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降低條件撿漏,科創板有天然優勢
近日,青山控股旗下動力電池企業瑞浦蘭鈞已經向港交所提交IPO相關審核材料,一旦獲批,就會遞交招股書。
這已經不是港交所迎來的第一家動力電池企業,作為港交所動力電池第一股,中創新航已經于10月6日登陸港股。
動力電池企業開始赴港上市,反映出港交所對新興科技企業張開懷抱,而港交所更是決定將降低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營收門檻,吸引更多硬科技企業。
科技創新成為影響全球競爭格局的重要變量,科技企業的資本路徑也變得尤為重要。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資本市場格局也正進行著一場深刻重塑。
為適應新的形勢變化,科創板和港交所也正在不斷調整上市制度。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時宣布,港交所明年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降低硬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營收門檻,而此前證監會已經調整科創板上市規則。
港交所或大降門檻,利好“硬科技”
目前,港交所已經確定,明年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為尚未達到利潤和交易記錄要求的先進科技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滿足產品商業化尚處于早期階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資的需求。
根據港交所文件,新規則將適用于五大特專科技行業的公司: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
“這是港交所繼2018年進行’25年來之最大變革’之后,再一次對港交所上市制度做進一步的優化。”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如此評價該計劃。
2018年港交所進行了一場大刀闊斧的制度改革,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的創新產業公司和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在香港上市。
而這次,港交所計劃通過降低營收門檻,目標直指“硬科技”企業。
據港交所有關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咨詢文件的主要建議,港交所將按照申請在港上市的公司是否商業化,設置不同的要求:商業化公司的定義為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特專科技業務所產生的收益至少達2.5億港元的公司,而不是目前的5億港元;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市值:80億港元(已商業化公司)或150億港元(未商業化公司)。
“將營收從5億港元降到2.5億港元,門檻降幅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皮海洲表示。
皮海洲認為,這次港交所進一步優化上市制度,不僅為一些“硬科技”企業在香港的上市創造了條件,也將有利于增加港交所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不過,對于港交所改革的時機,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表露一些擔憂。黃立沖表示,當前美元加息、全球資金鏈收緊,市場規避風險性更強,資金更傾向成熟穩定的企業,此時處于早期發展的硬科技企業的上市意愿是否強烈還需要觀察。
此外,傳出的港交所改革細則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例如,針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可能會被設立12-24個月的上市后禁售期,甚至有可能要求企業在收入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解除禁售。”一些聲音認為,禁售期過于嚴格將導致中小企業上市難度大增,應該彈性處理,以及加強發行人的披露。
科創板姓“科”
作為當前中國科技企業上市首選的另一個地點——成立于2018年的科創板同樣進行制度調整。不過,與港交所的降低門檻相反,科創板則表現得越來越嚴格。
2020年3月,證監會在總結前期審核注冊實踐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委認真研究論證,出臺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在科創板運行一年多后,去年4月17日,證監會再次修訂《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
這次修訂,是對運行一年多的科創板一次重大改革,對于科創屬性的評價更為嚴格,強化了科創板姓“科”的定位。
具體為新增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的常規指標等內容,修改后將形成“4+5”的科創屬性評價指標。新規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禁止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修改之前,科創板上市需同時滿足三項指標,或者滿足五項例外條款的任意一條,才被認為具有科創屬性。
這三項指標是指,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
有分析指出,修改之后,就“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這條,很多公司比較難達到。
