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或打響2021年赴港上市第一槍,明星企業(yè)為何青睞港交所?
嗶哩嗶哩 - ( ゜- ゜)つロ 干杯~
這句話,已經不僅是用戶對于“小破站”的祝福,也成了投資者們對B站近一年來股價表現的肯定。
在首屆跨年晚會后,2020年1月2日,B站股價上漲12.51%,由此開啟了B站股價“節(jié)節(jié)攀升”的一年;2020年全年,B站股價累計漲幅達360.37%。
盡管外界對剛剛過去的2021年B站跨年晚會略有爭議,但不改其成功破圈的事實,B站從不滿足于成為一個小眾平臺。攜破圈之勢,B站或開啟二次上市之旅。
1月5日,據CNBC報道,嗶哩嗶哩正在為在香港第二次上市做準備,該次IPO可能籌集超過20億美元的資金,高于去年的預期。
時代財經向嗶哩嗶哩方求證,截至發(fā)稿未有回應,據相關媒體報道,對于赴港二次上市傳聞,嗶哩嗶哩方面表示不予置評。不過,香港盈立證券區(qū)域經理朱辰飛告訴時代財經,據其了解,嗶哩嗶哩赴港二次上市消息屬實,融資額為20億美元。
破圈一年 B站股價漲超300%
年輕仍然是B站的重要標簽。
據B站透露,2020年8月,其月活用戶突破2億。三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B站月活用戶同比增長54%,為1.97億;其中,移動端月活用戶同比增長61%,為1.84億。日活用戶5300萬,實現了42%的同比增長。
B站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陳睿表示,“我們的用戶畫像并沒有明顯變化,用戶的平均年齡仍然是在21歲左右,新增用戶的平均年齡是在20歲左右,用戶的城鄉(xiāng)分布比較平均,差不多有50%是來自于三線以及以下的城市。”
盡管自身年輕屬性不變,但如何在增加新用戶和保持本來的社區(qū)屬性之間達到平衡,成了B站新的發(fā)展問題。眾口難調,這也是B站2021年跨年晚會被質疑不如去年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B站的成本也在不斷擴大。據B站最新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B站三季度營收達3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凈虧損為11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171%。這個虧損額已經接近愛奇藝,然而后者的營收是B站的2倍以上。
廣發(fā)證券曾發(fā)布報告分析稱,B站面臨UP主體系金字塔化、流動性不足和商業(yè)激勵不足三點問題,而用戶規(guī)模的超預期增長和商業(yè)化體系的搭建是當前破局的重要抓手。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B站代表著未來不斷壯大的消費群體,雖然短期內虧損不斷擴大,但只要能夠不斷投入,牢牢掌握這個逐漸成為主力的群體,B站的長期發(fā)展仍然充滿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B站不僅試水了自制綜藝《說唱新世代》,還上線了自制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上述內容均收獲不錯反響,曾登上多個平臺熱度第一。
但發(fā)力自制內容的商業(yè)模式與愛奇藝、騰訊視頻趨同,而且成本非常高,面對行業(yè)的挑戰(zhàn)與巨頭的競爭,體量較小的B站是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沈萌表示,B站到香港上市是為了在目前業(yè)績數據較好的情況下,以較低成本募集資金應對未來的競爭,也能夠更貼近了解自己的投資者和主要市場。
企業(yè)爭相赴港上市
而此次B站被傳赴港二次上市,也是中概股回流大潮的縮影。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條例,允許內地企業(yè)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交所掛牌,同時開放了同股不同權的限制。阿里巴巴成功二次赴港IPO后,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熱情亦被點燃。
2020年,中概股掀起回歸潮,網易、京東、新東方等9家公司紛紛回香港二次上市,共籌集資金約170億美元,占港交所全年融資總額34%。
對于赴港IPO潮的原因,沈萌表示,香港上市的門檻更低,流程更簡單,符合部分時間成本高的企業(yè)盡早登陸資本市場的需求。港股屬于國際資本市場的一部分,投資者多樣性和流動性更明顯,同時也更貼近理解自己的投資者和主要市場。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受美國針對中概股新金融監(jiān)管政策的影響,以及國外投資者對企業(yè)在中國經營業(yè)務不熟悉,中概股難以獲得合理估值等原因,或有更多中概股加快香港二次上市步伐。
時代財經制圖
B站赴港二次上市或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第一槍。據時代財經統(tǒng)計,目前有包括百度、滴滴、快手、抖音、知乎等明星企業(yè)傳出赴港上市消息。德勤中國預計,2021年會有逾10家美國上市中概股在香港第二次上市,其中包括騰訊音樂和百度。
互聯(lián)網分析師于斌曾告訴時代財經,港股上市條例放開后,市場更加多元化,其本身在滿足企業(yè)與國際市場對接方面也更占優(yōu)勢,加之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取得巨大成功,樹立了標桿,自然也吸引了更多互聯(lián)網企業(yè)選擇香港首次或二次IPO。
港交所IPO募資額創(chuàng)十年新高
中概股赴港潮不僅讓企業(yè)估值更高,也讓港交所受益良多。
2020年12月31日,港交所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172家公司赴港上市,比去年的183家有所下降。但港交所預計,2020年IPO募資額有可能創(chuàng)下2010年以來新高。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香港市場2020年的IPO融資總額達到468.8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二,有望創(chuàng)2010年以來新高。
事實上,過去11年,港交所曾7次榮膺全球IPO募資額桂冠。尹騰指出,在中概股赴港潮的助力下,港交所已經成功由地區(qū)交易所轉型為世界領先的全球性交易所,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沈萌表示,中概股赴港潮提高了港交所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影響力,也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本地的金融機構也在大潮中獲益良多,香港盈立證券區(qū)域經理朱辰飛曾告訴時代財經,“香港券商行業(yè)如雨后春筍,誕生了很多好的互聯(lián)網券商企業(yè)。”得益于港交所的快速發(fā)展,其所在的企業(yè)一年半時間里客戶增長超10萬,交易額超過百億港幣,并且已經在上海開設分部,進一步拓展金融業(yè)務。
盡管A股逐步全面推行注冊制,但朱辰飛認為,內地的優(yōu)秀企業(yè)尋求香港上市,這個趨勢還是沒有減弱。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赴港IPO潮是由企業(yè)發(fā)展需求和港交所政策改革共同促成的,需要結合產業(yè)發(fā)展和交易所政策來考慮。新的有上市需求的企業(yè)會選擇高效、靈活、有利的上市地,而交易所也會在此過程中繼續(xù)改革創(chuàng)新,從而使雙方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