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專精特新企業已上市 新一批名單背后創投扎堆迎“豐收”
7月中旬,工信部組織公示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廣東省共658家企業入圍,數量創歷史新高的同時累計培育“小巨人”企業數躍居全國第一。
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培育離不開各類金融力量的支持。今年6月國常會審議通過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提出,要把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創投機構對科技企業的支持賦能作用得到高度重視。
近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從多家關注產業鏈科技創新項目的創投機構方面獲悉,新一批專精特新企業中有不少都曾獲得過這些機構的投融資支持,為這些科技型企業從技術走向市場、由小做大做強發揮了重要作用。
多家創投機構投出兩位數“小巨人”
2022年,南都·灣財社發起首屆“灣區最具產業溫度投資人”評選,共20家積極投資大灣區產業創新領域的投資機構入選,這些機構也是長期關注“硬科技”、產業投資機會的代表。在工信部組織公示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后,其中不少創投機構對已投企業進行了梳理。多家機構表示在新一批入圍名單中投出兩位數“小巨人”。
例如,廣東本土創投機構同創偉業和創東方近日發布了入選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已投企業名單。其中,創東方有10家已投企業入選,包括已經在科創板上市的廣州安必平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的深圳市則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根據介紹,這些企業的技術方向包括柔性液晶膜、腫瘤篩查、半導體封裝、汽車制動系統和智能駕駛系統、機器人智能視覺等,其中不少在國內乃至世界上處于技術領先水平。
同創偉業方面則表示,在國家級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圍名單中,同創偉業共投資了47家企業。其中智能制造企業以及集成電路半導體企業分別11家,占比均為23.4%;生物醫藥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均為7家,占比均為14.89%,新能源企業6家,新材料企業5家,行業占比分別為12.76%、10.64%。
至此,同創偉業所投資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已達115家。在這之中,已有久日新材、天瑞儀器、巨烽顯示、中微半導、格林美、貝特瑞等近30家企業實現A股上市。同創偉業方面透露稱,另有5家“小巨人”企業IPO過會待發行。
首屆“灣區最具產業溫度投資人”評選入選機構中有多家總部位于廣東省外的機構,其中啟明創投、中科創星、聯想創投等也在近日紛紛發布了“捷報”:新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啟明創投已投約18家企業入圍,中科創星已投17家入圍,聯想創投則有14家。
“很多專精特新企業在早期并不在‘風口’上,甚至因為市場細分、輕資產化等特點,面臨融資困難的處境。”聯想創投方面表示,對此,聯想創投基于對企業創新、技術等核心價值判斷,不僅提供資金,而且帶聯想集團資源下場,為企業提供成長賦能。
例如此次入選的被投企業芯馳科技,據介紹已在車計算領域與聯想集團展開深度合作,實現雙向賦能,聯想智能座艙整體解決方案便是基于芯馳科技智能座艙芯片“艙之芯”X9平臺。被投企業耐德佳與聯想協同設計了AR/VR產品,并已啟動和聯想AR/VR BU的合作,開展to C的消費產品研發。
政策支持強化“投早投科技”
今年6月以來,國家層面政策持續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等。在相關政策發布會、吹風會上,也對私募機構、創投機構等投資機構的作用進行了充分肯定。
“科技創新是一個探索性的、創造性的工作,投入不一定有產出,但是不投入肯定沒產出。”7月27日,在國新辦舉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說,“所以,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體系怎樣支持有較大不確定性的科技創新活動,是我們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
據了解,截至2023年6月末,已有10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管理的規模接近14萬億元。注冊制改革以來,近九成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六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基金支持。
由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呈現典型的初創期、中小型、高科技特點,私募股權基金成為有效支持國家戰略,服務重點領域和戰略性產業的重要金融力量。數據顯示,在計算機、半導體、醫藥生物等重點科技創新領域,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權基金累計投資近5萬億元。
“要滿足初創期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將定位以股權投資為主,股權投資是滿足初創期科創企業資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張青松特別提出,要暢通創投機構“募投管退”全鏈條,也就是資金募集、資金投資、資金管理以及資金退出,加強對種子期、初創期科創型企業的金融供給。
在募資方面,將多方面拓展創投基金的中長期資金來源。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企業年金、養老金等按照商業化原則投資創投基金。支持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銀行理財子公司開發與創投特點相匹配的長期投資產品。
在投資方面,將引導創投機構加大投早投小力度。“要建立健全創投基金的考評和容錯免責機制,讓他們放下包袱,綜合算賬,算長遠賬,更好地發揮投早投小的引導作用。”張青松說。
對于近期的相關政策動向,多位一線投資人也表示持續關注。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關注《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中針對創業投資基金的特別規定,以及后續針對創投基金具體支持政策的出臺落地。期待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引導越來越多的長期資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緩解“退出難”問題,打造長期主義的投資生態體系,發揮出資本助力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作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解決產業痛點和堵點問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