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科技科創板IPO“二進宮”過會
“二進宮”的泰坦科技過會了。
6月1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披露,泰坦科技科創板IPO申請通過上市委審議。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在去年9月26日科創板IPO上會遭否半年后,泰坦科技在今年4月13日卷土重來,之后經歷一輪問詢,目前耗時2個多月。若從去年4月11日公司IPO申請首次獲受理算起,至本次過會,總歷時約420余天。
招股書(上會稿)顯示,泰坦科技屬于科技服務行業,公司自設立以來立足于中國的科學服務領域,聚焦于科研創新的“實驗室場景”,專注于為科研工作者、分析檢測和質量控制人員提供科研產品及相關配套服務,并以科研試劑、特種化學品、科研儀器及耗材和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四大產品體系對外實現銷售;本次公司擬募資5.35億元,計劃投向網絡平臺升級改造等項目。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對比前后兩份招股書發現,本次公司保薦人、主承銷商由光大證券(10.940, -0.02, -0.18%)變為中信證券(22.780, -0.08, -0.35%),光大證券同時為聯席主承銷商,其他中介機構未發生變化。
在內容上,與前次申報相比,泰坦科技除了本次募資較前次規模擴大1.2億元之外,在重大事項提示部分、業務與技術部分(主營業務、銷售模式、核心技術)進行了一定幅度的修改。主要是對主營業務、主要經營模式、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采購和供應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調整。
上述內容調整或與公司此前科創板IPO被否相關。在去年上會時,科創板上市委員會曾審議認為:“發行人未能準確披露業務模式和業務實質,未能準確披露其核心技術及其先進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的情況,發行人本次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信息披露不符合《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相關的規定;不符合《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相關等條例規定。”
業內人士認為,泰坦科技本次科創板IPO“二進宮”,顯示了科創板在服務科創企業方面具有廣泛性和包容性,只要符合條件,通道非常暢通,充分體現了市場化特征;同時,前期證監會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簡稱《指引》)明顯增加了企業的便利性,以及讓各方對科創屬性的認定有了參考指標,加速了符合條件企業“應報盡報”的速度。
泰坦科技并非首家科創板IPO“二進宮”過會的企業,在6月10日,同為第二次沖刺科創板的苑東生物已先于泰坦科技過會。苑東生物的上市申請于今年4月獲受理,之后經歷一次問詢,目前公司已進入提交注冊環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