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計劃流出 “黯淡”極星重發光?
在銷量在華掉隊、發展慢半拍情況下,極星(Polestar)以一則IPO傳聞重回輿論視野。3月31日,有消息稱,極星擬啟動IPO進程,計劃赴港或赴美上市。作為吉利與沃爾沃聯合打造的電動汽車品牌,極星誕生便自帶光環。雖然在歐洲多地銷量壓過對手,但在股東方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極星的表現卻難言樂觀。在此背景下,登陸資本市場能給極星帶來多大幫助,極星又能否講出新故事,正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赴美與赴港
3月31日,有消息稱,極星正考慮包括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內的上市方案,尋求在美國或者中國香港上市。對于該消息,極星中國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
不過不管消息真假與否,極星早已到了該為自己綢繆的時候。
資料顯示,極星為一家瑞典公司,早在1996年便與沃爾沃汽車在賽車運動領域展開合作,成為后者的“御用改裝廠”。2015年,極星被吉利旗下沃爾沃汽車全資收購,成為全新、獨立的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認為,目前資本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板塊火熱,極星背靠吉利和沃爾沃,又主攻電動汽車領域,依托該風口,上市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不過,目前極星的業績并不理想,此時上市企業估值可能會受到影響。
極星更適合去美股還是去港股?目前看來,國內已經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上市地點均為美股。金融市場專家董翔表示,單純從融資角度看,極星更適合在美股上市,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使得大量資金流入股市,近一年來大量美股企業(特別是科技類企業)的市值普遍走高。
而赴港上市的話,對于極星并非不可以,但可能會與母公司的重組計劃產生沖突。極星母公司為沃爾沃,去年沃爾沃曾發布公告稱,籌劃與吉利汽車進行業務重組,重組后的資產將納入吉利汽車港股上市公司,整合后的新集團將保持沃爾沃、吉利、領克和極星等品牌的獨立。
小眾與主流
無論赴港還是赴美上市,極星都需要讓投資者看到其發展潛力。作為一家新興電動汽車企業,極星一開始選擇切入極為小眾的百萬元級高性能車市場。2017年10月,極星亮相首款車型Polestar 1(配置|詢價),該車為一款高性能電驅混合動力GT轎跑,每年限量發售500輛,銷售價格高達145萬元,2019年底啟動交付。
“先通過高端車型樹立品牌形象,再推出走量車型開拓市場,這是被特斯拉等車企印證過的行之有效的產品路線。然而,Polestar 1既沒有幫助極星獲得銷量,也沒有提高極星品牌的知名度。”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張翔認為,Polestar 1之所以未能提高品牌知名度,重要原因在于極星的營銷投入不夠。此前,為樹立高性能品牌形象,蔚來投重金參加國際電動方程式比賽;為提高曝光率,蔚來、小鵬在車展等大型活動上也投入巨大,而極星此類動作并不多。
2019年3月,在Polestar 1尚未交付時,極星又推出面向主流市場的Polestar 2(配置|詢價),該車定位豪華純電中型車,對標特斯拉入門級轎車Model 3(配置|詢價),官方指導價為29.8萬-41.8萬元,遠低于Polestar 1。
不僅Polestar 1難言成功,Polestar 2也有些尷尬。在宋清輝看來,極星的產品路線風險較大,Polestar 2并未繼續布局高端性能車市場,而是選擇下調價格門檻,殺入30萬元以下主流家轎市場。由于Polestar 1并不成功,Polestar 2推出后,未來極星再想回頭布局更高端的市場,會更為艱難。
海外與中國
去年下半年以來,極星在歐洲多地的銷量超過對手Model 3,但中國市場的發展狀況卻不理想。在張翔看來,這也是極星適合赴美股上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吉利對極星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給予的支持力度并不小。極星汽車量產工作由位于中國浙江臺州的路橋工廠負責,該工廠由吉利投資,沃爾沃負責運營。
不過,去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曾在私下場合表示,極星聲量太小,在營銷和傳播上應該多向吉利學習。
李書福表態后,去年極星高層人事出現多輪調整。3月2日,極星宣布,來自大眾集團(中國)的營銷老將高竑將接替吳震皓擔任極星中國區總裁。4月,沃爾沃大中華區銷售公司市場副總裁車艷華調任極星,負責其中國區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工作,直接向高竑匯報。
盡管采取中國本地建廠、招攬外部人才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但極星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仍不溫不火。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示,去年特斯拉Model 3在華銷量達13.74萬輛,摘得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冠軍。而有報道援引中汽中心數據稱,去年極星上險量累計僅365輛,排名豪華品牌上險量排行榜末尾。
張翔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極為激烈,而極星在渠道、營銷等方面不能適應競爭需求,因此導致銷量不佳。目前,體驗店是新興電動品牌吸引用戶的關鍵觸點,而極星線下體驗店數量太少,覆蓋面有限。另外,其他造車新勢力普遍注重營造社群,斥巨資開展很多線下活動來聚攏品牌粉絲,而極星則缺少這方面的努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