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以來市場生態發生六大積極變化
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徐明日前在第二十六屆(2022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北交所開市以來,運行總體平穩,市場效益不斷發揮,重大改革取得積極成果。市場生態發生六大積極變化,主要體現在法律地位明顯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市場結構更加完善等方面。
市場熱度不斷提高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交易。不足兩個月,北交所市場生態發生積極變化。
法律地位明顯提升。北交所開市后,精選層掛牌公司由非上市公司轉變為上市公司,這個轉變意味著其法律地位大幅提升,解決了前期困擾市場發展的一些重大關鍵性和制度性障礙。
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社保、險資入市制度性障礙迎刃而解。目前社保基金、QFII已入場投資,專業機構加速布局。
市場結構更加完善。北交所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市場定位更加清晰,預期更加明確。對內,北交所堅持與新三板創新型基礎層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對外,堅持與滬深交易所和區域性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打通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全鏈條、全市場體系。
市場功能明顯恢復。北交所開市以來,日均成交量較北交所設立之前的精選層增長3.04倍,整體年化換手率達434.26%;北交所投資者數量為475萬戶,且該數字仍在上漲中。
各方信心有效提振。據北交所調查,相關方對新三板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各類主體積極與北交所對接,加大業務投入與合作力度,參與市場建設,形成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合力。
市場熱度不斷提高。北交所開市后,交易活躍度提升,市場預期積極正面,市場主體獲得感增強,各方普遍對市場后續改革發展表達了積極預期,對長期資金入市、提升流動性舉措、新股后續供給等方面給予較高關注。
做好四個“堅持”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是資本市場一個重大的標志性事件。”在徐明看來,當前北交所處于規模建設、特色制度功能建設初期,良好的資本市場文化與投早、投小、投新生態需要持續穩固。
對于如何聚焦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徐明提出要做好四個“堅持”。
首先,堅持錯位發展,聚焦更早、更小、更新,充分體現市場包容性、精準性。要深刻認識到中小企業覆蓋全國各行各業,創新主體不僅包括制造業為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包括戰略新興創新能力比較突出的中小企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延伸的生產性服務企業,以及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的生活性服務企業。
其次,堅持一體發展,讓處于不同發展階段、擁有不同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各個市場層次找準位置,順暢、高效、遞進發展。
再次,堅持創新發展。北交所與新三板將在資本市場發展一般規律基礎上,加大制度、產品、工具創新力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精準性,持續構建工具豐富、機制多樣、兼顧市場效率和風險約束的融資并購制度體系,完善各有側重、機制多元的交易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和估值定價能力,構建北交所指數與產品體系,逐步打造創新型中小企業“晴雨表”。
最后,堅持協同發展。受制于企業規模、發展階段等因素,創新型中小企業獲得金融服務的能力較弱,因而要持續推動各方加大支持力度。例如,系統謀劃市場發展與國家重大戰略協同,拓寬市場發展政策空間,持續推動營造良好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掛牌上市氛圍,加大力度引入各類專業投資機構,持續完善券商制度,匯聚更多普惠金融政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