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赴港二次上市 最高募資86億港元擴張“補血”
華住集團赴港二次上市的傳聞終于坐實。
9月10日,華住集團在港交所公布了招股說明書,申請將公司的股份按照《香港上市規則》第19C章于香港主板上市。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該集團獲回應“因處靜默期,不便接受采訪”。
事實上,因估值遇冷、美股市場環境愈發嚴苛等因素,赴港二次上市成為不少中概股的選擇。然而,估值并非華住集團赴港二次上市的主要因素。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計算,今年上半年,華住集團在美股的平均動態市盈率為65.68倍,這一數值高于同期A股的錦江酒店、首旅酒店。截至目前,華住集團的總市值已經超過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8億元)。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華住集團如果能完成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擁有更加靈活的資本運作空間,有利于優化股權結構,實現融資和投入發展。
事實上,回港上市融資為華住集團所看重。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酒店行業加速整合,重申深耕中國市場的華住集團若要繼續實現規模擴張,顯然離不開資金的支撐。
2020年4月,上海,華住酒店集團。圖 視覺中國
公布招股說明書后,華住集團的赴港二次上市的行動將緊鑼密鼓地展開。
根據IPO計劃,華住集團赴港招股價格上限為368港元,擬發行約2042萬新股。這其中,國際配售、公開發售占比分別為90%、10%,募資金額超過75億港元。此外,若使用15%的超額配股權,華住集團此次回港上市的融資規模最高超過86億港元。
計劃進一步顯示,9月11日至16日,華住集團公開招股、定價,9月22日掛牌。這意味著,最快在本月,華住集團將實現赴港二次上市。
二次上市,是指已上市公司將其部分發行在外的流通股股票在非注冊過的另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規則,允許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在港二次上市,并允許同股不同權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主板上市。在業內看來,香港證券市場較充沛的資金和成熟的市場機制,可給二次上市的企業增加現金流、分散風險。
“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融資情況要視企業本身的能力和其所在行業的情況而定。”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疫情對酒店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從業者們意識到了下沉市場的重要性,華住集團回港上市融資后必將抓住機會加速擴張,深耕下沉市場。
那么,86億港元的募資款將如何使用?
擴張、償債、技術投入是華住集團此次回港融資的主要目的。該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約40%的資金將用于支持公司的資本支出及開支,以加強公司的酒店網絡包括新酒店開業以及現有酒店的升級和持續維護;約30%的資金將用于償還公司于2019年12月提取的5億美元循環信貸融資的一部分;約20%的資金將用于增強公司的技術平臺,包括“華住會”;約10%的資金將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事實上,華住集團在美股的估值并不低。2010年赴美上市初期,該集團總市值約280億元(人民幣,下同)。如今,其總市值已經增長數倍至888億元。另一項數據也顯示,華住集團頗受美股投資者歡迎——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平均動態市盈率為65.68倍,而同期,A股的錦江酒店、首旅酒店的平均動態市盈率分別為25.10倍、32.52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近些年來以優質新經濟龍頭企業為代表的中概股所掀起的回歸潮,給A股、港股市場增加了優質標的。在數月前傳出赴港二次上市時,華住集團內部人士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作為住宿行業的龍頭企業,華住集團若能回歸港股,可為內地投資者創造便利機會,同時也能有利于華住價值最大程度地釋放。
股權結構顯示,截至目前,華住集團主要大股東由其創始人季琦、外資機構景順控股以及國內OTA龍頭企業攜程等構成,持股比例分別為33.53%、12.11%、7.42%。
受疫情影響,酒店行業的經營遭遇巨大沖擊。
據媒體9月10日消息,萬豪國際酒店計劃在10月底裁員約670名員工,裁員比例為17%。這是疫情之下,酒店行業陷入困境的一個縮影。裁員帶來的成本壓縮,可緩解酒店集團的資金壓力。但業績的萎縮所帶來的流動性緊缺風險,成為當下酒店行業需共同面對的核心問題。
今年上半年,錦江酒店、華住集團、首旅酒店這國內三大酒店(6.22, 0.02, 0.32%)集團的業績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財務數據顯示,錦江酒店在不考慮非經常性損益的情況下,其凈利潤虧損3.7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05.68%;華住集團一季度虧損21.35億元,第二季度凈收入預計下滑三成;首旅酒店上半年虧損6.95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289.07%。
疫情對酒店集團現金流“造血”的負面影響可見一斑——從目前的公開的財務數據上看,國內三大酒店集團今年以來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數值均轉負:錦江酒店、首旅酒店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13.59億元、-2.52億元;華住集團截至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13.46億元。
對于華住集團而言,確保疫后資金的充沛迫在眉睫。一方面,疫情所帶來的財務壓力,使得華住集團必須拓寬融資渠道;另一方面,華住集團眼下的擴張戰略需要充沛的資金支撐。
截至今年一季度,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攀升至91.16%。這其中,其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金額為58億元。而一季度末,華住集團期末現金余額為34.75億元。此次赴港融資,最高86億港元的募資額可大大緩解華住集團的資金壓力。
為應對疫情對酒店行業帶來的沖擊,華住集團在今年調整組織架構,宣布深耕國內市場。其“重倉”國內市場的主要措施為,下沉三四線城市,實施“千城萬店”戰略。
數據顯示,截至8月中旬,華住集團旗下酒店開業率98%,單日出租率破90%。實際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隨著國內旅游市場逐步恢復,樂觀的市場預期開始顯現,各大酒店集團“跑馬圈地”之心重燃。華住集團旗下以漢庭、全季為主的品牌迅速開啟擴張節奏。
“如果過去漢庭是為一二線城市3億至4億人提供住宿的話,下面3至5年,我們就要為中國8億-10億的國民提供標準化、可靠的、安全的產品,去實現在1000個城市以上的布局。”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在漢庭品牌成立15周年之際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三到五年,華住集團旗下漢庭品牌希望實現5000家店的開業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酒店品牌。
金輝表示,國內酒店行業正在呈現“√”字形的緩慢復蘇,國內酒店行業連鎖化率只有17%,空間極大。而華住集團對于國內市場充滿信心,提出未來計劃在國內15000-20000家以上的開店規模。
大連鎖優勢要求華住具備強大的行業整合能力,回港上市融資或將成為該集團加速擴張的又一個起點。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