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16個月:精選層掛牌公司達50家
截至2月25日,距離2019年10月25日證監會“官宣”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正式啟動剛好滿16個月。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常春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啟動起來,市場流動性水平不斷提升,融資功能不斷強化,市場生態不斷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
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新三板改革成效已經顯現。市場發生了結構性變化,以推出精選層為抓手,建立了內部多層次市場板塊,并匹配差異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交易制度、合格投資者制度等,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新三板市場投融資功能。
新三板掛牌公司7981家
掛牌公司數量方面,據全國股轉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25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為9184家,包括創新層677家、基礎層8507家;截至2021年2月2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為7981家,包括精選層50家、創新層1105家、基礎層6825家。“綜合數據來看,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掛牌公司數量減少1203家。其中,精選層從0家到50家,創新層增加428家,基礎層凈減少1682家”,謝彩表示,可見,此輪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后,市場出現掛牌公司數量減少,但掛牌公司結構更加優化,精選層和創新層掛牌公司占比加大,基礎層掛牌公司占比從93%降至86%。
融資方面,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后,符合條件的公司完成公開發行后,進入精選層掛牌,并實施連續競價交易。新三板市場在定向增發基礎上增加了公開發行融資方式。據東方財富(32.780, 0.13, 0.40%)Choice數據整理,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新三板市場共完成969次發行,融資金額達454.4億元。其中,有50家精選層公司順利完成公開發行,融資金額達125.7億元,占比28%,新三板市場實現了公開發行融資從0元到百億元的突破。
投資者方面,據全國股轉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新三板市場合格投資者賬戶數達165.82萬戶,包括機構投資者5.74萬戶,個人投資者160.08萬戶。合格投資者數量是2019年底的7.12倍。謝彩認為,“通過降低合格投資者門檻,引入公募基金,明確QFII、RQFII投資掛牌股票的具體安排,讓新三板市場投資者群體迅速擴大,也為市場引入了更多的源頭活水。”據全國股轉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末16只公募基金可投資精選層,其中7只新設公募基金已參與精選層,累計募集115.78億元,有效認購23.64萬戶;精選層股票全年平均上漲73.21%,晉層前存量股東累計浮盈超200億元,跨層次投資的財富效應顯現。
市場流動性方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啟動日(2019年10月25日)至2021年2月23日,新三板市場日均成交金額5.2億元,較深化改革前(2019年1月1日至10月25日)日均成交金額3.2億元,提升62.5%。同時,市場換手率較改革前有所提升,市場活躍度提升明顯。
“自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市場發生諸多積極變化”,常春林認為,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水平穩步提升,市場指數穩步提高,投資者信心持續增強,市場交易情況不斷好轉。第二,市場融資功能不斷強化。第三,新三板精選層落地,轉板上市機制建立,實現了多層次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打通了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天花板”。預計首家轉板上市公司或于年內通過審核并上市交易,今年精選層企業掛牌數量還將不斷增加。第四,投資者數量和結構進一步優化,專業投資者隊伍得到擴大。第五,QFII、RQFII投資新三板掛牌股票進入實操階段,配合混合交易、融資融券等制度,將為新三板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流動性和吸引力有待提高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證監會近一個月內已至少兩次提到“深化新三板改革”。在2月22日召開的北京市金融工作座談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1月28日召開的2021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提出,“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
談及此輪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謝彩表示,此輪改革,重構新三板市場板塊結構、交易結構、以及投資者結構,讓內部形成“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多層次市場板塊,并且建立轉板上市制度,符合條件的精選層掛牌公司可轉板至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讓新三板市場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陣地,為中小企業構建一條資本市場成長和發展通路,同時起到了培育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發揮了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作用。
在常春林看來,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和吸引力仍有待提高,新三板市場改革創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深化、不斷完善的過程。新三板作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重要平臺,將圍繞著全面深改,持續探索以進一步增強對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的服務能力,提升自主創新水平,助力轉型升級。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