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場預期日漸明朗 券商重新發力 新三板業務
牛年以來,新三板市場熱度升溫。2月底,新三板轉板上市制度正式落地,轉板通道啟動在即,巨大的政策紅利無疑也刺激了不少企業掛牌的需求。
在新三板市場預期日漸明朗的背景下,券商機構內部一度受冷落的新三板業務逐步恢復原有的布局,場外市場機會挖掘正在成為不少券商發展“精品業務”的重點之一。除了不少大機構重新發力,一些深耕推薦掛牌、做市業務、持續督導、投研等相關業務的中小券商正在憑借新三板市場逐漸贏得彎道超車的優勢。
部分券商加大布局新三板
期待已久的轉板紅利正式落地,無疑成為新三板市場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2月26日晚間,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科創板轉板上市辦法(試行)》,明確轉板上市各項制度安排,規范轉板上市行為。隨后,全國股轉公司也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監管指引》。這也意味著新三板掛牌企業轉板上市的主要制度規則已經全部搭建完成。
在新政落地的預期下,新三板市場一度出現了爆發行情。3月1日當天,即新政發布后首個交易日,51家精選層掛牌公司中有46家公司股價收漲,漲幅超過5%的個股超10只。
一直以來,各家證券公司布局新三板業務,都看中了轉板這一強烈預期,轉板通道打通,無疑是整個新三板市場重新活躍的關鍵因素。而對于不少掛牌企業而言,新三板轉板無論公開發行條件還是審核程序上均具有吸引力,轉板將有可能成為部分企業快速成為A股公司的快速通道。
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認為,轉板制度下新三板公司轉板上市時不需要再進行公開發行,避免上市股權被過度稀釋。另外,轉板也無需證監會核準或注冊,轉板上市審核期限從首次公開發行的3個月縮短至2個月。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諸多政策紅利也引導券商機構對新三板業務布局的調整。
據悉,在看好新三板市場機會的情況下,開源證券快速調整了資源配置和布局方向,在人力、資金和資源等各方面擴大了對新三板業務的投入,同時,其投行服務客戶的模式也伴隨新三板業務比重的提升而發生明顯變化。
有券商投行人士指出,過去新三板業務因市場沉寂而一度成為“冷板凳業務”,戰略收縮、業務利潤大幅下降、團隊遭遇縮減,但部分中小型券商卻在市場低谷期依然堅守,不放棄新三板業務。“尤其是去年以來,政策預期逐漸明朗后,很多中小券商更是加大對優質項目的儲備,包括配合投行、做市等業務加大研究服務,更有機構圍繞精選層設立獨立部門,可見重視程度之高。這也意味著率先布局的機構將更快分享到轉板等制度帶來的紅利。”
新三板券商排名變化明顯
券商積極圍繞新三板布局相關業務,部分大機構依然發揮領軍優勢,部分中小券商悄然成為黑馬逐步加入“第一梯隊”,也有機構則逐步退出這一市場。
此前股轉系統公布的2020年度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顯示,98家主辦券商評價結果中,第一檔20家、第二檔39家、第三檔19家、第四檔20家。從第一梯隊來看,近50%的機構出現了大幅調整。
例如,申萬宏源(4.850, 0.03, 0.62%)、安信證券、長江證券(7.400, 0.07, 0.95%)等機構,此前就在新三板執業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專業質量、合規質量,因此仍留在第一檔陣營;財通證券(12.050, 0.17, 1.43%)、華泰證券(17.530, 0.27, 1.56%)、開源證券、天風證券(5.370, 0.04, 0.75%)、國融證券、國信證券(12.170, 0.09, 0.75%)、國元證券(8.140, 0.07, 0.87%)、中泰證券(14.350, 0.12, 0.84%)、中信證券(25.290, 0.24, 0.96%)則上升進入第一梯隊。
相較而言,曾經屬于第一檔梯隊的東興證券(12.260, 0.00, 0.00%)、方正證券(8.710, 0.09, 1.04%)、華鑫證券、江海證券、金元證券、民生證券、南京證券(10.950, 0.10, 0.92%)、山西證券(7.600, 0.06, 0.80%)、信達證券分檔結果均出現下跌,其中,南京證券與信達證券跌入第四檔。
在做市市場,不少優質項目迎來機構的爭搶。數據顯示,2021年頭兩個月,新增做市商有35起,其中開源證券新加入為18家做市公司提供報價服務,興業證券(8.890, 0.22, 2.54%)新添3個做市項目,國元證券、安信證券等做市商分別新加入2家做市公司。從總量來看,中泰證券為336家做市公司的做市商,位居榜首,興業證券等參與的做市股也超過300只。
在推薦掛牌方面,中小機構“黑馬”優勢凸顯。數據顯示,第一梯隊的開源證券、國融證券和東吳證券(9.030, 0.35, 4.03%),2020年推薦掛牌家數分別為33家、19家、9家。此前第一梯隊陣營主要是申萬宏源、興業、安信、中泰等大中券商,這也意味著部分券商在細分領域正在形成自身的特色能力,并獲得市場認可。
不過,也有券商人士指出,雖然轉板紅利明確,但從實際利潤規模角度考慮,券商投行整體對新三板業務的重視度并不高。“相比A股公司,精選層企業質地相對較差,發行規模不大,承銷業務利潤微薄,這也意味著新三板項目對大中券商的貢獻度實際上非常有限。核心還需要逐步提升流動性,加上交易、做市、投行業務同步改善,搭建更完善生態,進場的玩家也會越來越多。”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