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到底是不是中國的納斯達克?
北交所是中國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時代精神的體現。與傳統生態相比,這個時代已經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資本市場的大門,已經隨著北交所的到來更加敞開,企業能夠實現過去無法實現的資本化融資;之后該如何成為具備長期成長價值的企業,是今天所有企業家都需要去思考的新命題。
01、北交所是不是中國的納斯達克
中國近一年來出現了多項政策調整,例如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整治教培行業,整治游戲文娛,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等等。
為什么出現這樣密集又強烈的調整?這背后是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運行到一個新階段的必然規律。
目前中國的人均GDP是1.1萬美元左右,而在二戰之后能夠突破人均12375美元門檻、成為高收入國家或經濟體的,全世界僅有十幾個;
大量的國家、經濟體再努力,再去追求生產要素發展、投資發展,使用“超常規”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最終都無法跨過這個門檻,無法進入高收入行列,也就是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的中國,已經站在了這個門檻前,實現發展的換擋升級已經是一種必然且緊迫的需求。
為什么很多國家跨不過去這個門檻呢?背后的根本就是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有沒有實現最底層的經濟發展動能的變革,或者說是驅動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發展的動能變革。
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曾講到,國家競爭力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代表了驅動經濟增長的底層動能的不同,即:生產要素導向階段(依靠資源或者廉價勞動力);投資導向階段(大規模產能擴張,政府主導);創新導向階段(激發市場微觀主體創新發展活力);財富導向階段(更加強調公平而非效率)。
二戰之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或經濟體的,毫不例外都走過了經濟底層發展動能由科技創新驅動的階段。
中國也不例外,也經歷過中低端制造業興起、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火熱的階段,所以下一步怎么走,已經十分清晰。不然中國為什么開設一個科創板呢?為什么又要打造一個北交所,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打造服務主陣地呢?這就是時代的必然、時代的選擇。
我們不妨也看看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也曾經面臨過跨越高收入門檻的問題。
為了實現由科技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轉型,美國曾經打造了一個戰略,就是科技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體”就是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為主體;一個“翼”就是產業端,就是舉世聞名的科技創新公司的沃土——硅谷,從此誕生了,當今的世界科技巨頭微軟、蘋果分別成立于1975年、1976年,都是在那個年代;
另一個“翼”就是融資端,就是今天的納斯達克,它誕生于1971年,為的就是幫助產業端的硅谷科技創新型公司實現融資發展,蘋果和微軟也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走進了納斯達克。在美國這一系列的科技創新配套舉措的助力下,美國人均GDP在1978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后來沒有絲毫阻礙,一路走高。
在復盤這些宏觀背景與邏輯后,能不能推斷北交所到底是不是中國的納斯達克呢?
我認為,北交所是不是納斯達克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北交所的價值是什么,以及企業到底應該如何去利用北交所帶來的機遇。
無論把北交所類比成什么樣的資本市場,我們都不要忘記它的初心和本質,讓它幫助企業實現融資,實現真正的價值成長,這才是核心,是最底層的邏輯。
北交所就算是納斯達克,也一定是1971年剛剛設立的納斯達克,是專門幫助硅谷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發展的納斯達克,絕對不是現在的納斯達克。
現在的納斯達克是怎樣的?一個數據可以作為參考,現在整個美股市場里,市值大于50億美元的企業的數量占比是27%,這27%的企業占整個美股市場的市值將近94%,還占到了近一年成交額的87%,也就是說,其他大量企業沒有流動性,沒有定價,沒有辦法實現融資。
現在的納斯達克到底好不好?有人覺得它好,因為它有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特斯拉,但是另一面,過去兩年間,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常常破發,上市也融不到資,那么它到底哪兒好?
歸根結底,我認為,北交所設立的目的,絕對不是讓企業白白去上市、融不到資金,無法實現發展,而一定會致力于提供普適性的價值,幫助眾多早期的“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融資發展,這是中國要實現科技創新轉型的必然。北交所的價值不言而喻,北交所的長期價值一定會大于短期價值。
02、北交所不重要,注冊制改革后的趨勢才重要
可以說,北交所的設立,只是中國資本市場這一輪大改革的一個點。這一輪大改革的本質是什么?是注冊制,理解注冊制比理解北交所要重要十倍、百倍。為什么這樣講?一定要弄清楚一個核心,就是資本市場注冊制到底是怎么回事?注冊制到底改了什么?
