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次變更上市“賽道”,大洋泊車轉戰新三板意在北交所?
多次沖擊上市未果的機械式停車設備供應商大洋泊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洋泊車”或“公司”)最終選擇“退而求其次”,將目光轉向了新三板。
同時,為了進入新三板創新層,公司擬以7.3元/股價格向濰坊濰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濰州投資”)定向發行151萬股股票,共募集資金1102.3萬元,這一操作也被外界猜測是為下一步登陸北交所做準備。
要進新三板創新層
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官網披露,2022年5月31日,大洋泊車申請掛牌新三板的材料正式被受理,公司再度開啟上市征程,同時披露的還有一份《定向發行說明書》。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大洋泊車曾多次計劃上市,但其最初選擇的并不是新三板。然而,隨著公司上市過程中被終止審查,數次站上IPO輔導賽道的大洋泊車最終并未能在資本市場摘得果實。
記者從公開能查詢到的信息中了解到,大洋泊車第一次要上市時選擇的輔導券商是銀河證券,雙方簽訂首發上市輔導協議的時間是2014年12月9日。
2015年9月30日,大洋泊車與湘財證券簽訂在創業板上市的首發上市輔導協議,2017年6月13日,大洋泊車向證監會提交了創業板首發招股書,在此之前,湘財證券發布輔導總結報告稱,其已經完成對大洋泊車的上市輔導。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2017年底,大洋泊車終止審查的消息被傳出,這意味著公司創業板申請宣告失敗。
直至2021年8月份,據山東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大洋泊車8月24日與長城證券簽訂了首發輔導協議,彼時,大洋泊車的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大洋泊車擬選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時間僅僅過去了不到1年,大洋泊車又選擇和財信證券牽手,只是本次擬上市的地點換成了門檻相對較低的新三板。對此,有業界人士表示,大洋泊車“繞道”新三板,很有可能瞄準了北交所。
對于市場的各種猜測和疑問,記者致電大洋泊車證券部請對方予以置評,但對方工作人員表示“現階段不方面接受采訪”。
現金流不容樂觀
財報顯示,2020年、2021年大洋泊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4億、5.93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49萬元、4956萬元;應收賬款分別為2.42億、3.52億元,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5.76%,59.36%;而公司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06億、3.81億,利潤分別為1984萬元、2914萬元。
總體來看,雖然無論營業收入還是利潤水平,大洋泊車都在快速增長,但是總體來看,公司的營收和利潤規模仍舊相對較小,應收賬款較多,占流動資產比重大。公司也坦言,因疫情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公司部分客戶回款較慢,這導致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增加。
現金流方面,2021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凈流出2150.24萬元,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公司所處行業的應收款賬期問題。與此同時,2021年公司短期借款增加至5007.13萬元,負債率由2020年33.88%增長至40.17%。
實際上,對現金流造成影響的或許不僅客戶回款,還來自投資行為。2017年,公司申報創業板時擬募投的項目就是漢中分公司以及曹縣分公司智能立體車庫生產基地項目,據創業板首發招股書顯示,曹縣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1847萬元,漢中項目一期工程12491萬元,公司稱將使用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待募集資金到位后再行置換。
根據大洋泊車此前發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目前公司的漢中分公司和曹縣分公司項目已完工投產。然而,針對該兩個項目,公司并未能順利實現用募集資金置換自有資金的計劃,勢必對現金流造成影響,這部分上或許也是大洋泊車定向發行籌資補充流動資金的原因。
另外,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占比下降可能導致的公司管理結構的穩定性存在隱患,以及公司存在少繳社保、公積金等管理方面不規范的行為,都可能成為IPO道路上的“攔路虎”。
對于大洋泊車來說,先申請掛牌新三板作為過渡,然后再謀求轉板,或許是最優選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