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拓璞止步科創板:營收過山車 核心技術來源不明
12月5日,國產大飛機裝備供應商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止步科創板。12月5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上海拓璞的審核進程顯示終止。根據上交所披露的公告,2019年12月3日,保薦人招商證券(17.150, 0.01, 0.06%)向上交所提交《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申請撤回上海拓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
在終止審核前,上海拓璞曾因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上交所一度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至9月29日,上交所恢復對其發行上市審核。12月5日,上海拓璞主動撤回材料,選擇終止科創板,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直接服務航空航天,優質客戶依舊難救主營業務
成立于2007年5月的上海拓璞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領域提供智能制造裝備和工藝解決方案,公司業務覆蓋航空航天領域智能制造裝備及其工藝方案設計、研發、生產、安裝、服務的完整過程。該公司產品包括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航空航天部/總裝智能裝備和智能化生產線三大類,其中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為飛機蒙皮和結構件、火箭貯箱結構件、發動機葉輪和葉片等高復雜度零件的主要加工手段,公司產品已應用于長征系列火箭、探月工程、國產大飛機等一系列國家重大需求和戰略項目,有效提高我國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的質量和效率。
行業內其他公司的產品則廣泛應用于汽車、機車、航空航天、船舶、機械、電力、模具、柴油機等行業,客戶相對較為分散,上海拓璞的產品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領域,其客戶包括航天科技(10.580, -0.08,-0.75%)、航天科工、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的下屬企業,因此具有較高的集中度。 據了解,目前公司已經獲得了成飛、西飛、上飛、首都航天等大型優質客戶資源。
手握優質客戶資源,上海拓璞的主營業務收入卻沒有體現出來。根據其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可知,從2016年度-2019年1-6月,上海拓璞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66.25萬元、799.02萬元、22250.53萬元、8370.23萬元。這組數字如同過山車一般,2017年度降至799.02萬元,2018年度達到22250.53萬元。
為此,上交所針對上海拓璞主營產品收入的合理性提出質疑。10月9日,上海拓璞在問詢回復中稱:“五軸聯動數控機床銷售收入在2018年爆發式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設備生產周期較長,2018年以前的訂單集中在2018年交付。另一方面,2016年以前訂單數相對較少,以及四川華龍項目訂單(總價2529萬元)的兩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未能交付。而航空航天部/總裝智能裝備銷售收入大幅波動的原因:一是上海拓璞剛進航空領域市場,新簽訂單少;二是航天領域的鉆鉚裝備市場小,訂單具有周期性。”
這個回復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是并不排除上海拓璞為了上市而沖業績的可能性。根據《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 2.1.2 條第(二)款規定: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 15 億元。而上海拓璞2018 年度營業收入為 22,820.94 萬元,不低于規定的 2 億元營業收入,恰好符合上市條件。
核心技術來源受質疑,持續盈利能力堪憂
上海拓璞業務覆蓋航空航天領域智能制造裝備及其工藝方案設計、研發、生產、安裝、服務的完整過程。其業務覆蓋航空航天領域智能制造裝備及其工藝方案設計、研發、生產、安裝、服務的完整過程,其產品主要加工工藝涵蓋銑削、鉆鉚及焊接三大方向。
在招股書中,上海拓璞表示:“上海拓璞的核心技術實現了各類五軸聯動數控加工裝備在復雜性加工過程中的高精度、高速度、穩定性和可靠性,并在此基礎上予以智能化、柔性化。基于核心技術發展的航空航天部/總裝生產線和智能化生產線產品則進一步輔以網絡化與智能化技術,進一步增加了技術復雜度,提高了學習門檻。”
其中,數控機床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數控系統則是數控機床的靈魂和大腦,負責完成數控裝備的運動控制功能,人機交互功能,數據管理功能和相關的輔助控制功能,是數控裝備功能實現和性能保證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開發人員的能力要求較高,只有通過反復實踐經驗,開發人員才能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度-2018年度,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的收入占比分別是18.57%、24.60%、43.17%。主要營業收入從航空航天部/總裝智能設備轉移成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可惜的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收入比重大幅提高且超過航空航天部/總裝智能設備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上海拓璞多年的技術積累,而是2017年12月收購EEW的61%股份股權的結果。
上海拓璞表示:“EEW 的碳纖維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已成為發行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系列產品的一個細分品類,通過收購 EEW61%的股份,拓展了高跨度高檔數控機床市場,豐富了產品序列,鞏固了客戶合作關系。 ”雖然上海拓璞持有EEW61%股權,但是作為聯營企業核算,上海拓璞并沒有對其的絕對控制權,因此即便技術實力強也不能成為上海拓璞的核心優勢。
如果沒有扎實和核心技術做支撐,加之為了符合上市標準而猛沖業績的話,即便是上市也難以經受資本市場的考驗。
智能制造上升戰略地位,智能制造裝備“國產替代”市場前景廣闊
營收不穩定,核心技術實力不夠強,確實是上海拓璞是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是也是中國的智能制造裝備面臨的問題。不得不承認,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無論在技術水平還是歷史積累上,都存在著較大差距。
通過分析該行業內公司的毛利率情況,便可以略知一二。其中,斯特拉格集團是制造高精度機床的知名企業,2018 年實現 營業收入 3.89 億瑞士法郎。 而海天精工(7.110, 0.01, 0.14%)、日發精機(6.290, -0.04, -0.63%)、沈陽機床、秦川機床(4.210, -0.02, -0.47%)等公司均為國內較為優秀的企業。通過上表可知,從2016年度到2018年,斯特拉格集團的毛利率分別為55.18%、54.32%、57.21%,遠遠高于國內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前瞻經濟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7 年我國中檔數控機床的國產化率為60%,高檔數控機床的國產化率僅大約在 6%左右,基本依賴進口。因此,高檔數控機床及基礎制造裝備領域,我國智能制造裝備企業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國際廠商為主。
在與國際廠商競爭中,核心零部件成為國產智能制造設備商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高檔數控機床的核心零部件,比如決定機床運動精度的絲杠和伺服電機,以及數控系統、傳感器等,對制造裝備的精度、效率、可靠度及維護成本影響較大。目前,部分核心部件仍需要依賴進口,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
面對當前的市場發展局面,“進口替代”將會成為國內設備廠商的機遇。以航空航天設備為例,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民用飛機市場,根據民航資源網數據,截至 2018 年底國內民用客機數量為 3,615 架,近十年來年增長率維持在 10%左右;在航天發展(9.850, -0.04, -0.40%)領域,2012 年至 2016 年,中國共計發射運載火箭 91次,發射次數穩居世界第二名,2018 年發射次數為世界第一名。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制造業的不斷發展,高端市場的需求量將會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數控機床以及設備所需的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不斷提高,中國設備廠商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上海拓璞暴露的問題不僅僅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智能制造設備產業存在的問題,還讓國產設備廠商“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智能制造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在“國產替代”浪潮下,擁有技術實力的公司將會搶占這波紅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