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筆記“質變”:布局A股市場IPO
“我們在2019年收獲了最快的成長,開始有從量變到質變的感覺。”今年12月,印象筆記CEO唐毅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采訪時說。
2019年創業寒冬的大環境下,自謙為“小公司”的印象筆記實現了用戶增長率、用戶活躍度增速、營收增速等核心指標的全線增長。印象筆記商業模式的核心是訂閱制,從用戶訂閱數的指標來看,印象筆記全端訂閱用戶數已經超過6000萬。
產品和服務品類上來看,印象筆記在11月上線智能硬件產品“EverPEN”,首日銷量達到5000支。唐毅在采訪中還透露,目前印象筆記正對內容平臺進行嘗試——這也意味著,印象筆記正在逐步形成“軟件+硬件+內容”的新產品矩陣。
第二大腦與首屏應用
印象筆記在2018年6月進行中國業務重組,從一家硅谷企業的中國分支轉身成為獨立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重組完成后,印象筆記的定位是高價值內容平臺,做知識人群的首屏應用和第二大腦。
一定程度上來說,“第二大腦”的定位是回歸公司的成立初心和核心使命。Evernote 公司創始人Stepan Pachikov 鐘愛文化、歷史和藝術,在3D技術和虛擬現實領域也廣有涉獵,他對Evernote的期待正是成為能夠保存記憶的“第二大腦”。
出于這樣的期待,Evernote兩位創始人Stepan Pachikov和 Phil Libin選擇能過目不忘的大象作為Evernote的標識。
中國市場上,印象筆記截至今年11月已累計服務用戶過億,全端訂閱用戶數量超過6000萬。唐毅在印象筆記七周年慶祝會上許下了一個“小目標”:成為中國3億人用戶首屏應用。
唐毅在本次采訪中表示,印象筆記取得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印象筆記得到Evernote全部IP和源代碼、適合中國市場的董事會結構,和中方的控股權。“充分條件”則是團隊對核心使命的持續追求、在本地化產品形態上的積極探索、產品研發落地的高要求,和團隊的激情與執行力。
軟件+硬件+內容
對于印象筆記來說,定位為“第二大腦”不僅僅是“記憶”作為動詞的功能屬性,還要有“記憶”作為名詞的內容屬性,可期的未來還有基于分享的傳承屬性。
產品功能上,印象筆記在中國延續著Pachikov的初心,通過不同終端的印象筆記應用,為用戶提供收集、存儲、編輯、共享、分享服務;今年7月推出的模塊化編輯器,則進一步將記錄的單元從文字、圖片升級為可自由拖拽的“模塊”。
產品類型上,印象筆記還在近期正式推出智能手寫筆產品“EverPEN”,實現傳統書寫場景下的紙屏同步和離線存儲。這是印象筆記首次推出智能硬件產品。Evernote此前曾推出過掃描儀產品,但產品是和日本富士通合作,并非由團隊獨立設計。
根據規劃,公司將在2020年推出新的硬件產品,研發思路的根本是與印象筆記的核心使用場景有深度兼容性。
唐毅透露,印象筆記將在未來的一年繼續深化產品的多場景知識處理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團隊將發力內容平臺建設,“讓‘第二大腦’之間形成交流,讓真知灼見傳遞起來”。
優化資本結構:布局A股市場IPO
中國業務重組完成后,印象筆記的股權由中方管理團隊、中方投資人和美國Evernote三方共同持有,中方在印象筆記持有控股權。
談到印象筆記后續的資本選擇,唐毅透露,基于重組后的全新資本架構,印象筆記會優先考慮A股市場,且不排除在2020年啟動新一輪融資,以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
工商注冊信息顯示,印象筆記的商業實體印象筆記(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的時間是2018年5月。依照科創板IPO要求公司持續經營滿三年、最近兩年未換實控人的規定,印象筆記的IPO進程最早將可能在2021年實現。
印象筆記屬于知識協作企業,在全球并無直接對標的上市公司。中國市場上,旗下有云筆記業務的網易有道在今年10月登陸紐交所,當前公司市值超過15.5億美元(約合108億元);產品有在線協作屬性的金山辦公在今年11月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截至12月25日收盤時市值超過741億元。
“高處的風光很美,我們也看到了新的加速機會。”接受采訪這一天,唐毅和團隊討論著擴員后的新辦公室選址在哪兒。他說,寒冬讓商業回歸了本質,讓印象筆記這樣真正追求產品價值的企業更受關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