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從美國退市,回到國內上市?
據媒體報道,自去年11月份以來,已有7家中概股公司通過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近幾年,中概股回歸成了流行詞,但也爭議不斷:支持的說優質公司給國人帶來成長紅利,反對的說是在給A股抽血。
中概股為什么要去美國上市?
要搞清楚退市回歸的原因,就得明白當初為啥要遠赴美國上市。
首先則是盈利不達標,目前A股對于IPO企業的凈利潤、股本、營收等都作出了硬性規定(根據A股IPO要求,對于主板和中小板而言,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整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千萬元;創業板需要連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千萬元。),白紙黑字寫著,不行就是不行。然而不少像京東這種未盈利但潛力巨大的企業則被拒絕IPO;
其次是國內IPO核準制過于嚴格,且效率低下,不等個2,3年你都不敢說是在排隊IPO,但企業等不起,每天的成本都擺在那里,互聯網企業更是要搶在黃金期擴張業務,然而這些等待最終等來的還不一定是100%,綜合性價比來說,寧可赴美上市;
再者,像一些存在VIE和股權結構問題的企業,也同樣會被拒絕在A股IPO的大門之外。
那么,這些中概股現在又想退市回歸的原因,是因為上述因素和環境已經不再適合在美融資。
中概股為什么要回歸?
1、政策紅利。這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此前阿里由于股權問題赴港上市被拒,陸港兩地證監會意識到了制度的弊端,港府則率先放寬同股不同權制度,吸引新興優質企業赴港上市。國內的話,對于CDR回歸、獨角獸回歸也都頒布了相關綠色通道政策,此前深交所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8-2020)》,擬將加快吸引一批優質企業進入深交所。而這也是有助于讓國內投資市場趨于理性和盡量消除異常波動的。
2、A股的更高估值。相同的公司在不同的市場,估值水平有很大差別,然而現狀是不少在美國上市的優質公司估值很低,而A股的大把垃圾股,股價卻蹭蹭蹭往上漲。此外,由于A股某些行業的上市公司稀缺性,導致其估值歧高。而不少中概股正好可以填充A股的行業空白,并成為“稀缺品”。
3、美國市場再融資難。所謂再融資,就是在已經上市后,通過定增等方式持續融資的過程。美國市場更加理性,因此一些業務不明確、有道德風險的上市公司是很難獲得市場認可的,所以也不可能得到再融資機會。然而國內的再融資條件相對寬松,有這么好的圈錢方式,干嘛不早點回來呢?
4、防止核心優質企業被錯殺。這算是最根本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國外都有成熟的做空機制,一些涉嫌財務造假的中概股,如綠諾科技、中國高速頻道等都會遭到以渾水為代表的做空機構狙擊。這本來對于凈化投資環境來說是好事,但這會讓市場對于整個中概股板塊的擔憂,從而導致不少無辜的中概股被錯殺,股價下跌,市值縮水。
另外,國內出臺政策加快中概股回歸,也是為了保護我國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公司不被惡意做空,從而掌握企業的話語權和控制權。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