動性,就需要釋放新三板財富效應,從而調動市場參與主體積極性。
從這個角度看,轉板制度推出確實有利于釋放新三板財富效應。
根據轉板制度安排,符合條件的精選層企業初期可以申請向科創板、創業板轉板上市。數據顯示,截止到8月27日,科創板平均市盈率為93.89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60.34倍,精選層企業平均市盈率在25-35倍之間。
因此,一旦轉板成功,套利空間非常大,這有利于提高160多萬戶合格投資者參與交易的積極性。
凡事有利就有弊,優質企業都去了A股,誰來扛新三板這桿大旗呢?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