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香港證券市場你了解多少?
香港的證券交易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在1891年香港就誕生了第一家正式的交易所,很多內地的投資者對于香港證券市場不甚了解,下面為大家科普關于香港證券市場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各位投資者有所幫助。
香港由于歷史原因,長時間被英國統治,因此其證券市場的發展建設也更加接近于歐美的制度。按市值計算,香港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集團之一。香港交易所經營證券和衍生產品以及相關的交易及結算服務,上市證券品種豐富,包括現貨、期貨和期權交易等市場,也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前線監管機構。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還包括全資控股的世界首屈一指的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Metal Exchange,LME)。投資者通過港股通交易的證券是在香港交易所旗下聯交所上市的證券。
香港證券公司分類:
香港證券公司主要可以分為5類,分別是華資券商、中資券商、美資券商、英資券商、日資券商。新鴻基證券、申銀萬國證券、興業證券、南華證券、君益證券、時富證券、海裕證券和道亨證券以及艾德證券是華資券商的代表,它們數量眾多,實力不俗,在聯交所擁有的交易席位也多。其中還有多達200多家的個人經紀商。它們是香港證券市場的“地頭蛇”。以興業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為代表的中資券商,在香港證券市場業務呈快速上升的態勢。以美林證券、高盛證券、摩根斯坦利、所羅門兄弟、雷曼兄弟和JP摩根等券商為代表,是近十多年來在香港證券市場崛起的一股強大力量。他們挾美國投資銀行強大的資本、人才和經營理念等構成的綜合競爭實力,攜帶巨額國際游資闖入香港證券市場,迅速占領較大的市場份額,一舉成為市場上替換英資券商而登臺主唱的 “主角”,成為香港證券市場各種交易品種無所不在的主要市場力量。以獲多利證券、渣打證券、匯豐證券、ING霸菱證券、怡富證券、華寶證券、兆富證券、和升證券、摩根建富以及柏克萊等為首的英資券商,是一批多年來在亞太及香港證券市場上大名鼎鼎的經營證券經紀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的綜合性券商。隨著香港回歸及市場競爭的加劇,英資券商日薄西山,逐步退出香港證券市場。曾經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呼風喚雨的日資券商,以野村證券、山一證券、大和證券等為代表。
香港證券市場的特點:
1.香港股市與內地股市相比,香港市場更加成熟和規范。香港股市建立于1866年,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香港是小型開放的自由經濟體系,擁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體制,同時具備高度嚴格、規范的監管法律體系,明顯強于其他市場,有效地保護了廣大投資者及中小股民的權益。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憧憬下,資金正源源不斷流入香港股市。
2.考慮到香港發展內需拉動優勢明顯,2007年回歸十周年紀念,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景象,香港作為內地投資反映的晴雨表,H股和A股相比,預期上升空間更大。能經過香港聯交所批準上市的公司,更是一些內地資質非常好的公司,相對內地股市的上市公司,投資風險系數更低。
3.香港股市是一個開放的國際金融市場,投資者不僅僅可以買賣香港股市的所有股票,還有香港市場的債券、基金、認股權證和其他衍生工具;在香港以外的市場不僅包括深圳B股、上海B股市場,還可以投資新加坡、倫敦、紐約及納斯達克等其他海外市場。香港證監會中國事務資深副總裁孫杰表示,上海、深圳與香港三大證券市場都是中國來之不易的寶貴資源,它們遙相呼應、發揮協同效應,正在形成色彩斑斕的中國大金融體系,共同打造亞洲時區的世界級金融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提高中國大金融體系的整體國際競爭力。由于香港與內地的獨特政治、經濟和監管合作關系,在人民幣資本賬戶還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為緩解高額外匯儲備及對人民幣造成的壓力,提供一個可控的離岸市場的緩沖區,進而為中央政府宏觀調控及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服務。同時,避免直接面對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作為內地投資者的國際投資平臺之一,香港還可以在如下方面協助內地。
以上就是關于香港證券市場的一些相關知識,香港股市其實值得是我們持續關注,隨著滬港通、港股通、陸港通資金的涌入,國內資金的話語權將會越來越大,未來將有更多不一樣的驚喜等待著我們去挖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