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皮包批發市場:五分之一美股IPO凈是些空頭支票
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即SPAC)進行IPO的模式已經存在多年。本質上這是一種先發空頭支票成立皮包公司,再找到標的公司收購并購的曲線上市方法。今年這種空頭支票式的IPO活動突然暴增,讓人匪夷所思。
金融數據供應商Refinitiv統計,今年迄今全球SPAC模式下的IPO融資規模突然勐增,達到了239億美元。2019年已經創下過歷史記錄,但今年前七月的規模比去年的記錄還高了70%。而這239億美元中,236億美元都來自美國市場,占到了美國今年IPO融資總額的五分之一,比重比去年高出了三倍。
SPAC模式類似于盲池基金,利用無實體資產只有現金資產的特殊項目載體或信托,先從投資者手中集資,再收購預定中的公司,區別是SPAC公司最終會成為上市公司。若收購失敗,則實體或信托解散清算,資金原數返還。
該模式曾經是中小投資銀行的主力業務,但是今年大型投資銀行的股權部門面臨IPO放緩的局面,也積極擴大SPAC業務團隊。頂級SPAC業務顧問中不乏高盛、花旗或瑞信這類大廠的名字。
而SPAC模式一般也收費不菲,交易顧問可以在IPO敲定時是對融資額收取2%的費用,在SPAC找到收購標的后再收取3.5%。雖然正常IPO收費7%更豐厚,但SPAC還可以在IPO到收購之間不斷擴大融資規模。
對于一些資質較差、資金不足的公司來說這也是上市融資的便捷手段。雖然代價就是SPAC收購價格對比正常IPO價格會嚴重打折。但SPAC帶來的確定性和高成功率是公司選擇曲線上市的決定性因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