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型升級中強壯筋骨” 中小企業謀創新求發展一線觀察
新春伊始,記者在多地采訪中了解到,廣大中小企業正積極加大研發投入、升級新技術,努力開辟新市場空間,在謀創新、求轉型中積蓄發展優勢。
“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的出路”
一堆堆不起眼的鐵、銅、硅、硼等原材料進入高溫熔爐重熔,再經過極速凝固等程序,一條條“薄如蟬翼”的納米晶軟磁薄帶就被源源不斷地傳輸出來——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安徽智磁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線馬不停蹄地轉起來。
“這幾天都在滿負荷運轉,趕制千萬元的大訂單?!惫径麻L鄧畢力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高性能超薄納米晶帶材最薄可以做到12微米,相當于不到一根頭發絲的十分之一。用它做成的元器件,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等新興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從20微米,到18微米、16微米,再到12微米,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難題?,F在智磁新材料公司掌握了材料成分研制等核心技術,經過了兩輪擴產,目前已經具備年產3000噸非晶和納米晶帶材及其磁芯和元器件的生產能力,帶動下游元器件及終端應用。
“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的出路。”鄧畢力說,公司每年超過20%的銷售收入投向研發,并從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招引20多名專業人才,下大力氣進行創新。2023年將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進行關鍵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項目三期建設,擴大市場規模,力爭產值翻倍。
一年之計在于春。記者在多地采訪中看到,做工業X射線智能檢測裝備的,升級新技術、擴充生產線,訂單排到了今年4月份以后;做光伏組件的,深耕細分領域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每天有8000余塊全面屏組件輸送至全球市場……廣大中小企業穩扎穩打,用創新積蓄發展動能。
“向數字化要效率、要效益”
產品設計、車間工廠、物流運輸……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將數字化智能化嵌入生產管理全鏈條,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擁抱發展新機遇。
走進重慶市璧山區,重慶匯聚教學設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教學儀器設備,依靠一張工業互聯網,企業生產交付時間壓縮至12天,較此前提升40%以上?!斑^去的2022年,公司克服了諸多不利因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5%,2023年銷售收入預計將增長15%以上。”公司負責人張澤均說。
“我們逆勢增長的秘訣,就是在轉型升級中強壯筋骨?!睆垵删嬖V記者,制約教學儀器設備行業的一大難點就是交付周期長,制約了生產上量,誰能解決這一問題,將在行業內占據更多市場份額。為此,公司選擇向數字化要效率、要效益。
過去的2022年,公司投入400余萬元部署工業互聯網,推進部件標準化、產品定制化,用戶一下單公司即可生成個性化產品圖紙,并線上同步給供應商。“2023年我們將加大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投入,開辟新市場空間?!睆垵删f。
用好地方政府“上云券”、積極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供應鏈效率;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不少中小企業正在加快上云用數的步伐。
“目前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一批‘低成本、輕量化’的解決方案,降低了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惫ば挪啃畔⑼ㄐ殴芾砭志珠L趙志國說。
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調查數據,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應用普及率近年來持續走高,83%的企業表示應用工業互聯網后生產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企業積極謀創新促轉型,政策支持也在持續完善。暢通融資渠道、提升創新水平、推動數字賦能……多地多部門在為中小企業辦實事上下足功夫。
前不久,深圳坪山區一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該產品發行規模1.12億元,覆蓋艾欣達偉、華先醫藥等12家科技型企業,涉及基礎資產質押知識產權共計23項,是坪山區首次嘗試以小額貸款為基礎開展的知識產權證券化。
“融資渠道不斷暢通,讓我們有更多精力和底氣專注于創新?!卑肋_偉董事長兼總經理段建新說,今年企業將進一步以臨床急需為導向,加快在原創新藥上的深耕布局。
根據工信部日前對4.3萬家中小企業調查顯示,2022年近四成企業有新增貸款,超六成企業有研發投入,也有超六成企業有固定資產投資,企業發展信心不斷增強。
展望下一步,更多支持舉措將推動中小企業穩增長強能力。日前發布的《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立足于“紓困和服務兩手抓,調結構和強能力并行推”提出15條具體舉措。
國資委提出將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引領和帶動作用,開展攜手行動,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浙江將分層分類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廣東計劃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多地多部門持續激發中小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既要做好幫扶、也要抓好發展,通過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是中小微企業提質增效、提升抗風險能力的必然選擇?!惫ば挪肯嚓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動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