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企業香港上市的好處
上市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大事。需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契和,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內地和香港都是中國企業較為理想的上市地點,兩者相輔相成,各有利弊。對于具體一家中國企業而言,是選擇內地還是香港上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讓我們從資本市場環境、首次公開發行(IPO)的過程和效果、上市后的便利等三個角度來討論一下中國企業選擇香港上市的相對優勢。
中國企業選擇香港上市的好處
資本市場的總體環境
資本市場環境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非常重要。香港資本市場是一個比較國際化的地方。如果中國企業希望到一個比較開放和國際化的平臺去發展,則香港資本市場的相對優勢會稍多一些。這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策略有關,而其業務本事是否是本土業務還是比較國際化的業務沒有必然的聯系。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本土品牌乳品行業,光明和伊利選擇在A股上市,而蒙牛和澳優選擇香港上市,它們都發展得不錯。再以本土連鎖餐飲為例,全聚德和湘鄂情選擇在A股上市,而味千和小肥羊選擇在香港上市,規模也都發展的較大。嘉誠亞洲(渣打證券前身)2007年3月幫助味千上市時,發行價的預測市盈率是56倍,表明國際投資者是非常認同和歡迎中國本土消費類股票的,本土業務的公司也可以在香港獲得滿意的估值和不錯的流動性。對于那些希望在國際市場發展業務或有志于跨境兼并收購的中國企業,香港更是一個理想的資本運作平臺。
近年來,來自中國制造業、礦業等行業的企業在國際并購方面日益活躍,如它們在香港擁有上市公司,則整個過程將會獲得相當多便利,包括在支付工具和融資方面的便利性。
首次公開發行的過程和效果
第一、香港上市的時間可控性很高。這主要受益于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確規范的程序,加之監管機構獨立透明、廉潔高效,專業機構質素高,公司一般在6-12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上市的過程。上市時間可控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上市時機。我們曾幫一家國內著名的零售連鎖企業物美股份2003年在香港上市,整個上市過程用了7個月左右的時間,趕在2004年12月11日中國零售業全面對外資開放之前,為公司籌集了一大筆資金,用以發展網絡,以抵抗外資零售業的沖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在物美股份是北京地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
第二、在估值方面,香港市場對內地金融、新能源、消費品行業的接受程度較高,估值基本接近,甚至出現很多香港估值高于內地A股估值的案例,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新能源等行業板塊。近有多家先A后H股上市的成功案例(例如:農業銀行)以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金風科技、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宣布進行H股增發的現象,更從側面說明香港在估值水平總體上并不比內地股市差。
第三、對于一些擁有品牌和國際業務的公司,香港上市能給予公司一個借助上市過程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宣傳和推廣公司業務的機會。第四、香港的監管機構、投資者和媒體公眾都對上市公司的企業管制和內部控制有較高的要求,這會促使上市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從而使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長期獲益。
上市后的各項便利
第一、香港上市后的再融資非常便利,通常是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不需要額外的行政審批。
第二、在香港可以使用的融資手段極為眾多,包括:配售、供股、可轉債、認股證、高息債、杠桿融資等等。其實在香港資本市場,除個別年份以外,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的規模都超過了首次公開發行的規模,這突顯了再融資的便利,也為優秀企業和像渣打銀行這樣融資產品全面的國際性銀行提供了廣闊的業務空間。
第三、控股股東禁售期僅為6個月,相比A股的3年禁售期要短得多。
第四、兼并收購的便利。香港上市公司運用股票作為并購工具的作法比較普遍,并且是市場化運作,無需行政審批。如果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平臺進行國際并購,其便利性也優于涉及跨境審批的A股公司平臺。
第五、香港上市公司得到來自于國際機構投資者和分析員廣泛和資深的研究覆蓋。通過與國際投行和國際投資者的密切交往,可以為公司提供更國際化的視野。
所以香港成為中國公司上市多的海外市場,群英薈萃,中國的行業龍頭很多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票在香港的地位舉足輕重,以2009年度為例,中資企業占了香港股票交易總額的72%,市值占了58%,新股集資占了83%。渣打2009年度完成的香港上市案例全部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香港股票市場也就此成為國際資金投資中國股票的主要場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解讀香港借殼上市流程
- 下一篇:企業IPO的財務與審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