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熱潮會否席卷亞洲
“盡管截至目前,亞洲SPAC還不得不遠赴美國,而且只有其中極少數能找到目標公司進行de-SPAC交易,但隨著更多亞洲交易所有望為SPAC打開大門,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因此SPAC熱潮洶涌的當下正是亞洲行動起來的絕佳時機。”
在過去18個月左右的時間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一直是市場的熱門話題。那么,現在是亞洲地區的證券交易所允許SPAC上市的最佳時機嗎?亞洲地區的投資人是否應該抓住時機成為SPAC的發起人?
截至5月28日,絕大多數SPAC都通過或正計劃到美國上市,因為亞洲只有馬來西亞和韓國的證券交易所允許SPAC上市。
自2019年以來,SPAC上市的平均募資額已增至約3.2億美元,其中de-SPAC交易(即上市SPAC與收購標的的合并交易)的平均規模略低于9億美元。目前市場上有超過420家SPAC,這意味著可用于收購目標公司的資本超過1000億美元,且收購將在未來24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美國作為許多SPAC的唯一可選上市地,該市場已變得極其擁擠。這使收購方難以找到合適的目標公司。不過,這對于尚未開放SPAC上市的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和中國有利,因為亞洲許多優質的目標公司有潛質進行de-SPAC,通過合并上市。
但就在亞洲地區的交易所開始公開表現出對SPAC上市方式的興趣之際,美國SPAC市場的增長似乎正在放緩。很明顯,市場面臨顯著下行壓力。但這是小幅降溫還是全面回調,仍有待觀察。
追蹤在美上市SPAC的表現的IPOX SPAC指數較2021年2月中旬的峰值下跌了約23%。跟蹤2017年以來新上市SPAC表現的Indxx SPAC & NextGen IPO指數在2月中旬見頂后,下跌約28%。CNBC SPAC指數的表現同樣疲軟,下跌約20%。
我們認為,市場并非發出信號暗示近期SPAC的熱潮已經結束,而是在近期的一輪熱潮中稍作喘息。支撐SPAC募資活動升溫的基本條件仍然存在:流動性、較高的波動性、機構投資者的充裕資金、快速的高科技創新發展以及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的越發重視。
在允許SPAC上市的兩個亞洲市場,韓國和馬來西亞,過往表現喜憂參半 。自2009年以來,韓國有199家SPAC進行IPO,其中196家在科斯達克上市。在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市場上市的其余三家公司最終都未能找到收購目標,最終被迫解散。而馬來西亞已經有5家SPAC上市,其中兩家成功找到收購目標,并成為全面運營的公司。其余三家分別由于沒有收購目標、股東未批準或監管部門未批準而進行了清算。
因此,亞太區其他交易所對于SPAC保持謹慎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們已經看到了轉機。
今年稍早,新加坡交易所發布了一份征求意見稿,評估了允許SPAC在新加坡上市的可能性。同樣,印度尼西亞和日本也在考慮自己的方案。澳大利亞的交易所目前采取更為謹慎的做法,近幾個月來與市場參與者舉行了一系列非正式討論。
亞洲的交易所為迎接SPAC研究新規則的同時也要關注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如何在公司合并時和合并之后保障投資者的權益。由于SPAC的特殊屬性,投資者往往對上市實體開展的業務知之甚少,只能寄望于目標公司管理層有能力實現往往偏高的預期,因此必須完全根據SPAC贊助人過往投資的業績進行投資。 美國通過包括訴訟手段在內的保護機制為投資者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確保投資者的資本高度安全,SPAC很有可能會在亞洲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和監管。
盡管截至目前,亞洲SPAC還不得不遠赴美國,而且只有其中極少數能找到目標公司進行de-SPAC交易,但隨著更多亞洲交易所有望為SPAC打開大門,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因此SPAC熱潮洶涌的當下正是亞洲行動起來的絕佳時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