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科創板上市季度回顧及展望:擴容不止 業績為王
科創板上市歷時已近1個季度。當前市場關心科創板定價機制是否發生變化、業績能否支撐估值,本文為科創板系列第九篇,試圖解答上述問題。
科創板首個季度表現回顧:水落石出,回歸理性。科創板上市初期,“水”來自于科創板對存量A股相對吸引力,資金從主板流入科創板,表現為增量資金驅動估值行情下的急漲急跌。伴隨市場回歸理性,存量資金在科創板內部重新配置,科創板開始向價值回歸。體現為:一、活躍度降低。科創板成交額占A股整體比例保持在2%以下,換手率落回10%以下;二、市場定價效率更高。新股相對發行價的漲幅降低,詢價上下限區間寬度已經從7.70%縮窄至0.89%;三、股價調整已充分,市場對科創板信心更足。融資余額保持平穩、融券余額大幅減小,兩者比例從1:1上升到2:1。從水漲船高到水落石出是新板塊上市要經歷的一個完整周期,這在此前創業板也有印證,并非科創板特色。
科創板4季度展望:業績為王。伴隨新股發行節奏趨于常態化、科創指數發布在即,科創板投資東風已至。從最新披露的中報業績來看,科創板成長指標與研發投入均大幅度優于主板、相對2009年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也有顯著優勢。展望4季度,科創板將出現三點趨勢性變化:一、年內上市50-80家公司,稀缺性降低。機構報價區間或延續“學習效應”而更集中,首日漲幅大概率繼續下行;二、業績為王,ROE帶來超額收益。參考創業板的表現,個股盈利對股價貢獻度始終為正,而估值貢獻度隨年份波動較大。基本面指標中,ROE相對營業收入、利潤增速影響更為顯著;第三、隱含風險溢價率與主板、創業板繼續趨同。科創板與存量板塊的同向聯動性加強。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