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收單機構擬科創板IPO!中國銀聯為控股股東
中國最大收單機構擬登陸科創板!
9月1日,上海證監局官網公告顯示,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聯商務”)正在接受輔導備案,今后擬登陸科創板,輔導機構是中金公司。
最大收單機構擬登陸科創板
從9月1日上海證監局官網最新公告看,2020年8月,中金公司與銀聯商務簽訂了《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對象)與中金公司(作為輔導機構)關于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與上市之輔導協議》。參與輔導的律所還有北京金杜、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華振。
銀聯商務是首批獲得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支付機構,也是人民銀行確定的21家重點支付機構之一,支付牌照包括: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預付卡受理。
官方數據顯示,銀聯商務2019年受理各類交易127.3億筆、15萬億,798.4萬家特約商戶,日均交易接近3500萬筆,每秒峰值交易1.6萬筆,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支付服務機構之一。
相比已上市的同業機構,匯付天下、拉卡拉(38.430, -0.33, -0.85%)、移卡科技(樂刷母公司)2019年收單交易量分別是2.2萬億、3.25萬億、1.5萬億,足見銀聯商務的體量之大。尼爾森在2018年度亞太地區、全球收單機構排名表中統計,銀聯商務在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位居第1位,在全球收單機構排名位居第8位。
銀聯商務方面稱,截至今年5月末,銀聯商務已在全國除臺灣以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設立機構,設有48家一級分支機構、覆蓋所有二級城市的305家二級分支機構、以及978家三級分支機構,縣鄉覆蓋率近100%,全轄員工超萬人,服務的特約商戶覆蓋百貨商超、餐飲酒店、航空旅游、財稅金融、電商物流、保健醫療等多個行業。
近年來,在業務上,銀聯商務不止于收單,還拓展多類業務。大致來看,其業務類型主要分四大類:
支付。主營業務是傳統支付業務、移動支付業務、互聯網支付業務。以及圍繞支付業務的營銷增值服務方面,有銀商“全民惠”提供優惠驗證及清算服務的電子營銷平臺,商戶營銷小程序,滿足卡券核銷和商品庫存管理等服務的智能終端應用等。此外,還有自助終端方面,有自助零售終端、助農終端以及智能收款終端。
金融服務,理財業務方面,有B2B普惠金融服務平臺(企業存款理財產品)天天富、中金委貸產品和現金周轉產品悅融益;在融資業務上,有富融資、中金全民購、中金商e融,以及中金同盛商業保理。此外,其還持有數家小額貸款公司。銀聯商務官網顯示,截至今年8月初,天天富平臺的“小天額”商戶經營貸產品累計放款突破10億大關,覆蓋近10000戶商戶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短缺問題。
支付專業相關的技術和大數據業務。比如,大數據與信息服務方面,基于支付數據,為政府、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量身提供包括智庫分析、智能化風控、實名認證、商業智能等多元化解決方案;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商務開放平臺,ERP及綜合收銀服務等。此外,還有CFCA,包含全球可信數字證書體系、電子合同解決方案,以及金融科技產品認證。
金融科技服務上,有與百度云共建的金融云(公有云)解決方案,IT系統托管及容災服務,支付+的視覺AI業務。
中國銀聯是控股股東
從輔導報告來看,銀聯商務已于8月27日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輔導期已從8月末開始。
銀聯商務官成立于2002年,總部設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在股權關系上,銀聯商務公司無實際控制人。天眼查股權信息顯示,銀聯商務在2002年成立以來已完成超過10輪融資。
從披露材料看,銀聯商務持股5%以上的股東有: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聯銀創投”,持有股權55.54%)、北京光際尚嘉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光際尚嘉”,持有股權9.34%)、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98%)、珠海橫琴鼎建華新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鼎建華新”,持股5.5%) 。
