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改革方案即將發布 核心要點全在這里
新三板改革方向已經明確,但具體實施細節尚未出臺,留給市場一定的想象空間——降門檻幅度、轉板的具體標準和安排、公募基金入市的后續情況,等等。
了解改革方案出臺過程的知情人士李濤(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者適當性安排為體現差異化,將綜合市場流動性需求、企業整體風險考慮,同時要與現行發行制度和監管制度配套。對于轉板企業在滬深交易所的板塊選擇,或無具體規定。
“全、深是關鍵的兩點。”李濤說,“全”體現在此次改革是全面改革,非單一制度調整,涉及交易、發行、投資者適當性、監管和退出制度;“深”體現在,較之此前分層簡單、差異化安排不明顯,此次新三板改革將對具體規則進一步深化,具有連續性。
更深遠的影響上,此次新三板改革統籌考慮滬深交易所、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之間關系,實現與交易所的錯位發展,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
門檻降幅存在博弈
“完善市場分層,設立精選層,配套形成交易、投資者適當性、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差異化制度體系。”對于投資者適當性“降門檻”,五大改革措施中提到。
第一財經記者關注到,對于門檻的降低,目前市場仍存在博弈。
目前新三板門檻為500萬元,個人投資者僅為16.58萬戶。安信證券諸海濱團隊測算,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估測以300萬為界,或新增65萬戶;100萬元為界,或新增266萬戶左右。另外,聯訊證券彭海團隊測算,以100萬為界,理論上可增加100萬賬戶,以50萬為界,根據科創板經驗可理論增加接近400萬賬戶。
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者適當性的具體安排,需根據市場流動性需求、企業發展整體特點而定,同時,要與發行制度、監管制度相配套。
“企業發展程度到了哪個層次,就要配以相應的制度設計,不取決于監管要給市場什么樣的制度,要從企業的特點、流動性需求來考慮。”李濤認為。
他提到,目前的差異化制度安排包括集合競價、做市商等,在改革方向明確后,差異化制度安排的具體細則,仍要綜合考慮市場流動性需求、監管程度。
轉板:具體轉到哪個板?
“精選層屬于一個班里的‘尖子生’,在制度設計上約等于上市公司。”李濤說,這類型的企業透明度高、內部治理規范,且經過了新三板市場檢驗,具有保障。
建立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在業內人士看來,是此次新三板改革中最重要的創新。
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此前對記者表示,允許直接轉板將有利于打造三板重要銜接機制定位,減少上市發行障礙,縮短上會排隊時間。
企業傳統的上市道路是:通過私募市場籌集資金后發展、規范、壯大,經過IPO進入滬深交易市場。但直接轉板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企業已經長到那個程度了,通過新三板的培育長大了,就要給它一條更便捷的、程序更簡單的路,讓它更快地去滬深交易所。”業內人士表示。
哪些企業可以轉板?五大舉措里劃定范圍:在精選層掛牌一定期限,且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和相關規定的企業。
改革方向已經明確,但實施細則尚未落地,市場對此仍有疑問:主板、創業板、科創板都是企業轉板的備選選項,企業具體轉到哪個板監管是否會有規定?如何防止轉板過程中形成套利空間?
李濤告訴記者,對于轉板企業在滬深交易所的板塊選擇,或無具體規定。同時,為防止二級市場價格波動,轉板條件上“不會產生套利”,具體實施節奏上“不會是一股腦地集中去報”。
“通過IPO轉板,只能視為‘類轉板’,現在提出的這個轉板,是直接去。”他認為,企業在兩個板塊的上市條件基本持平。同時,在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背景下,對新三板的改革也將有利于注冊制實施。
市場的另一重擔憂是轉板風險。“在三板市場里有一些公司,可能會和上市公司連通,比如是上市公司子公司,或者處于上下游關系的,監管應該會有應對措施。”業內人士稱。
公募基金入市:來不來?
對于新三板,公募基金入市姍姍來遲。
“引入公募基金等長期資金,增強新三板服務功能”位列此次五大改革措施之中。
在2013年底新三板擴容之際,公募基金一度打響卡位戰。據市場數據,2014年底到2015年年初,招商、財通、前海開源等基金公司先后通過旗下專戶或者子公司,已經設立或計劃推出新三板產品。發行規模大多在幾千萬到1億元之間。
此后,公募基金入場一直是市場對于新三板制度改革的期待之一。
但此前新三板市場缺乏吸引力,公募基金遲遲未至——流動性匱乏,開放式基金無法應對贖回,封閉式基金到鎖定期限制。
“公募基金之前為什么不來,因為流動性的限制,但是公募基金不進來,三板市場流動性又會更差。現在提供了它進來的‘土壤’。”李濤認為。
關鍵在于產品質量與股權分散度。
李濤說,在改革方向明確后,上述兩因素將影響公募基金進入。一方面,隨著精選層的設立,企業質量將得到提升,由此“產品將更好賣”;另一方面,股權分散度,此前新三板公司股權分散度較為集中,后續打開后,才會有流動資金進入。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