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證券交易所要來了?方案已呈報中央,要打造人民幣離岸納斯達克
上周末,在第八屆嶺南論壇上,一個重磅消息傳來。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論壇上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給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雖然尚未實錘落地,但此風一吹,也足夠吹皺一池春水。
眾所周知,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撐,而證券交易所,作為一個“撮合”平臺,可以匯聚金融機構、人才、資金、信息,塑造著一個地方的金融實力。
也因此,多年來,對于內地第三個證券交易所,諸多城市都有意“拿下”。西安、天津、重慶、成都、烏魯木齊……很多城市的官方或民間都有過討論。
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后,大灣區是否還需要、能容納第三個證券交易所?
對標
根據此次透露的信息,澳門證券交易所定位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劃重點,這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幣離岸市場,一個是納斯達克。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先來看納斯達克。稍有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偏向于科技類公司、創業型公司以及新經濟類公司。申報中的澳門證券交易所,目前也希望聚焦于這一領域。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看來,這個定位立足于專業化發展,比較準。
在他看來,很多比較大的交易所基本是綜合化的,比如紐交所,不過國際上也有很多小而美、專業化的交易所,比如盧森堡。它專門針對國際債券交易,也發展為全球第一大國際債券交易所。“對于相對偏小的經濟體(如澳門)來說,要設交易所,它一定是專業化的。”
同樣,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這樣一個專業化交易所,“恰好也有市場空間”。
余凌曲認為,現在深交所雖然有創業板中小板,但在國內資本市場改革還沒有這么快的情況下,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在排隊。而對于一些互聯網企業、科創企業來說,上市機會很重要。通過上市,一方面是資金,另一方面是擁有上市公司的身份,去開展并購等外延式發展也有很多好處。
一個企業如果在高速發展的幾個階段,沒有找到檔期上市,在錯過之后就可能再也找不到這樣的(上市)基礎了。實際上這樣的科技型企業非常多。
本次論壇中,何曉軍也提到,廣東現在有600家上市公司,4.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換句話說,上市公司數量只占廣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左右,“太少了,所以說,深交所和上交所完全不能滿足”。
實際上,他在這次講話中特別提到,廣東雖制造業發達、消費活躍,“但是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的短板”。
何曉軍表示:“我們停留在工業制造業這一端,并沒有往前端的基礎部分去延伸。”他希望,金融作為引導資源配置的工具,用政策性金融,包括中長期信貸保險資金等,進一步支持基礎研究問題。
優勢
不僅是服務更多廣東乃至全國企業上市需求的問題。余凌曲談到,這個可能誕生在澳門的證券交易所,“也可以利用它的國際化優勢,引進歐洲乃至全球資本企業”。
在國際化方面,澳門有其獨特優勢。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此前,澳門萬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雅煌曾談到以下幾點:
一是具有自由開放的經濟貿易環境,自由兌換的貨幣制度,低稅率的稅收制度,及時的信息流動,高效的金融監管;
二是澳門資金流動量大且高度國際化;
三是澳門法律制度在與境內法律高度融合的同時,也有著與全球資本市場接軌的法律體系……
當下,澳門也是我國離岸金融中心之一,與內地、開曼群島、美國、英國等地資金往來密切,金融交流頻繁。
實際上,早在今年初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 就給予澳門建立“中葡金融服務平臺”的新角色,并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其實質,也就是人民幣離岸市場。
法律學者繆因知認為,所謂“離岸市場”,是指澳門證交所可以允許企業以人民幣、而非澳門當地貨幣為發行融資貨幣和交易計價貨幣。“內地企業可以通過在澳門發行股票來吸納境外人民幣回流……如果外資企業在澳門上市吸收人民幣,則意味著中國股市的‘國際板’在澳門亮相,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又邁出堅實一步。”
也就是說,澳門亦可憑借獨特地位,承擔中國與世界之間金融聯系的一個“橋頭堡”角色。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正是要建設國際金融樞紐。”余凌曲說。
聯通
除了“胎動”中的澳門證券交易所,廣州心心念念十幾年的期貨交易所,也有新動向。何曉軍透露,廣州期貨交易所已在部門征求意見,今年年底前有可能批準。如果落實,這也是26年以來,證監會放閘的第一個期貨交易所。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粵港澳大灣區將迎來兩座交易所?中國金融中心格局將如何重塑?這是各界都在關注的問題。
對此,余凌曲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并沒有說要將誰建設為一個金融中心,而是把大灣區視為一個整體,定位為國際金融樞紐。
以前余凌曲及研究團隊曾作過對比,將香港和深圳兩個城市的金融中心指標相加,一些指標已超倫敦,甚至是紐約。
如果再落地新的交易所、新的金融資源,那么粵港澳發展成為與倫敦、紐約媲美的金融第三極,應該是很有可能的。
不過,只疊加指標并不意味著什么,還需完成彼此間的化學反應。
在大灣區金融方面,余凌曲認為,這種聯動關鍵還是要素聯通。“大家最關注的一個是資本,一個是人才。比如說內地資本去香港,香港資本來內地,盡管兩邊資本量都非常充裕,但還達不到互聯互通的程度,目前需要通過固定的一些通道(比如深港通)。人才方面,深圳總說自己最大的短板是人才不足、國際化人才不足、高端人才不足等,實際上,深圳與香港距離雖近,但香港的人才在深圳落地還是有一些限制和困難。”
與長三角的金融發展相比,大灣區的相對短板也在這里。“長三角內部要素流通更為順暢,而且各城市間結構也相對穩定,就是一個中心,其他城市各自定位非常明確。”余凌曲談到。
實際上,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互聯互通正是一個重要目標。
從另一面看,大灣區較長三角的相對優勢,正在于更多率先探索的空間、更大開放的可能。“長三角在中國版圖上是一個‘系統重要性’區域,就開放而言,不太可能先于國家資本項目開放達到一個更高水平。”余凌曲認為,“但粵港澳這邊便于先行先試,其某些領域開放程度可以較全國整體水平高出幾個臺階來嘗試,對于試錯、風險的包容度相對更高”。
同樣,基于更高的開放可能、特別行政區的國際化基礎,余凌曲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較上海等城市,更具有能力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金融樞紐。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