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斷臂” 右手“換血” 支付獨角獸銀聯商務為了IPO拼了!
小貸新規或將對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之路造成了一定影響。
近期,螞蟻集團的暫緩上市,以及網絡小貸再出新規,這兩件事情引起了資本市場極大的關注,這似乎也令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之路更加崎嶇。
而將要邁向科創板的銀聯商務并未受到新規影響,其在小貸新規出臺之前,便將公司部分消費貸業務關閉。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近日上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在中金公司遞交的銀聯商務《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中顯示,銀聯商務管理層大換血,光大系背景的股東全部后撤。
砍掉消費貸,“斷臂”求上市
今年8月27日,銀聯商務與中金公司簽署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并于當月正式啟動輔導工作。10月,銀聯商務便下架或暫停了聯合貸及自營消費貸產品,這一業務的調整或許為公司上市鋪路。
被停掉的業務中,就包括銀聯商務通過微信公眾號“全民花GO”。“全民花GO”是銀聯商務于2018年4月注冊的微信公眾號,主要作為公司消金產品的主要承載平臺,該賬號主體為銀聯商務全資控股公司中金同盛小貸。
而現在登陸全民花GO平臺后,未申請的新用戶顯示“推廣方不存在!”。而公眾號內人氣貸款下暫無產品,貸款推薦中存在的貸款有興業家庭消費貸、新網銀行-好人貸、中金同盛-全民購和馬上借款-全民購pro。
值得一提的是,銀聯商務貸款業務在逐步擴大。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銀聯商務發放貸款和墊款從年初的4.36億元大幅增長至年末的14.29億元,增長兩倍多。
銀聯商務能夠砍掉這么大一塊業務,可見上市決心之重。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銀聯商務只獲得了互聯網小貸和融擔牌照,嚴格意義上并沒有一張高含金量的放貸牌照,在IPO沖刺階段,可能會因此受到市場的爭議。
此外,根據小貸新規顯示,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而銀聯商務旗下的中金同盛注冊資本僅有7億元,顯然不符合新規。
小貸新規還規定,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應當根據借款人收入水平、總體負債、資產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貸款金額和期限,使借款人每期還款額不超過其還款能力。
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對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關聯方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100萬元。
而據公開媒體報道,中金同盛旗下的商e融這款針對銀聯商務收單商戶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產品,其額度最高可達200萬元。由此可見,盡管砍去了一部分消費貸業務后,銀聯商務要想上市,還需要進一步整頓,早日合法合規。
光大系背景退出,公司并無實控人
據公開資料顯示,銀聯商務成立于2002年1月8日,是從事線下、互聯網以及移動支付的支付機構,是首批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同批的還有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等。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末,銀聯商務已在全國除臺灣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設立機構。2019年受理各類交易127.3億筆、15萬億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支付服務機構之一。
根據上海產權交易中心公告,銀聯商務0.3109%的股權于2020年8月17日完成交易,成交價格為7150萬元,標的評估值為6176.03萬元。據此推算,銀聯商務當前的市場估值在198億元到230億元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銀聯商務并沒有實控人。
企查查信息顯示,銀聯商務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光際尚嘉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橫琴鼎建華新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其中,銀聯創投為中國銀聯100%持股,加上中國銀聯還持有銀聯商務4.14%的股份,因此中國銀聯為銀聯商務最大的股東,實際持有公司59.68%的股份。
11月13日,中金公司遞交的銀聯商務《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中顯示,銀聯商務管理層大換血。
根據報告,銀聯商務增補高同裕、王歐為非獨立董事,聘任洪亮、李樹華、凌鴻、馬穎和張忠為獨立董事,張文莉、PAN YING(潘穎)、ZHOUQUAN(周全)和李威不再擔任公司董事。
同時,銀聯商務增補吳俊峰為公司非職工代表監事,增補董威、黃燦燦、陸楠為職工代表監事,溫永盛、范厚義、宿志龍不再擔任職工監事;聘任孫戰平擔任公司副總裁,聘任陳琤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
目前,銀聯商務的高管包括董事長田林、總裁王炎方、副總裁高同裕、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張靖文、副總裁孫戰平、副總裁張野等。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包括非職工代表監事兼監事會主席吳俊峰、董事會秘書陳琤等人。
而退出的四名董事中,潘穎曾任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李威曾任光大控股董事總經理,周全為IDG資本合伙人。而銀聯商務與光大控股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公開資料顯示,銀聯商務的母公司中國銀聯持有光大控股和IDG資本共同成立的光際資本產業基金9.34%的股權,為其第二大股東。
頻頻違規被處罰,曾收超3000萬巨額罰單
據《每日財報》了解,銀聯商務曾多次收到監管罰單。今年7月,銀聯商務旗下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下稱“銀聯金融”)因超出核準范圍開展網絡支付業務,被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作出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
銀聯金融因存在超出核準范圍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未按規定辦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事項的違法行為,還于今年5月28日被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罰款6萬元。這也是銀聯金融2個月內因“相同”的原因兩次被罰。
此外,2016年9月,銀聯商務北京分公司被罰款3萬元。2017年,銀聯商務河南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被央行責令限期改正并給予警告。同年9月,銀聯商務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處罰1萬元。
2017年5月,銀聯商務寧波分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違反反洗錢規定等原因,被央行寧波市中心支行處罰款共計54萬元,并對相關責任人處罰款共計4萬元。
2018年12月,銀聯商務黑龍江分公司被央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罰款2萬元,一同被罰的還有拉卡拉、圣亞云鼎支付有限公司,分別被罰款3萬元、5萬元。不過,央行未披露具體的違法行為類型。
此前,銀聯商務還曾收到超3000萬元巨額罰單。據央行2016年7月披露,通聯支付和銀聯商務存在嚴重違規現象,分別被罰款1110.1萬元(沒收303.4萬元,合計1413萬元)和2653.7萬元(沒收613.4萬元,合計3267萬元)。
對于央行發布的銀行卡收單業務違規處罰決定,銀聯商務同年7月26日回應,堅決支持和執行央行維護銀行卡收單市場秩序的相關文件精神。已成立專項整改小組,并部署全轄整改落實,并稱“目前,絕大部分突出問題已整改完畢”。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