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號募資百億成科創板巨無霸 研發投入卻偏低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通號5月31日完成科創板第三輪問詢,涉及房地產業務、人員獨立、發行人部分項目回款、發行人PPP項目收益率及發行人類BT業務5個問題,是僅有的完成第三輪問詢的14家公司之一。
科創板正式上線的腳步越來越近,各家公司也在摩拳擦掌秀財技。截至6月3日,科創板受理企業117家,其中已問詢96家,中止4家。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于4月16日成為科創板第15批受理企業,從時間和批次來看都不靠前,而今已完成三輪問詢,一方面反映其上市進程之快,另一方面昭示監管層對其尤為關注。
科創板巨無霸
中國通號聞名科創板,源于其天價的融資——105億元。放眼科創板,絕大部分公司募資額不過10億,優刻得募資47.48億為第二高,尚不及中國通號的一半。
105億的募資額什么概念?放在整個A股市場來看,滬深兩市3600多家上市公司能排到第36名,即募資額超99%A股公司。
科創板設定個人投資者門檻為證券賬戶資產不少于50萬元且交易經驗不少于2年,以此看,整個A股市場只有約300萬名科創板合格投資者。每名投資者若以50萬資金入場,整個科創板規模約在1.5萬億,中國通號一家將占科創板的1/150。
毫無疑問,中國通號是科創板募資額的巨無霸。
遠不止如此,中國通號在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上面也當仁不讓排第一。招股書顯示,2018年中國通號營業收入400.13億元,同比增幅15.69%,較排名第二的傳音科技的226.46億元超出76%;2018年公司錄得凈利潤34.08億元,同比增長5.8%。
中國通號還是港股轉A股的典范,其已于2015年8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03969HK”,當前市值在450億港元。
(科創板上市標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有鑒于此,中國通號選擇的上市標準四:預計市值不低于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按照科創板市場標準的設定,標準一難度最小,越往后難度越大,足見中國通號底氣十足。
軌交控制系統排頭兵
通號集團是中國通號第一大股東,持有其75.14%股份,而通號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事實上也賦予中國通號央企成分。
作為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通號主要提供設計集成、設備制造和系統交付三大塊業務,特別在高鐵和城交領域堪稱一絕。
中國通號先后參與京津城際、京滬高鐵、武廣高鐵、哈大高鐵等國內全部重大高鐵項目建設,還曾參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20個城市100余條地鐵項目建設,正在參與印尼雅萬高鐵、中泰鐵路、匈塞鐵路、莫斯科—喀山高鐵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鐵項目建設并取得積極進展。
截至2018年末,中國通號在高鐵控制系統核心產品及服務所覆蓋的總中標里程居世界第一,按照國內高速鐵路控制系統集成項目累計中標里程統計,其中標里程覆蓋率超過60%。
中國通號客戶不乏國資背景,譬如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等。由于這些客戶簽單項目金額通常比較龐大,導致中國通號一定程度對大客戶的依賴。
2016-2018年,中國通號前五大客戶收入分別占營業收入的57.90%、46.76%和39.29%。正如招股書明示,失去一個主要客戶可能會對公司的主營業績造成影響。
手握百億現金再募資之謎
外界一直有一個迷惑:中國通號賬面明明有108億元現金,為啥還要到科創板融資105億?
誠然,2018年年末中國通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108.08億元,但需看到其現金保有量呈逐年遞減趨勢,表現為由2016年的141.9億元減少近24%至當前數值。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常年為負且數值逐步擴大是主要原因。2016-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9.4億元、-8.9億元和-15.9億元。
從募資用途來看,中國通號預計用46億元約44%用于先進及職能技術研發項目,包括先進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及關鍵技術研究、軌道交通智能綜合運維系統及技術研究等;25億元約24%投入到先進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的建設,主要是長沙產業園(一期)項目;另分別有3億元和31億元用于信息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C叔看來,這和房地產企業一個道理:多數房地產企業現金量完全可以償付部分負債,但其寧愿損失利息占款成本而等待新的投資機會。中國通號身處建設周期長,回款周期也長的軌交領域,保留充足的現金是可以理解的。
研發投入不足
與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不同,科創板放寬了業績準入門檻,而對研發能力則更為重視。這就意味著研發能力彪悍的公司即使虧損也能獲得門票,但研發能力不佳的公司則與其無緣。
盡管中國通號宣稱其旗下多家控股子公司被認證為高新技術企業且在資格有效期內,同時西安鐵路信號有限公司還是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企業。但總的來看,中國通號的研發投入還是太雞肋。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中國通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3%、3.41%和3.45%,表現相對平穩。還需注意的是,該項研發投入是費用化及資本化后的加總,一定程度拔高了其研發比例。
雖說上述比例一直高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的3%紅線,但與其他申報企業相比,完全沒啥優勢。有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100家受理企業近3年累計科研投入占比平均為11%,最高為56%。
可能也是意識到自身研發投入的不足,中國通號本次募資的大頭用于研發,也算是一種補救措施。
較低的研發比例表明中國通號已步入成熟期,這跟科創板定位于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且符合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及具科技型、創新型特征的中小和初創型企業相悖。怪不得有人戲稱:中國通號應該去上主板,而不是科創板。
國外市場尚處初期
中國通號還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國外市場業務占比太過狹小,走出去實在太難。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中國通號海外市場營收分別為7.2億元、7.88億元和5.37億元,占同年總收入比例分別為2.42%、2.28%和1.34%,海外市場有進一步萎縮的跡象。
客觀地來說,中國通號業績表現足以與眾多A股上市公司媲美,但研發投入或是科創板的掣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