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香港上市回顧
1991年6月4日,聯合交易所宣布成立“中國研究小組”,負責對中國有關連公司在港上市的可行性作出研究,并探索聯交所在中國擴大集資功能的潛在角色。
與此同時,當時的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劉鴻儒等以新華社香港分社客人名義赴港考察,認為境外上市利大于是弊。這一結果,于是1992年4月向國務院作了匯報,當時決定是:香港上市要慎而又慎,首先要搞好上海、深圳兩個證券市場。
1992年4月29日,朱榕基副總理在北京接見李業廣(時任香港聯交所主席)。談到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問題,朱總理當即表示:選擇十家左右國有企業到香港上市。
1993年6月19日,中港簽訂監管合作備忘錄,10天之后的6月29日,第一家內地企業,青島啤酒在港掛牌上市,至此,拉開了中國企業赴港上市的序幕。
1992年7月15日,海虹集團公司上市,此為首家中國企業通過在港成立控股公司而上市的個案。1993年2月,紅籌股駿威投資新股超額認購達658倍,凍結資金241億港元,創下香港股市歷史最高超額認購記錄。6月17日,聯交所頌了適應中國企業來港上市而對交易所上市規則作出的修訂條例。6月19日,中國證監會、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與香港證監會及香港聯交所在北京簽訂證券市場監管合作備忘錄。之后的7月15日,首家H股公司,青島啤酒赴港上市,及至年底,共6家大陸國企在港成功發行H股并上市,集資總額達81.42億港元。1994年,更有9家H股上市,共集資97.92億港元,占年度香港所有新上市公司集資額的57%。為配合H股發展,香港恒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于是8月8日正式推出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以幫助投資者了解國企股的表現。為配合《中國公司法》在大陸7月1日起執行,香港聯交所又于是11月11日宣布,修訂有關適用于大陸注冊公司的發行人的《證券上市規則》,此后三年,大陸企業在港上市達到高潮。
一、 紅籌股熱潮
之所以叫紅籌股,有一各解釋是:“紅色中國”為背景的上市公司。另一種解釋是,由“藍籌股”引申而來。美國人打牌下賭注,藍色籌碼最高,紅色籌碼中等,白色籌碼最低,于是人們把市場上最好的股票稱為藍籌股,而中國概念被稱作紅籌股,說明它遜于是藍籌股,但優于白籌股。在實際區分時,一般把最大控股權(常常達30%以上)直接或間接隸屬于是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并在香港注冊上市的公司所發行的股份,歸類為紅籌股。
90年代初,紅籌主角是中信泰富。中信香港1990年以7億港元收購泰富發展。中信香港1990年以7億港元收購泰富發展,之后逐步注入資產。包手面色入12.5%的國泰航空股份及20%的澳門電訊股份,為此,泰富發行了14.9億股新股,每股1.35元,共集資20億港元,另發行5億港元的可轉換債券,兌換價每股1.55港元,交易完成后正式更名為中信泰富。1991年9月起,中信泰富聯合李嘉誠、郭鶴年、鄭裕彤等,收購恒昌企業,成為一家多元化跨國企業。
1996年5月在港上市的上海實業,則體現了鮮明的“上海概念”:上市業務包括在香港的煙草業務和部分位于上海的消費品業務。也正是因為把上海作為其賣點,向國際投資者推介“上海概念”,把上海實業定位于是上海政府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發展的旗幟。憑其鮮明地位,廣闊的發展前影及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實業取得了紅籌股公司上市活動中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其國際配部分超額認購近40倍,在香港公開發售部分更獲得了近160倍的超額認購。
時隔一年,百富勤推出北京控股,亦獲空前成功。北京控股借鑒上海實業的經驗,向國際投資者推出“北京概念”,北京市政府作出承諾,在發展戰略上全力支持北京控股在港上市,并承諾北京控股將成為北京市政府控制的唯一在港上市綜合性企業。經篩選,最后進入北京控股的業務都是以北京為基礎,并與首都經濟特點相關的產業,包括消費品、基礎設施、旅游和科技四個行業,下屬附屬公司包括燕京啤酒、八達嶺長城、王府井百貨、首都機場高速公路和建國飯店等優質股務。
