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招股書失效,綠茶餐廳還是沒有敲開港交所大門
距離赴港上市一步之遙的綠茶餐廳,第三次在門口停下了腳步。
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餐飲企業綠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綠茶”)的上市狀態再次變為“失效”。此前,這家公司分別在2021年3月、10月,以及2022年4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并兩度通過聆訊,但直到招股書三度失效,它仍未真正踏入資本市場。
“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可以簡單理解為擬上市公司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最新一期的財務數據,并不意味著IPO進程的終止,也不代表港交所對公司資質有負面意見,只需要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便可繼續上市流程。
而綠茶的屢次止步或許意味著,在眼下國際、經濟形勢疊加疫情影響下的餐飲賽道,資本市場對這家公司的態度并不樂觀。
綠茶最好的時光已經過去。
綠茶餐廳源自于王勤松路研夫婦在2004年創立的綠茶國際青年旅舍。由于客似云來,2008年,主打融合菜、價廉物美的綠茶餐廳在杭州西子湖畔開出了第一家門店。綠茶烤雞、面包誘惑、火焰蝦等菜品、人均50元的客單價是這家“初代網紅餐廳”標志性的特色,巔峰時期等候的食客需要排隊2小時才能進入綠茶。
高翻臺率是綠茶曾經引以為豪的關鍵指標。
綠茶餐廳創始人王勤松曾在2014年公開表示,“我們是50元的人均,但花的卻是500萬元的裝修費用。和別的餐飲企業不同,人家可能是餐廳客人坐滿就賺錢,但綠茶滿客之后翻臺才開始賺錢。”綠茶餐廳創始人王勤松稱,“我們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價格,換取客流,所以像我們這樣的餐廳必須重視翻臺率。”2014年,綠茶餐廳的翻臺率達到6-8次/天。
爆紅的綠茶順勢開啟全國性規模擴張。
在中央廚房的標準化運營、規模化以降低成本穩供應等操作下,2018年,綠茶餐廳全國的門店突破100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綠茶在全國共有門店236家。受旗下餐廳網絡快速擴張的推動,綠茶的收入從2018年的13.12億元增至2019年的17.37億元,同比上升32.4%;利潤也從4440.1萬元增長到1.06億元。
但眼下這樣的火熱逐漸褪去。2019年-2021年,綠茶分別實現營收17.36億元、15.69億元、22.93億元,雖營收一路上漲,但同期綠茶的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5526.2萬元、1.14億元,凈利率分別為6.11%、-3.52%、4.97%,凈利率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它的翻臺率也不容樂觀。2019-2021年,其翻臺率分別為3.34、2.62、3.23次/天,與巔峰時期相比不僅是腰斬。綠茶將原因歸咎為疫情影響,但更顯然的是,人們對這家餐廳的興趣正越來越小。
綠茶并不是不努力。招股書顯示,2019年到2021年,綠茶每年都會推出一定量的新菜品,2020年及2021年綠茶分別推出了147道及178道新菜品。人們在大眾點評上留下的評論也會提及,“好久沒來綠茶吃飯了,發現上了好多菜品”,但最終他們曬出的打卡照片中,仍以10年前便存在的烤雞、面包誘惑為主。
一位餐飲行業分析師曾告訴界面新聞,“事實上,綠茶餐廳起步的十年前,也恰好趕上了國內餐飲行業向精細化、時尚化消費升級的階段,吃到了國內購物中心大規模增長和人口的紅利。”
但眼下的趨勢是,在社交網絡影響和年輕人對品牌愈發不忠誠的背景下,餐飲品類的潮流,也變得越來越像快時尚一樣難以捉摸,生命周期也在變短。
在失去“網紅餐廳”光環后,綠茶寄望于繼續擴張以突破發展瓶頸。招股書顯示,預計2022年-2024年每年將新開綠茶餐廳75-100間,合計開店275家,換言之,綠茶餐廳未來三年門店數量將翻倍增長。其中,華東市場以及華東廣東華北以外的市場,是綠茶餐廳未來布局的重點,趨于下沉。
但就像永遠有人正年輕,失去新鮮感的綠茶能再次翻紅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