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新帥首次公開亮相 稱香港“始終擁有獨特地位”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Alejandro NicolasAguzin)履新后的首次公開演講,備受外界關注。
歐冠升在5月25日舉行的LME亞洲年會上表示:“在香港工作的這九年,可以說是我個人職業生涯中最開心的一段經歷。現在我感到更加榮幸,能夠擔任亞洲金融市場核心交易所的行政總裁。”
歐冠升出生于阿根廷,在全球工作已超過30年,曾先后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紐約和香港的摩根大通擔任不同職位,加入港交所之前擔任摩根大通國際私人銀行部主管。
歐冠升指出:“在推動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方面,香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香港交易所是亞洲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后全球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持續發展進程中,香港交易所將繼續扮演關鍵角色。香港交易所將繼續滿足市場龐大的資金需求,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匯聚創新理念及推動可持續發展。”
香港一直都是連接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梁。從最初的“把握內地機遇”,到“建立市場聯通”,再到“連接中國與世界”。歐冠升強調:“香港仍然是極具競爭力及吸引力的國際金融中心,今年更于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位列第四,比去年上升一位。這反映出香港的強大韌性,以及靈活應變、不斷創新的能力,在全球市場和經濟中始終擁有獨特的地位。”
首位非華裔行政總裁
港交所于今年2月9日宣布,委任歐冠升為集團行政總裁,接任去年宣布離職的李小加。他的任期自2021年5月24日起,為期3年,任期至2024年5月23日。
根據港交所公告,歐冠升的基本年薪為1000萬港元(約128萬美元),此外還可依其表現領取花紅(績效獎金)及港交所股份等獎勵。
港交所稱,上述報酬待遇乃經考慮集團行政總裁一職的責任輕重及所需經驗才干,并參照環球金融業內相若職位所獲酬金而厘定。
歐冠升的薪酬水平超過港交所前三任行政總裁。李小加擔任港交所行政總裁長達10年,他獲聘時年薪為720萬港元,后來提升至900萬港元。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李小加年薪達931.5萬港元。除基本薪酬之外,李小加2020年獲得的現金花紅為8070萬港元,其2020年在港交所總收入為1.2億港元。
歐冠升成為港交所自2000年合并及上市以來第四任行政總裁,也是首位非華裔行政總裁。他早在1990年加入摩根大通,過去30年在該行不同業務及地域出任多個領導職務,包括在2015年至2019年出任亞太區投資銀行部主管,以及2005年至2012年擔任摩根大通拉丁美洲首席執行官。歐冠升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理學士學位,已在香港工作了9年。
李小加被公認為香港資本市場的“改革者”,任內港交所最大改革包括接受同股不同權、放寬港股市場作為二次上市渠道限制。
在掌舵港交所的十年內,李小加交出了一份驕人的成績單。他帶領港交所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推出滬深港通、債券通,大刀闊斧地推出新股改革,迎來了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上市。
港交所5月初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38.4億港元,同比大漲70%,創季度新高。期內,港交所的主要業務均顯示出了極強的韌性。今年一季度,香港IPO集資額達1366億港元,是去年同期的逾9倍,按集資額計算位列全球第三,其中,95%來自新經濟及生物科技公司。
同期,來自滬深港通的收入達到7.37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82%。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為1270億元,同比大增63%,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610億港元,同比飆升181%。債券通交易量及投資者數目均大幅增加,第一季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增至250億元,同比上升31%。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港股現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同比激增86%至2240億港元,期貨及期權平均每日成交量同比增加9%。
大力拓展商品業務
自2012年斥資18億英鎊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后,港交所近年來一直積極拓展商品期貨業務。實現了業務整合、建設新的LME Clear、改革倉儲制度等重要舉措,希望實現將這個平臺與龐大的中國商品市場對接的初衷。
然而,歷經十年,港交所的商品業務仍未進入“收成期”,還未成為集團主要的收入貢獻來源。從收入結構來看,今年第一季度港交所商品收入為3.61億港元,占集團同期收入的比重僅為6%。相比之下,現貨、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后業務的收入占比則分別為31%、17%及38%。
財報顯示,LME今年第一季度的收費交易金屬合約平均每日成交量減少21%,令LME的交易費同比減少 17%。同時,由于農歷新年假期關系,行業客戶的交易活動受到季節性的短暫影響,因此同期QME(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平臺的現貨交易量較上一季有所降低,但總成交金額達18億元人民幣,為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香港雖然非傳統的大宗商品交易或投資樞紐,但其大宗商品市場正在逐步發展,在業內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歐冠升表示。
據悉,LME 現在有五名中資會員,已有過百個中國金屬品牌可以在 LME 交收。他坦言:“LME的中資會員及客戶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中國及其金屬市場對LME的全球金屬價格有重要的影響力。”
眾所周知, 中國的大宗商品消費額過去20年來大幅增加,目前已是所有精煉基本金屬的單一最大消費國,占全球消費額的45%至57%。中國亦是全球所有精煉基本金屬的最大生產國,占全球產量的35%至55%。
歐冠升表示:“隨著制造業、消費和基建設施逐漸恢復正常,大宗商品(尤其是基本金屬)的需求亦會回升。這從全球商品價格的走勢已可見一斑。而亞洲在中國的帶領下,將會走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下一發展階段的前沿。”
因此,港交所近年來亦在積極布局內地的商品業務。2018年在內地建立的現貨交易平臺QME后,港交所在今年第一季度入股廣州期貨交易所(廣期所),成為廣期所的少數股東。這亦使港交所成為首個獲準入股中國內地期貨交易所的境外機構。
“香港交易所在大宗商品市場擁有獨特的優勢,既有在岸市場,也有離岸市場。既可提供現貨交易,也可提供期貨交易,只要利用好這項優勢,我們就可以迎來更多發展良機。”他說道。
歐冠升并表示,“未來LME、QME聯動,再加上香港交易所連接東西方的優勢,相信我們在大宗商品行業今后的發展中可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