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新政引各方積極布局 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50家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自9月初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來,各方反應十分積極,特別是部分原打算到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頻頻咨詢北交所上市事宜。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意見》發布以來新三板新增受理掛牌企業累計50家,其中9月份新增受理掛牌企業43家,同比增長26%。
受訪專家認為,本次改革政策力度超出預期,雖然近期二級市場行情出現反復,但考慮到政策落地實施和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時間,中長期看北交所的發展韌性將持續顯現。
各方積極布局
市場生態發展良好
為進一步推進北交所穩定發展和改革創新,加快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系統合力,《意見》從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穩步推進市場改革創新、全面優化市場發展基礎和環境、強化組織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工作措施。
銀河證券研報認為,《意見》的出臺,從上市公司供給、交易制度優化、長期資金入市等多方面促進北交所的長期穩定發展,改革深化,使得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效果更加明顯,促使北交所品牌、特色的形成,北交所未來將成為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的交易所。
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近日透露,《意見》發布以來,各方反應十分積極,優質企業紛紛咨詢溝通,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場機構普遍加大展業力度,各級地方政府積極對接企業培育等工作,整個北交所市場生態呈現出積極向上發展的良好態勢。
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經濟發展工作委員會專家余偉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本次改革政策力度超出預期,市場端第一時間給出非常積極的反應。雖然近期二級市場行情出現反復,但考慮到政策落地實施和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時間,中長期看,北交所強勁的發展韌性將持續得到體現。
北交所新增受理
掛牌企業增幅明顯
“一流企業成就一流交易所。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增加優質企業供給。”隋強在全國首場《意見》解讀會上表示,北交所將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服務的廣度、深度和精度。
本次改革使得企業申報意愿持續增強。9月份以來,北交所新增受理上市申報企業17家。從排隊企業來看,截至10月18日,共有108家企業處于發行上市審核階段,包括13家已受理、35家已問詢、52家中止以及4家通過上市委會議、4家提交注冊。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可首次公開發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即未來將有一批企業可以直接在北交所IPO,無需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月。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指出,對新三板掛牌時間可累計的調整,優化了公司上市路徑,降低了在北交所上市的時間成本,便于企業基于目前資本市場發展情況,結合自身經營規模及業務特點,對上市戰略進行合理的調整。
余偉指出,《意見》實施以來,二次掛牌新三板的企業數量增多,部分原打算到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頻頻咨詢北交所上市事宜,不少企業也在積極推進北交所上市輔導進程。
隋強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將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通過優化“掛牌滿12個月”執行標準、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并在北交所上市,進一步暢通多元便捷上市路徑,將吸引一批市場認可度高的優質企業進入北交所。目前,北交所正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的相關制度規則。
加強新三板與區域性
股權市場制度對接
建立多層次債券與股票市場體系,大幅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從我國的實踐來看,交易所、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基本形成。
《意見》提出,加強多層次市場互聯互通,開展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型對接,落地公示審核制度。
隋強表示,北交所將重點營造北交所良性市場生態,加強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制度對接,近日北交所計劃與18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落地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查機制。
余偉認為,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制度型對接讓新三板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進而為北交所培育輸送更多優質企業,推動北交所市場建設與擴容,助力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