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上半年非銀類融資4825億元,海外債融資規模下降逾九成
償債高峰期再度來臨,債務違約事件仍時有發生,繼續影響著房地產行業銷售、開工以及投資拿地等。債務違約引發的房企信用評級下調仍在持續,整體融資規模仍呈現下滑態勢。綜合多家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房企合計融資額同比下滑超過50%。
“上半年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環境仍難言顯著改善。”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受到投資人較為審慎、房企流動性壓力猶存的影響,大部分民營房企融資難度仍然較大。
非銀類融資規模縮水過半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2年1月份至6月份,房企共實現非銀類融資(非銀行金融資機構融資)4825億元,同比下降56.5%,與2021年下半年相比下降26.4%。
其中,信用債發行規模為2518.0億元,同比下降24.2%,占總融資規模的52.2%;海外債發行規模僅為169.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1.1%,占總融資規模的3.5%,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3.7個百分點;信托融資規模為694.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9.6%,占總融資規模的14.4%,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6.3個百分點。
在海外債方面,2月份和5月份均無新發行債券,其余月份僅有個別優質企業有能力發行海外債。此外,上半年通過交換要約重新上市的海外債余額達352.2億元。
對此,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星表示,對于資產質量尚可,短期流動性承壓的房企,提前與債權人溝通、商議展期,可避免觸發交叉違約條款,以時間換取資金周轉的空間。但為獲得債權人同意,房企往往提出支付同意費、提高票面利率等,雖然暫緩了短期償債壓力,卻加重了利息負擔,長期債務壓力并未緩解。
在此背景下,部分企業采用備用信用證作為增信措施,既提升了海外債成功發行的概率,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發行利率,在當前海外融資渠道幾近關閉的環境下,起到了緩解行業信用惡化的作用。
在信托融資方面,上半年平均單月融資僅115.8億元。“這與去年以來多家房企發生信托違約有關,導致審核更為嚴格謹慎,成功概率降低,整體融資規模大減。”陳霄如是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下,房企融資渠道已經轉向以境內融資為主,有能力的房企需盡快調整融資團隊,嘗試在相關政策鼓勵的融資領域發力。
適應新周期下的融資模式
可喜的是,在供應鏈ABS融資、信用債以及并購融資方面,房地產行業融資迎來了新轉機。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今年上半年,供應鏈ABS融資規模為1443.7億元,占總融資規模的29.9%,較上年同期上升7.8個百分點。陳星表示,由此可見,持有型物業在行業下行階段,成為房企盤活資產、補充資金的重要手段,房企同時也能從多元化經營中收益。
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信用債發行規模為2518.0億元,同比下降24.2%,環比上升16.2%,是唯一環比出現正增長的融資渠道。從增速看,單月同比降幅有收窄趨勢,5月份甚至同比增長33.5%。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房地產信用債發行主體以央企、地方國企為主,占上半年發行總額的89%,受出險企業增多影響,民營房企的債券發行規模仍大幅下降。
除此之外,符合融資政策導向的債券發行規模攀升。比如,2022年上半年共有7家房企發行并購債融資91.2億元;在“雙碳”目標加持下,房企積極推動綠色建筑、綠色金融,上半年共發行綠色債融資63.8億元。同時,部分券商通過參與創設信用保護工具,協助民營房企打通公開市場融資渠道。5月份以來,龍湖集團、碧桂園、美的置業、新城控股(22.150, 0.00, 0.00%)、旭輝控股等被選定為示范民營房企,采用信用保護工具,分別成功發行信用債,實現融資39億元。
“房企過去以高杠桿撬動高速擴張的‘隱雷’尚未排完,7月份、8月份年內第二個償債高峰已至,房企信用債償債壓力仍較大。”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在抓住市場出現回暖趨勢之際加速推盤回籠資金之外,房企仍需在未出現債務違約之前積極適應新的融資環境,在政策鼓勵的相關領域,憑借自身業務及當下的信用評級去拓展融資。
“從融資渠道看,信用債將繼續保持發行韌性,成為非銀融資的最主要渠道;海外債、信托復蘇信號很弱,房企應當以保證債務償還、避免違約為主;有自持物業的房企可抓住商業地產ABS的發行窗口,通過盤活資產補充資金。”陳星表示,有能力的企業應當抓住當前不同渠道的窗口期,根據自身情況補充資金,盡快適應新周期下的融資模式。
陳星預計,隨著銷售端逐漸好轉,市場信心將逐漸回升,加上政策端對合理融資需求的支持,接下來融資環境將會好于上半年,但從政策端傳遞至房企端仍需要一定時間,并且行業分化態勢將會繼續深化,部分優質民營房企將率先獲得融資,而債務壓力大、現金流緊張的部分房企仍有債務違約風險。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北交所首例紀律處分來了!
- 下一篇:招商證券收證監會警示函 被指內部管理存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