與此同時,證監會對于IPO“配套”的監管也更加嚴格。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表示,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企業IPO申報數量增長較快,鑒于發行人、中介機構等對注冊制等相關問題理解不到位,證監會將運用堅決和有效手段,避免“帶病闖關”,提高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
2021年1月29日證監會出臺《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更引發了IPO回撤潮。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一季度,就至少有28家企業終止了科創板IPO之路,26家企業為主動撤單,平均每3.2天就有一家擬科創板上市公司主動摁下上市終止鍵。
科創板天然優勢
盡管看上去一個在降低門檻,一個在從嚴把控,但港交所和科創板的發展歷程不同,制度基礎不同。關鍵一點,科創板有天然優勢,那就所估值更高。
財經網將科創板和港交所以上有關營收的條件摘出如下:
科創板:預計市值≥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2億元;預計市值≥20億元,近一年營業收入≥3億元;預計市值≥3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3億元;
港交所:上市時市值≥20億港元(約人民幣18億元),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收益調整前為≥5億港元(約人民幣4.5億元);上市時市值≥40億港元(約人民幣36億元),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收益≥5億港元(約人民幣4.5億元)。
如果從營收來看,按現行標準,總體上看,科創板對于營收的要求更高一些。
但是,如果以港交所有關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咨詢文件的主要建議,非商業化公司在IPO時的市場估值要求至少150億港元(約人民幣134.52億元);商業化公司的營收門檻為2.5億港元(約人民幣2.24億元),市場估值要求至少80億港元(約人民幣71.75億元)。
這樣的話,剔除科創板規定的大于40億元市值的企業(相對要求特殊),對于硬科技企業,港交所在營收上的要求就明顯低于科創板。
科創板最初的定位就是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港交所則沒有特殊行業規定,此前改革對生物科技公司降低門檻。
而這次港交所計劃對“硬科技”拋出橄欖枝,是否會對科創板產生影響?對此,多數人士表示不會有太大影響。
財信證券債券融資部北京業務一組負責人朱建軍對財經網表示,港交所和科創板還是存在很多不同之處,許多上市要求不同,估值體系也不同。目前,科創板的估值會相對高一些。
財經網發現,中國科技企業不僅有直接上科創板或港交所的,也有科創板轉戰港交所,或反之,還有兩邊同時進行的“A+H”架構。
黃立沖認為,目前,如果獲得PE來說,可能科創板相對來說更好一些。因為現在香港的資本市場外資流出明顯,內資難以進入,同時美元加息、人民幣貶值。“如果香港能夠實行人民幣和港幣雙軌制,那樣將會吸引更多資金進入。”黃立沖補充說道。
事實上,中國科技企業上市也還有更多選擇。目前,倫敦交易所、新加坡交易、以及首爾交易所,以及一些歐洲區域性交易所也在試圖“爭奪”中國科技獨角獸。
但是相比之下,科創板有一個天然優勢,那就所科創板上市公司估值比港股高很多。對于大股東來說,高估值更有利于他本人的財富擴張。
推動中國科技發展
2014年,以阿里巴巴為代表,包括迅雷、京東、聚美優品、新浪微博等在內的一批互聯網科技企業,掀起了空前的赴美上市潮。
這些企業之所以遠赴美國,和當時港股、A股的制度有很大關系。A股方面,在推出CDR之前,對盈利要求非常嚴格,而互聯網企業成長期都是要巨額燒錢,往往等不到盈利就要急匆匆上市;港股方面,堅持“同股同權”,互聯網企業則大多不符合。
之后,以2017年為界,港股和A股先后經歷了重大改革。
錯失阿里巴巴,一度成為港股之殤。痛定思痛,一直注重金融和地產的港交所決心迎接新經濟。2017年6月港交所公布兩個文件,直指“爭奪內地大型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2018年,以小米為代表,中國科技企業隨即掀起了一場赴港上市潮。
A股的改革也緊隨其后,2018年,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科創板由此成為A股的“創新助推器,改革試驗田”。
“美股是全球的錢在選全球公司,港股是全球的錢在選中國公司,A股是中國的錢在選中國公司。”隨著香港和內地股市互通后,資金互相滲透,港交所和科創板錯位發展,配合推動中國科技企業發展。
目前,科創板在“硬科技”優勢絕對,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占比接近九成;而因信息披露審核等方面和美國相似,港交所彌補了失去阿里巴巴的遺憾,還一度領跑中概股回歸。
皮海洲也表示,“雙重主要上市”將成為中概股回歸港股上市的主流,不會受到股票在美國退市的影響,有利于中概股公司的生存與發展,也方便了這些企業再融資,畢竟有兩個市場可供選擇,這樣企業的融資可以更靈活。
8月3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中國以312家位居第二。排名前十的獨角獸更有5家來自中國,其中抖音、螞蟻集團、京東科技均為科技企業。
知名經濟學家吳曉求表示,“資本市場的初衷是讓高科技企業排在前面。如果中國市值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有五六家是科技型企業,中國的資本市場就有了充分的競爭力。我們也就找到了現代金融和資本市場與科技的結合點,找到了資本市場的正確發展方向。”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