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味央廚IPO募資擴產背后 毛利率低于同行 財務惡化需“補血”
近期,證監會官網顯示,千味央廚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赴深交所上市,募集資金4.37億元用于子公司新鄉千味食品加工建設項目(三期)、總部基地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每日財報》了解,千味央廚于2012年成立于河南鄭州,主營業務為面向餐飲企業的速凍面米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中國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的速凍米面食品企業之一。
雖然千味央廚的業績保持上升,但毛利率卻持續低于行業可比公司,疫情沖擊疊加農產品漲價,千味央廚的盈利再度承壓,雖然以募資擴產作為IPO的理由,但“缺血”或許才是真正的難言之隱。
市占率不足6%,銷售模式拖累毛利率
據《每日財報》了解,千味央廚創始人李偉曾于2007年創辦思念食品,后于2017年末退出,期間另辟新領域,從C端市場殺入B端市場,在2012年創辦了千味央廚。
財報顯示,千味央廚2017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93億元、7.01億元、8.8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7億元、0.59億元、0.74億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行業造成巨大沖擊,千味央廚2020年一季度的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約10%、21%。
雖然保持較高的業績增速,但千味央廚的市占率并不高。廣發證券研究所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速凍米面制品餐飲渠道收入為122億元,以此測算,千味央廚的米面速凍在國內餐飲市場的占有率不到6%。
此外,千味央廚在盈利能力上也遠遜色于同行可比公司。2017-2019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2.63%、23.79%和24.45%,呈相對穩定、略有上升態勢。
而同期三全食品、安井食品、中飲巴比、海欣食品、惠發食品等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9.96%、30.25%、28.03%,如果和行業龍頭三全食品相比,差距則擴大到10個百分點以上。
《每日財報》發現,銷售模式可能是制約千味央廚利潤率水平的關鍵因素。目前公司的銷售主要分為直銷和經銷,2017-2019年,千味央廚經銷商模式下收入占比和直營模式下收入占比分別為59.41%、40.59%,59.31%、40.69%,58.98%、41.02%,也就是說經銷模式占6成,直銷占4成。
而經銷模式的毛利率明顯較低,2017-2019年,經銷模式下毛利率和直營模式下的毛利率分別為19%、27.95%和20.62%,28.41%和21.06%、29.33%,二者之間總是存在8個百分點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支出是速凍面米制品企業的主要營業成本,上游行業的發展和農副產品價格的變動對速凍面米制品行業的生產、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
疫情和自然災害使得今年糧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這對公司的成本端造成了一定壓力,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在提價空間有限的條件下,千味央廚的利潤率可能進一步承壓。
新增八成產能恐難消化,財務惡化需“補血”
招股書顯示,千味央廚此次擬募集不超過4.1億元資金用于新鄉千味央廚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建設項目(三期)和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三期食品加工建設項目完成后,公司產能將在目前1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到18萬噸。
但千味央廚似乎并沒有擴大產能的迫切需要。千味央廚在2019年剛剛完成一次擴產,產能由6.4萬噸提升至9.9萬噸,增長55%的同時,公司的產能利用率明顯下滑,由2018年的100.4%降至2019年的81.29%,新增產能未能完全消化。
產銷率也由2018年的98.9%下降至2019年的94.98%,如果此次在2019年9.9萬噸的產能基礎上再劇增8萬產能,那千味央廚是否真的具備消化這部分產能的能力呢?
《每日財報》發現,“補血”也許才是千味央廚想要上市的根本原因。
從財務報表來看,千味央廚近幾年的流動性狀況逐年惡化,償債壓力逐年攀升。2017-2019年,千味央廚的負債余額分別為1.31億元、1.93億元和3.32億元,其中去年流動負債增長72%,占比已經接近100%。
與此同時,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2.3億元、1.57億元和0.79億元,呈逐年減少趨勢,占流動資產的比例也從2017年的79.98%下降至2019年的30%。
從償債指標來看,2017-2019年,千味央廚的流動比率為2.2、1.48和0.8,而行業的平均值分別為1.58、1.63、1.52。千味央廚的速動比率為1.87、1.08和0.41,而行業的平均值分別為1.09、1.2、1.11。
可以發現,千味央廚已有多項財務指標出現惡化,公司目前急需流動資金支持。千味央廚能否成功上市,改善財務惡化趨勢,《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