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待定”背后
接受IPO上會“大考”時,有的企業順利通過,有的則考試失敗;而還有一種情況,則是企業拿到了“待定”牌,即監管給出的“暫緩”意見。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科創板上會企業共229家,過會218家,過會率高達95.2%。在此之中,僅有7家企業被暫緩審議,可見其情況的特殊性。
那么,這些被暫緩的IPO企業有什么特點?又是出于什么原因,科創板上市委對這些企業舉棋不定?
十六家暫緩審議
截至目前,科創板共有16家企業IPO上會被暫緩審議,包括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秦川物聯”)、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前沿生物”)、蘇州晶云藥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云藥物”)、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匯川物聯”)等。
從擬募集資金來看,上述過半的企業擬募集資金在10億元以內。
有三家公司擬募集資金多于10億元。其中,前沿生物預計募集資金20.01億元,主要業務為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針對未滿足的重大臨床需求的創新藥;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和藥物”)擬募資31.5億元,主營業務為抗腫瘤創新藥物發現、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合光能”),擬募集資金30億元,主要業務覆蓋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
數據來源:同花順 IPO日報整理
主承銷商方面,所有被暫緩審議的公司均只與一家主承銷商合作。華泰聯合證券合作的公司最多,共3家,分別為晶云藥物、江蘇艾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迪藥業”)、天合光能;民生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分別與兩家公司合作,其余主承銷商均只與一家公司合作。
若按省份劃分,共有5家公司分布于江蘇省、4家公司位于廣東省、3家公司分布在上海,而北京、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的公司各一家。
原因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2021年修訂)》(下稱“《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中指出,被暫緩審議的公司,暫緩審議時間不超過二個月。
《管理辦法》指出,再次審議時仍由原委員審議,但發送會議材料和發出會議通知不受之前規定的時間限制(即五個工作日)。原委員無法參會的,應當向上交所提出書面申請,上交所按照委員抽選原則另行安排委員進行審議。對發行人的同一發行上市申請,只能暫緩審議一次。
“(科創板)上市委暫緩審議與(證監會)發審委暫緩表決機制一樣,(監管層)認為還有重要的問題沒有問詢或者回復清楚,而這個問題對于公司是不是能夠過會是非常重要的。”當問及IPO暫緩一事,一位投行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
細究暫緩審議的原因,IPO日報注意到,在IPO上會中,監管重點將關注放在“信息是否準確”、“進一步論述真實性”、“是否存在可持續性”等方面。
科創板首家被暫緩審議的企業系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旦張江”)。在2019年的IPO上會中,復旦張江被上交所質疑其2018年收到上海輝正支付的5000萬元的商業實質、會計處理的合規性、信息披露的準確性。
公司是否存在重大依賴行為、是否存在可持續性風險,也是上交所著重關注的問題。
北京華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卓精科”)在IPO上會時,被科創板上市委要求其說明光刻機雙工件臺業務產業化前景,如下游客戶未能按計劃實現產業化,光刻機雙工件臺業務是否存在可持續性風險;在技術研發方面,公司是否對清華大學構成重大依賴、是否具備持續的自主研發能力也遭到了科創板上市委的質疑。
此外,有多次被舉報“前科”的企業,也可能會被給予暫緩審議的決定。
例如,深圳漢弘數字印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弘數字”)在IPO上會過程中被指出遭多次舉報,上交所要求其結合與CET公司2019年多筆銷售合同的簽訂情況、銷售回款情況、最終客戶的經營情況,進一步說明其銷售業務的真實性。而漢弘數字在此之后主動撤回科創板的上市申請,系目前科創板唯一一家被暫緩審議后主動終止的企業。
能否過會?
一位業內人士對IPO日報表示,“出現暫緩審議后,企業盡快解決相關問題,完善申請材料,準備充分后,繼續申請上會即可。”
那么,這些被暫緩審議的企業,此后是否最終成功過會呢?
IPO日報整理后發現,被暫緩審議的16家公司中,共9家公司在之后的IPO上會中通過了審議,包括秦川物聯、前沿生物、復旦張江、艾迪藥業、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百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鼎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
同樣是再戰IPO,一些公司被暫緩審議后沖刺拿到了科創板的“入場券”,但有些公司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
記者注意到,二次審議未通過的公司僅匯川物聯一家。
在第一次上會時,上交所便對匯川物聯提出了四大疑點,其中除了涉及到匯川物聯關鍵財務人員銀行流水核查的不充分外,科創板上市委還認為其在物聯網行業的認定依據及理由存在不充分之處;專利與公司核心技術及主營業務的相關性,以及認定技術先進性的依據是否審慎、客觀;業務集中在福建省內,相關行業政策變化對持續經營的影響未明。
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匯川物聯在第二次上會中被否,是由于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但不同于以往公告,該公告對科創板上市委現場問詢問題未作詳細披露,相關一欄僅顯示“無”。
據悉,在匯川物聯IPO暫緩后的這一段時間,其真正的行業定位一直是決定其能否順利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有消息人士稱,公司在被上交所反復問詢后一度表示要將簡稱變更為“匯川科技”,這或讓監管認為其對自身定位存在不準確、不嚴謹等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會被否后不久,匯川物聯的審核狀態這一欄隨即變更為“終止”。
其他的5家公司目前仍在二次審議的門前徘徊,它們分別為晶云藥物、海和藥物、華卓精科、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它們是否能赴約二次審議,又是否能交出一份令科創板上市委滿意的答卷,還有待時間的見證。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