1997年,隨著香港回歸臨近,市場普遍看好,隨著深業控股、越委交通、廣信企業、珠江船務、中國電信等紅籌公司在短短幾個月之內相繼上市,紅籌股無論是新股上市、注資、參股、收購等都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從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紅籌股指數上漲了198%,遠遠超過恒生指數39%的上漲幅度。紅籌股受追捧達到狂熱程度。
二、H股的發展歷程。
回顧H股的發展歷史,國企H股也曾光輝過。第一批H股在港上市,曾引發認購熱潮。
1993年6月29日,首家H股——青島啤酒,在港招股上市時,港人反應熱烈,認購率達到110.47倍,凍結資金851.80億港元。1993年7月15日,青啤H股上市,股價也表現不凡,最高價曾達3.675港元,最后以3.60港元收盤,比發行價上升了28.57%。另外,廣船國際、馬鋼和昆明機床等都獲得了較高的認購率,上海石化和渤海化工由于當時的主客觀原因影響,超額認購情況不很理想。總的來看,第一批H股招股上市基本獲得了圓滿成功。
由于是1994年、1995年中國大陸開始宏觀調控,國企H股大多深受影響,公司盈利水平不佳,公布的年報令投者大失所望,加上國內利率、稅率調整到市場傳言的影響,H股市場從此步入低谷。隨后上市的第二批H股公司的招股認購情況遠沒有第一批熱烈。1995年11月,恒生H股指數更深探至最紙之684.85點。1996年隨著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新的經濟周期啟動。市場對H股的興趣開始增強,H股開始走出低谷。恒生H股指數不斷攀升,1996年收市報980.55點,全年上升223.43點,升幅達29.4%,而且指數的升幅基本上是在1996年最后兩個月內完成的。
進入1997年,受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穩步發展以及“九七”香港回歸等因素影響,H股承接去年底的升勢繼續上升。首只第四批獲準境外上市的H股——北京北辰,招股上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北京北辰發行價每股2.40港元,全面攤薄市盈率14.5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40倍,公開發售超額認購397倍,集資16億港元。
三、慎思得失
97年金融危機之后,直至當前,國企紅籌股或是H股,無論新股發行還是后市表現,均不理想。
99年1月間,珠江鋼管、北大荒兩公司上市受挫,到2月,山東國電第三次宣告招股失敗。10月15日,有意在市場上拿回22億至25億美元的中海油招股失敗,宣布推遲上市,再一次震動香港及內地投資銀行界。2000年3月,幾經反復的中石油勉強發行成功。盡管籌資總額28.9億美元,比計劃數字縮小了50億美元。
與此同時,已上市的H股及紅籌股也普遍跌破發行價。以H股為例,在發行價位以上的僅科龍、熊貓、長城等少數幾家。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自99年下半年以來,各地股市均是網絡生物等新經濟的天下。而中國境外上市企業,以傳統行業的國企為多。股價自然不高。與此同時,中國電信、中華網等都有較好的表現。
2、廣信等事件,打擊了投資者信心
3、透明度問題。H股公司對外接觸少,缺乏溝通渠道,公司管理層缺少這一習慣,經常發布新聞非常突然,投資者心理準備不足。不少投資者覺得公司消息太突然,無所適從。
4、許多公司資產質量差。市場好的時候看不出來,一旦危機時期,就顯得生存能力不夠。
5、普遍盈利能力差。
6、管理少問題多。募股資金沒有用于招股書所說的用途,隨意變化,令投資者十分惱火。另外,盲目經營,盲目多元化。另外債務方面也問題嚴重。
7、跟風現象。同一性質的股票發行幾家,市場無法接受。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香港上市的流程
- 下一篇:香港買殼上市香港H股上市條件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