這之中,銀聯商務的控股股東聯銀創投隸屬于中國銀聯,此外中國銀聯還持有銀聯商務4.14%的股權;光際尚嘉則是由“光大控股”聯合構“IDG資本”共同成立的產業基金,曾在2016年10月斥資約20億元戰略投資銀聯商務,為第二大股東并擁有董事席位。除此之外,銀聯商務還有多個上市公司背景的產業基金股東方。
公開信息顯示,在高管團隊方面,銀聯商務創始人、董事長為田林,副總裁為謝群松。國內支付領域的資深領軍人物,如通聯支付原董事長、匯付天下董事長兼CEO均有深厚“銀聯淵源”。
2018年12月底,銀聯商務867萬股股份(占總股本0.31%)在上海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轉讓底價7150萬元。如果按此計算,彼時,銀聯商務估值約為230億元。相比之下,截至9月2日盤后,拉卡拉最新市值310億元,在港股上市的匯付天下、移卡市值分別為36.2億港元、245億港元。
支付科技公司上市潮來了?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支付科技公司主體活躍在資本市場。除了匯付天下、拉卡拉先后上市,核心團隊來自騰訊財付通的深圳移卡科技(“樂刷”母公司)也在今年登陸港交所募資拓展新業務。目前,還有漫道金服(寶付母公司)在A股排隊。
我國三方支付行業可分為賬戶側與收單側兩類。正如光大證券(24.580, 1.66, 7.24%)研報指出,當前,賬戶側以支付寶、微信等為代表,主要承擔類銀行卡的功能,留存用戶資金并進行用戶側資金結算; 收單側以銀聯商務、拉卡拉為代表,負責商戶側收單、結算等業務。
“斷直連”后,支付市場形成了央行統一監管下,商戶——支付公司/銀行-銀聯 /網聯——基礎支持供應商多方交互的格局。2019年1月完成備付金100%上交后,資金的清算模式從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卡行”轉變成“商戶——收單機構——銀聯/網聯——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網聯——發卡行”的模式。
相比在賬戶側格局已定——微信與支付寶作為傳統支付行業巨頭,在 C 端牢牢把握優勢。收單側整體規模呈增長趨勢,但增長速度下降,B端市場分散化帶來了收單側三方支付機構多元分立格局。
“產業鏈交叉增多,支付機構競爭激烈。”為業內共識的是,當前國內C端支付基本已被支付寶、財付通、銀聯三方瓜分,面向B端支付尚未形成寡頭競爭局面,市場集中度不高,“未來,支付機構能否以金融科技賦能、實現商戶綜合解決方案的定制化,將成為支付競逐B端的關鍵點。”
東興證券(13.560, 0.07, 0.52%)計算機行業分析師林瑾璐認為,在備付金集中存管、“斷直連”、支付牌照收緊、反洗錢規范等政策推動執行下,“支付機構失去了備付金利息、部分隱性收入和銀行費率優惠,同時通道成本提高、支付機構利潤變薄。”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支付公司業績表現明顯分化。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變化是,從剛剛披露的支付機構半年報來看,相比傳統的支付主營業務,支付金融、金融科技、SaaS和跨境等新興業務呈現了逆勢高增長。
拉卡拉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06億元、同比增長0.38%,但期間金融科技業務實現收入1.99億元、同比增長474%;去年底收購的大樹保險經紀公司實現保費規模4.3億元,保險經紀費收入9105萬元,較2019年全年分別提升了2.2倍、1.7倍。相比之下,在主營的支付業務上,報告期內,拉卡拉收單交易金額達1.74萬億元,同比增長8.24%。
匯付天下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1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8464萬元,相比傳統支付業務,其上半年SaaS服務完成交易量1108億元、同比增長45%;跨境與國際業務完成支付交易量304億元、同比增長46%;這方面的營業收入2083.6萬元、同比增長20%;毛利1132.2萬元、同比增長15%。
“相比美國支付服務商Square的1%的平均利潤率,我國第三方支付收單機構利潤僅在 0.1%~0.2%之間,仍然具有強大的潛力。”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第三方支付公司將直接受益于“小店經濟”發展。,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收單機構科技投入占比較低,預計今后三年,支付+SaaS市場仍將實現約30%的復合增長率,同時跨境支付及國際市場業務利潤較高,仍將有較大發展空間。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