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追逐納斯達克,路還有多遠?
7月27日上午,新三板精選層正式設立并開市交易。
啟動儀式規格頗高——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為精選層敲鐘開市——足見高層對創建新三板精選層之重視。
根據掛牌信息,32家企業均為依托新三板市場成長壯大起來的優質中小企業,主要來自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療保健等新經濟領域,財務狀況良好。
但投資者對再開新市似乎并不買賬。截至收盤,精選層首批32家掛牌交易企業股票中,10只個股上漲,N同享上漲55.4%;22只個股飄綠,N建邦下跌21%,跌幅居前。超過20%換手率的有8家,流動性較差。
好在市場方仍顯淡定。
據《證券時報》報道,全國股轉公司相關負責人日前就曾表示,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破發,“綜合來看,初步預計首日開板情況應該還不錯,但不排除可能出現破發,這在美股、港股都是常見的情況。”
不必過分看重破發,那么,高層、監管層看重的是什么?
精選層設立后,我國新三板“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的多層次結構正式形成。
分層為何如此重要?
新三板分層,簡而言之,是旨在優化市場結構,針對不同質地企業,根據不同標準,放入不同層次市場,按照不同的規則進行交易,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特征企業的融資需求。
理想的情況下,分層將帶來市場利好。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便于選擇投資標的;市場亦能吸引大批優質創新企業掛牌。分在頂層的優質企業,股票交易將相對而言比較活躍;而分在底層的企業股票則交易額較少。
分層之妙,除了有理想的邏輯推論支持,更有眼見為實。美國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就是通過將市場分為三層管理,實現在相對短時間內逆襲成功。
而長期以來,新三板,一直被萬眾寄望。
納斯達克也要經歷“蛻皮”才能“一飛沖天”
交易市場分層,并非納斯達克獨創,國際主流的證券交易市場幾乎都在內部設立了多層次市場結構。
但納斯達克的分層管理被認為是最成功的。分層之前,納斯達克也經歷過不受主流優質公司、投資者認可,沒有成交量,流動性差等困境;分層后,納斯達克躋身為可與紐交所分庭抗禮的重要交易市場。
2006年至今,納斯達克將交易市場分為三層: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納斯達克全球市場(NasdaqGlobal Market),納斯達克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 Market)。
歷史上,納斯達克共經歷兩次分層。
納斯達克始建于1971年。初創之時,起點遠低于新三板。它僅是個電子報價系統,并不提供交易系統。
初始階段,納斯達克不為優質公司認可,掛牌公司質地不佳,幾乎沒有成交量、流動性差。
1975年,納斯達克創設了其第一套掛牌標準。這套掛牌標準成功將納斯達克與其他OTC市場區別開,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場外交易所。
1980年,蘋果公司登陸納斯達克,造就了4位年輕的億萬富翁。巨大的財富效應讓納斯達克成為“億萬富翁的溫床”,納斯達克開始逆襲之路。
1982年,納斯達克進行第一次分層,分為納斯達克全國市場和納斯達克常規市場。它設置了一套更高的標準,將部分規模大、交易活躍的股票強制劃入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不滿足全國市場標準的企業則進入納斯達克常規市場(1992年,常規市場被更名為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
此后,納斯達克開始狂飆突進。納斯達克全國市場首批收入40只股票。到了1983年,全國市場已有682只股票掛牌。1990年,掛牌公司達2587家。
有賴于IT公司、互聯網科技股狂潮的紅利,納斯達克快速發展。
1986年微軟掛牌,1997年亞馬遜掛牌,2004年谷歌掛牌。同時,它也吸引了一大批因國內證券市場門檻較高而上市無門的中國公司,網易、搜狐、攜程紛至沓來。
眾多明星公司的登陸將納斯達克的聲望推向高峰,也讓市場對納斯達克再次分層的唿聲越來越高。
2006年2月,納斯達克正式取得交易所牌照,從場外市場變為場內交易所。
隨后,2006年7月,納斯達克再次分層,分為三個層次: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針對全球范圍內大型市值公司,制定嚴格的各類上市標準;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即原來的“納斯克達全國市場”)針對中型市值公司,需滿足較嚴格的財務指標、流動性標準及公司治理標準等;以及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即原來的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針對市值較小公司,上市標準相對較低。
分層之后,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數量一直維持在3000家左右,有增有減,保持相對穩定的均衡狀態。
據納斯達克2018年年報,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納斯達克共有3058家上市公司,其中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1418家,納斯達克全球市場852家,納斯達克資本市場788家。納斯達克的整體結構呈倒金字塔型。
從它的第一次分層到1999年期間,納斯達克在全美市場的占有率飆升到54%,一舉超越紐交所。從第二次分層后至今(2020年7月24日),納斯達克的總市值已超18萬億美元。
監管層希望精選層在交易上有所突破
眼見納斯達克珠玉在前,就不難理解,從監管層到投資者,對新三板設立精選層所保有的期待。
2013年新三板開市以來,超過萬家中小企業相繼掛牌,但因新三板融資交易功能亟待改善、流動性大大不足,新三板的市場吸引力下滑,改革迫在眉睫。
2016年5月27日,新三板市場分層制度宣布推出。自2016年6月27日起,新三板正式對掛牌公司實施分層管理,設立創新層和基礎層。但創新層設立后,在交易上仍沒有大突破,投資者的普遍感受是分層并未有太大作用。
在此背景下,2019年10月,證監會啟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重點推進優化發行融資制度、完善市場分層等五項改革措施。隨后,各項業務細則陸續出臺。
如,按照相關制度規則,新三板精選層企業質地優于創新層,而投資者門檻則低于創新層、基礎層,將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等投資者門檻分別降低到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且允許公募基金投資。
精選層的基礎制度與基礎層、創新層交易制度差異較大,與滬深交易所市場更為相似,采用連續競價交易方式,區別于基礎層、創新層(可采取做市交易或集合競價交易),與滬深市場接軌。在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方面也提出同等要求。
監管層希望此次新設的精選層在交易上有所突破。
在開市之前,市場情緒較為樂觀。自2019年底本輪改革實施以來,新三板市場已經收獲了顯著的改革紅利。
市場表現上,首先,市場融資功能逐步恢復,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共實現股票融資106.29億元,環比上升17.43%。其次,交易制度改革推升了市場活躍度,今年上半年,三板做市、三板成指分別上漲21.92%、8.14%,市場日均成交、盤中日均成交額,分別較改革實施前提升29.76%、157.71%。再者,新三板初步形成了階梯型的投資者結構,截至7月17日,可以交易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的投資者數量分別為56.62萬戶、72.06萬戶、151.75萬戶。
但精選層首日表現,告誡這份樂觀仍需謹慎。監管方應該也認識到了問題所在,并未過度樂觀。
在精選層啟動儀式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證監會將著眼于構建中國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進一步推進注冊制、交易結算等基礎制度改革,創新融資產品和工具,做精做細精選層,統籌推進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協同發展,強化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不斷提升新三板市場的輻射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則表示,本次新三板改革措施的全面實施只是起點,將以錯位發展、具有特色為原則,持續新三板改革創新,使改革效應得到更好的釋放。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