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一枝獨秀,“專精特新”成今年上市新勢力
全球市場A股IPO一枝獨秀,“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新勢力……即將過去的2022年,全球又有上千家企業踏入資本市場,獲得發展的“源頭活水”,也讓整個IPO市場呈現出更多新亮點。
12月15日,安永發布《中國內地和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調研》報告,對今年全球及大中華區IPO活動進行梳理總結。報告認為,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等行業IPO有望繼續保持高速。
A股募資額連續兩年創紀錄
2022年全球IPO活動明顯放緩,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全球股市震蕩下行。至今共有1333家企業在全球上市,募資金額為179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和募資額雙雙下滑,降幅分別達到45%和61%。
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表現突出,更顯一枝獨秀。報告統計的截至12月14日上市交易以及12月31日前預計IPO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和香港仍是全球IPO活動的重要地區,IPO數量和募資額分別占全球的37%和56%。其中,2022年A股市場預計共有416家公司首發上市,募資額為5849億人民幣,IPO數量同比下降15%,但募資額同比增長9%,募資額連續兩年創年度歷史紀錄。
在全球各大證券交易所排名中,IPO數量和募資額前兩位,均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從全球前十大IPO來看,共有4家為中國企業,行業分別是通信、石油和天然氣、零售與消費品及材料,其中就包括回歸A股上市的“巨無霸”企業中國移動和中國海油。
報告認為,2022年新冠疫情及當前經濟環境下,IPO審核速度加快,為優質企業提供資金以支持其持續發展;兩只大型IPO的A股回歸也推高了募資額。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總的來講,還是跟國家經濟轉型以及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融資這樣的大前提,有著密切關系。”
科創板全年募資額超主板
從市場更細分的板塊來看,科創板全年募資額超過主板,占比超過40%,位列募資額的首位,而創業板則占據著IPO數量第一。
發展“硬科技”已成國家重大戰略,疊加科創板、北交所服務創新企業的定位,近年來,科技、傳媒和通信行業以及生物科技與健康行業占比呈現上升趨勢,擁有核心技術的工業企業IPO數量名列前茅,而金融行業募資王的寶座再次被這些行業超越。這是近年來IPO行業結構上的一個明顯變化。
在A股今年新上市公司陣容中,“專精特新”是個十分引人注目的標簽。“專精特新”企業占上市新股總數比例上升,占比為歷年最高。在上市新股中,“專精特新”企業超過百家;其中科創板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最多,占全部“專精特新”新股的38%。
“專精特新”企業將成為上市重要力量,在政策的支持下,這仍將是未來幾年的一大趨勢。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認為,國家支持的高科技、先進制造業等符合國家戰略行業的IPO審批速度仍將保持高速。先進制造業或將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亮點之一,高科技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隨著“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上市新的驅動因素,北交所有望迎來一輪IPO熱潮。
中企海外上市目的地漸趨多元化
今年港股市場IPO整體也在放緩,預計全年共有76家公司首發上市,募資金額1076億港元。與去年相比,IPO數量和募資額分別下降21%和68%。數據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缺少大型IPO支撐,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回歸港股的9家中概股中,有4家是以介紹方式上市,并未進行融資。
為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今年10月港交所刊發咨詢文件,擬修改上市規則,吸引更多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這一擁抱科技創新的新舉動,可以說是近期香港資本市場的一個大變化,頗受關注。安永大中華區TMT行業審計服務合伙人、華北區高科技行業上市主管李康預計,受政策影響,明年香港IPO市場上會有一些新面貌出現。
作為過去二三十年的海外重要上市地,今年預計將有14家中國企業登陸美股,募資額約5億美元,企業數量和募資額同比下降64%和97%。
隨著今年“滬倫通”升級為“中歐通”,一批A股企業正通過互聯互通機制發行GDR(全球存托憑證)奔赴瑞士、德國上市,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目的地正呈現多元化趨勢,海外上市融資渠道在進一步拓寬。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