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第一個核心趨勢,是把企業上市標準從能不能賺錢改為了有沒有資金認可企業值錢,關注的是企業長期成長價值的預期。
過去的《證券法》當中,一個企業能不能上市,重點是看企業的盈利能力;新《證券法》則把“持續的盈利能力”改為了“持續的經營能力”,這也是一個企業能否實現IPO,能否實現融資發展的核心。
什么是持續的經營能力?就是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經營得越來越差肯定不能叫持續的經營能力。成長性靠什么判斷?運行注冊制的資本市場的上市門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科創板有5套上市標準,北交所有4套上市標準,其中會提到企業的市值。
市值是怎么來的?當然不是創始人、董事長拍腦門定下來的,而是市場中的投資機構真金白銀投出來的,認定企業值10個億、2個億,給出估值,買了新股,投進去資金,這樣企業才能夠得到估值,最終實現注冊、上市。
那么,投資機構為什么要投資?一定是今天投一個企業時,企業可能值2個億,而5年之后可能值10億、100億。投了一個企業,就代表它具備長期成長價值的預期,這和銀行貸款、間接融資是完全不同的邏輯。
所以,全面注冊制改革之下,新版《證券法》在上市標準上關注的就是企業的長期成長價值的預期。
過去在審批制、核準制下的《證券法》看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且是歷史盈利能力,這種邏輯必然造成整個資本市場的資產質量“參差不齊”,因為一些企業可能過去的利潤做得很好,但已經不具備成長性了,可能已經到了利潤的天花板、營收規模的天花板、市場規模的天花板了,未來會向下走。
隨著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信息披露更加完善、嚴格,這樣的企業可能就不再有得到資本市場青睞的機會了。
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另一個核心趨勢,是IPO的大門徹底打開了。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了30多年,上市公司數量只有4600多家,而中國市場的微觀主體有多少家?1.5億家。即使去掉其中1億左右的個體工商戶,也還有近5000萬家企業。5000萬家企業,4600多家上市公司,這是什么概念?中國有萬分之9999的企業和資本市場一點關系都沒有。
但是,資本市場的功能又是什么呢?當然是幫助企業實現融資發展,而且最應該幫助處于快速增長期的需要融資的優秀企業實現融資發展。這個功能在審批制、核準制的框架之下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的,但在注冊制改革之下,這個功能的缺失被補齊了。
2020年被稱作注冊制元年,科創板、創業板迎來了注冊制,之后每年上市公司可能都將維持在四、五百家,這就是證監會所強調的IPO常態化。
注冊制時代什么最重要?企業真實、完善信息披露之后的企業價值最重要。只要有資金認可企業值10個億,或者值北交所的最低門檻2個億,真金白銀投下去,只要企業實質的信息披露不存在違規和造假,接下去就是注冊成功,發行成功,上市成功,不管企業虧損不虧損,重點看的是企業的長期成長價值預期。
同時,IPO常態化,也必然帶來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資本價值分化,就像上文所述的美股市場的企業分化一樣,美股就是運行注冊制。為什么必然出現分化?核心原因在于IPO大門打開了,上市公司越來越多。
各個行業的優秀企業都可以尋求融資發展,那么資金會不會流向行業頭部呢?結果不言自明。長期來看,資金一定會抱團流向具備成為行業龍頭能力的公司,或者是具備高速增長能力、能夠成為潛在行業龍頭的公司。
面對這一趨勢,企業家只要記住一件事:IPO就是一輪融資,僅此而已。那種上市、套現的黃粱美夢沒有了,未來上市后再想躺平、睡大覺是不可能了,不然IPO很有可能就是企業市值的高光時刻了,企業價值可能一點點往下跌,變得越來越低。這是注冊制之下的必然,也將引發IPO大門打開后的另一個連鎖反應——退市的常態化。
2020年12月31日,號稱“史上最嚴退市制度”的退市新規落地。從此企業不努力,面臨的就是退市;已經有兩家公司因為交易類退市指標退市了,沒有退市整理期。
所以,經過全面注冊制改革,IPO大門打開,資本市場已經徹底變了,變得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我愿意稱之為“資本市場三十年未有之大變局”,北交所是大變局中很重要的一個點,而注冊制改革就是重點中的重點。
03、上市、融資不重要,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是人
注冊制改革推行了,IPO大門打開了,可是這些真的重要嗎?我認為這對企業來說不是最重要的,企業發展最重要的依舊是人才。
作為企業家、創始人,要永遠放在心里的有三件事:定戰略、找人才、找資金。我們調研了很多企業,發現這三件事在優秀的企業創始人的精力分配上,基本會有一個合理的占比。
對于企業家來說,企業經營當中至少50%的時間要拿出來定戰略,諸如未來一年企業干什么,和哪些客戶合作,供應鏈怎么實現高效升級,團隊如何實現新的進化,等等;
30%的時間要用來找人才,企業戰略定好了,是需要人來落地的,要找到人才來匹配短期、中期、長期戰略;
最后20%的時間要花在找資金上,要激勵團隊的優秀人才。三件事的時間、精力占比基本上是5:3:2,企業家真正把握好這樣的時間分配模型,企業通常就發展得很好。
我也見到過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漸漸地發展就停滯了。為什么呢?有時候可以看到,一些企業家天天在市場一線抓銷售,90%的精力都用在銷售上,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天花板就是企業家個人銷售能力的天花板,他已經不是創始人,而是一個銷售總監了。
換個場景,在技術研發型企業里,企業家如果天天在實驗室搞研發、抓設計,那也不算是創始人,而是科學家、CTO了。
我建議企業家把時間、精力進行合理分配,不妨試試50%的時間定戰略、30%的時間找人才。因為企業能不能發展,能不能實現價值成長,核心在于人,一切都是人干出來的。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企業家一定要為找到的人才給予匹配的價值,給他們資金,給他們股權。
企業的股權是怎么值錢的?一定是市場用真金白銀給出定價,企業才能變成一家真正值錢的公司,這個時候,企業的股權無論是用來從外部吸引人才,還是在內部進行股權激勵,都是行之有效的。
在過去的審批制、核準制的時代,資本市場真的和中小民企沒太大關系,但現在,強調創新、強調企業發展動能轉型、強調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期增長動能轉型的時代來臨了,資本市場大門已經徹底打開了,企業一定要去學習和理解股權性的資金、“直接性”的資金、資本市場的資金帶給企業什么價值。
要不要投資機構的錢?這不重要。有沒有投資機構愿意真金白銀地認定企業值錢?這很重要,因為這代表了企業長期成長價值的預期。
直白地解釋,就是一位企業家找了十家、二十家投資機構,跟他們溝通的結果都是“對不起,我不投”,這個答案意味著企業不具備長期價值成長的預期;
但如果一個知名投資機構,愿意拿出1000萬、1個億,真金白銀投給企業,認定企業未來會值1個億、10個億,企業家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對不起,我不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資本市場正在迎來大變局,相信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之下,看清方向并持之以赴的人,終能收獲自己的長期價值,也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長期價值。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