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回香港上市大受歡迎
從傳言到行動,阿里巴巴終于確定26日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其超過千億港元的IPO(首次公開募股)金額也有機會創造港交所的新歷史。香港學者劉赟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阿里巴巴選擇香港既是為自身國際化道路布局,也是在向經歷社會動蕩的香港金融市場投出信任票。
總集資額將超千億
阿里巴巴25日公布招股結果,公開發售部分收到約21.5598萬份有效申請,為今年最多人認購的新股。由于公開發售部分反應理想,啟動回撥機制后,公開發售比例由2.5%增至10%。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將全數使用超額配股權額,多發行7500萬股股份,預計總集資額將超過1012億港元。
此次IPO是阿里巴巴第三次踏上上市之路和第二次在香港上市。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B2B業務曾登陸港交所,但于2012年在港股退市。2013年,阿里巴巴再次赴港謀求整體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采取“合伙人制度”,使持股比例不到10%的馬云和管理團隊可以保持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該模式造成阿里巴巴股份的“同股不同權”,與港交所堅持的“同股同權”上市規則相抵觸,于是阿里巴巴選擇遠赴美國上市。
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20年來最大變革,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小米、美團等內地獨角獸企業正是因為這個新規則,相繼選擇在港交所上市,它最終也將阿里巴巴重新帶回香港。
穩定軍心
對于此次在港IPO的募資用途,阿里巴巴在招股文件里表示,擬將全球發售凈額用于驅動用戶增長及參與度提升、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提升運營效率及持續創新。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24日分析稱,阿里巴巴正在涉足越來越多的領域,它也在投資各類初創企業,在東南亞發展業務,因此它正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張勇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表示,啟動在香港的上市,是“20歲年輕的阿里巴巴一個新的起點”。張勇稱,“過去幾年間,香港的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多令人鼓舞的重大改革。在當前香港社會發生諸多重大變化的時刻,我們依然相信香港的美好未來。我們希望能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積極參與到香港的未來建設中”。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上市可以看作是阿里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南亞等市場是全球化下一階段的必爭之地,此前阿里已有布局如Lazada、PayTM等,在香港上市勢必會助推阿里的全球化布局。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與金融學院學者劉赟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橋頭堡,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地位無可替代。阿里巴巴的國際化布局離不開人民幣結算業務,這也是其選擇香港的一個重要理由。
“阿里巴巴正在對香港進行戰略性押注”,《福布斯》分析稱,在香港幾個月的社會動蕩中,阿里巴巴依然選擇了香港。劉赟認為,阿里巴巴赴港上市,顯示出了內地資本對于香港金融市場的肯定,也是在如今環境下穩定軍心的舉措。他分析稱,雖然近來有一些分析認為,幾個月來的社會事件影響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事實是香港的金融市場根基依然穩固,其健全的制度優勢沒有減弱,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是毫無疑問的。
東京趁機挖香港墻腳?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東京政府已著手啟動一項謹慎的游說活動,以爭取對沖基金公司撤離受危機沖擊的香港。東京政府向香港派出一個代表團,以說服基金管理公司遷往日本首都。《金融時報》認為,來自日本的代表團是一個早期預警信號,表明持續數月的動蕩讓人們對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未來產生了懷疑,“亞洲的競爭對手將此視為吸引商機的機會。”
劉赟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短期內把香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優勢轉移到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實現的。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和與內地僅隔一條河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它是銜接內地和境外資本市場的橋梁,這是東京、新加坡等城市都不能撼動的。可能一些彈性比較大的資本會考慮遷走,但大體量的主流資本不會輕易離開。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2017年港交所IPO集資額為1300億港元,僅排全球第四。經過2018年改革后,港交所IPO集資額一躍成為全球第一。截至今年10月中旬,港交所IPO共集資約1443億港元,暫時落后于紐約交易所及納斯達克交易所,阿里的到來將幫助香港鞏固其全球新股集資額前列的地位。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