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港交所 “國民零食”衛龍此番能否如愿?
被稱為“國民零食”的衛龍,再次踏上謀求港股上市之路。
6月27日晚間,據港交所披露,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龍”)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公司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45.410, 0.00, 0.00%)和瑞銀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12日,衛龍第一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同年11月12日,在上市材料即將失效的前一天,公司再次遞交港股上市申請。算上此次已經是公司第三次沖擊上市。衛龍能否最終如愿以償?
此前曾兩度遞交上市申請
1999年,衛龍成立于河南,經歷了20余年發展,如今已成為國內知名度極高的零食品牌。
盛名之下,衛龍的業績表現同樣引人注目。2019年至2021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33.85億元、41.20億元和4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8.19億元和8.2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分別為7.50億元、7.06億元和8.89億元。
如今,隨著規模擴大,公司對于未來發展也有了新的考量。招股書內容顯示,衛龍此次募集資金的目的包括,升級生產設施與供應鏈體系,以提高公司產能、倉儲管理和產品質量;用于投資或收購對于公司業務有協同作用的公司;進一步拓展銷售和經銷網絡;用于研發活動以及提升研發能力;推進業務數智化建設等。
但與品牌推廣的成功相比,衛龍的上市進程可謂坎坷。
2021年5月份,衛龍完成Pre-IPO輪融資。彼時,其受到多家明星投資機構的青睞。據悉,此輪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資本聯合領投,紅衫中國、騰訊等跟投。
此后,衛龍曾兩度沖擊港股上市未果,且招股書因未獲批而失效。
“當前港股市場上因為超期失效的事并不罕見。”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港股上市相對容易且靈活,超過6個月未獲批而失效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最近一段時間涉及招股失效的企業不止衛龍一家,上市失效并不等于上市失敗,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
六成收入來自辣條
公開資料顯示,衛龍的主營產品分為三大類,分別為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以及其他產品。其中最知名的品類當屬調味面制品,即知名度較高的衛龍辣條。
數據顯示,衛龍的調味面制品收入由2019年的24.75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26.90億元,并進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29.18億元。截至2021年底,調味面制品帶來的營業收入仍在公司營業總收入中占比60.8%。
此外,據招股書顯示,衛龍客戶主要是線上及線下經銷商,公司對線下經銷商的依存度較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收入中的92.6%、90.7%和88.5%均來自線下經銷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與超過1900家線下經銷商合作,經銷商銷售網絡覆蓋全國約69萬個零售終端。
“單一是目前公司最大的問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歸納為品類單一、渠道單一、場景單一、客戶單一和模式單一。在此情況下,資本市場對衛龍的關注度和追捧難以達到預期。未來公司可以通過走‘五多戰略’進行突圍,即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和多消費人群。在‘五多戰略’布局下,有望提升資本對公司的青睞度。”
目前來看,衛龍已經意識到單一產品所蘊含的風險,近年來,公司產品多元化趨勢明顯,調味面制品收入占比不斷下降,同時蔬菜制品收入占比逐步提升。數據顯示,衛龍調味面制品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73.1%下降至2021年的60.8%,蔬菜制品的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19.6%上漲至2021年的34.7%。
“衛龍能夠有這類很強的單品其實并不容易,這也是其很強的一個‘造血點’。公司目前在逐步進行擴品,有很強的單品做支撐,再加上較強的渠道張力,后面疊加新的品類,難度并不太大。”方正證券(6.800, 0.00, 0.00%)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