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拼車準備香港上市?這個白撿的順風車霸主究竟能夠走多遠?
最近一段時間,著名互聯網網約車出行公司嘀嗒拼車傳出了準備香港上市的消息,一時間讓這個順風車霸主再次走到了大眾的眼前,這個曾經白撿順風車霸主的嘀嗒出行又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那么還是那個問題,如今可能要準備上市的嘀嗒出行到底還能走多遠呢?
01
一、被傳上市的嘀嗒出行?
近日,根據證券日報的報道,有消息傳出,中國第二大移動出行平臺嘀嗒出行考慮在香港進行5億美元IPO。嘀嗒出行就此對媒體回應稱,針對這則信息不予評論,沒有相關信息可以披露。嘀嗒出行為何在此時被傳出擬上市的消息?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其對資金非??是?,還有聲音則認為是投資人想退出。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其表示“我們不做評論”。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以順風車業務起家,在2017年10月進入出租車市場后,形成了順風車、出租車兩大業務板塊。說起嘀嗒出行相信很多人都會和網約車市場的第一霸主滴滴有點傻傻分不清的感覺,不過相比于滴滴專車、快車、順風車、出租車、共享單車一個不拉的市場布局,嘀嗒出行的市場就明顯小的多了,嘀嗒出行的業務非常簡單,可以說就是兩個順風車和出租車,結果就是這么一個不起眼的業務簡單的嘀嗒,目前已經做到了順風車市場和出租車揚招數字化市場的第一名。
根據嘀嗒出行六周年成績匯報信披露,截至今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的整體注冊用戶數已突破1.8億,注冊車主數突破1900萬,認證通過車主超過1000萬;累計注冊出租車司機數量超過190萬,累計認證通過出租車司機數量超80萬。
然而就是這兩個不起眼的業務,去年9月嘀嗒出行就突然宣布實現了總體盈利,這讓一直以來都不怎么賺錢的網約車市場看的一臉懵圈,不過說實在的,嘀嗒出行這個順風車霸主卻是撿來的,順風車是嘀嗒的起家業務,嘀嗒上線時的APP名稱就是嘀嗒拼車,不過一直以來中國的順風車市場都是滴滴的天下,然而2018年滴滴因為兩起惡性事件被迫全面下線順風車, 借助這個市場機會,嘀嗒出行可謂是立馬迎風而上,迅速接手了滴滴留下的空白市場,一舉成為了中國順風車的老大。
艾媒咨詢機構預計,2020年,中國順風車用戶規模將達2.49億人,順風車需求會長期存在且日漸增多。據公安部統計數據,截至去年底,中國私家車保有量約為2.07億輛,每天至少有60%的車輛會上路,平均每輛車有3.5個座位是空的,以往返兩個行程算,就意味著每天有7億個空座在路上跑。
也正是如此,嘀嗒出行雖然面對著巨頭的競爭卻拿下了兩個相對細分的市場,也成為了其拿下市場第二把交椅的最終依仗。
02
二、嘀嗒出行到底能夠走多遠?
說實在,嘀嗒出行上市倒是一件不讓人意外的事情,我們仔細研究嘀嗒出行的融資就會發現,嘀嗒出行2017年3月1日完成了D輪融資,投資方為蔚來資本,但具體金額未披露,從2014年成立至今,嘀嗒出行累計融資額超過了1.3億美元,投資方還包括崇德投資、摯信資本、IDG資本、易車等。
也就是說整整3年的時間,嘀嗒出行都沒有再進行公開的融資,在這個海量燒錢的市場上,嘀嗒出行可謂是一個奇葩,不過這也就注定了嘀嗒出行對于融資的需要,無論是發展業務的需要,還是之前投資人要退出的需要,都讓嘀嗒出行的上市成為了一個最好的選項,所以對于嘀嗒的上市傳言我們并不意外,但是想要討論的問題是,嘀嗒出行到底能夠走多遠?
首先,嘀嗒出行的商業模式屬于難賺錢的辛苦模式。一直以來,市場對于網約車的商業模式其實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爭論,這是因為在這個商業模式之中,無論是美國的巨頭Uber、lyft,還是國內的滴滴、嘀嗒,實際上其本身業務模式都是共享經濟模式,共享經濟模式屬于一種標準的市場正外部性模式,這就是對于大多數人和市場本身來說,正外部性模式都是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模式,能夠有效地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成功地復用社會閑置資源,從而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正如同其他共享經濟模式的問題一樣,正外部性模式,往往卻是內部的難盈利模式,因為信息服務平臺不可能零成本,那么高的社會資源調配成本,這讓任何一個共享經濟平臺都陷入了一個長期的市場盈利不確定的狀態,所以共享經濟平臺難賺錢可能的確是共性問題。而嘀嗒出行的模式卻是比難賺錢更難一步的模式,這就是兩大垂直市場順風車和出租車,順風車市場本身管理難度大、游走在法律的邊緣,再加上市場的參與方良莠不齊,所以業務發展難度極大,此前根據公開市場的信息顯示,嘀嗒出行的出租車業務并不賺錢,順風車定價比滴滴順風車低20%,每單只收一兩元錢的信息服務費。平臺上1200萬司機,平均一天只接1.3單。所以,這樣的業務模式注定了嘀嗒出行即使盈利賺的也是辛苦錢,屬于那種很難做的很大的商業模式。
其次,嘀嗒出行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嘀嗒出行來說,這個市場霸主的地位其實來的有些運氣成分,誰也沒想到友商會連續兩次出現黑天鵝事件,從而白送了嘀嗒一個市場第一的寶座,在2018年友商順風車安全事故后,嘀嗒月活一度翻番,在三個季度里月活增長135%,《中國經營報》甚至直言,在友商“順風車下架的一年中,嘀嗒的順風車單量直接翻了10倍”。
眾所周知,在互聯網市場上得位不正往往就意味著其本身的市場地位也處于不易穩固的狀態,雖然說順風車出行這種出行方式有一定的用戶粘性和使用習慣成分,但是由于進入門檻極低,所以市場上幾乎各家網約車平臺甚至于共享單車平臺只要有點規模了都要進軍順風車。如今的市場可謂是群雄逐鹿,不僅老牌霸主滴滴又重新回到了市場,高德、哈啰也是紛紛進軍,還有大大小小的其他市場參與方,市場的紛爭其實依然存在,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嘀嗒出行能夠守住多少市場份額,最終能否推動市場集中度向自己靠攏還是有非常多的未知數。
第三,嘀嗒的出租車模式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嘀嗒出行除了順風車之外,還有出租車市場,只是出租車市場大家其實都非常熟悉,各地出租車各種服務體驗差、拒載等已經是見慣不慣的話題了,各大平臺對于出租車其實都采取了一個拉攏的策略,我們看到嘀嗒在這方面一開頭是不收費,從去年宣布盈利之后,我們觀察到嘀嗒的市場立刻就出現了反復,因為有傳言說嘀嗒要向出租車司機收取信息服務費,一下子引發了出租車司機的強烈反彈,也成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事件,所以未來如果嘀嗒還想在出租車上盈利的話,不確定性的問題還是相當多的。
整體上來說,嘀嗒上市其實并不會有什么問題,不盈利的Uber、lyft都上市了,盈利的嘀嗒想要上市不難,難的是當前小而美的嘀嗒出行模式在經歷了資本市場的洗禮之后還能走多遠,能不能再堅守住自己的初心了,這才是嘀嗒最大的問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