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邁向“中國納斯達克”
110家公司發行上市,累計籌資額1274億元,總市值1.71萬億元,日均交易額156億元,上市股票漲跌幅中位數111.25%,兩融日均余額86億元——科創板開板一年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如今,這個中國資本市場最小的“孩子”正在釋放著自己的活力,讓科創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進入到一個換擋升級的新周期。昨天的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以“科創板一周年”為主題,與會嘉賓紛紛從長期視角探討深化改革的措施,推動這片試驗田以“中國納斯達克”為目標,邁向成熟市場。
改革關鍵詞一
吸引中長期投資者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表示,從制度供給的角度看,科創板目前亟待解決的短板問題,根據國際最佳實踐中獲得的有效經驗,就是要鼓勵引導長期投資者參與。
總體上看,A股市場上的長期投資還遠遠不足。首先是中長期資金不足;其次是中長期資金未進行長期投資,沒有在資金來源、投資策略、持倉周期、績效考核等方面體現出長期性特征,交易行為短期化,波段式操作比較多,總體表現出短期方向型交易者的行為特點。
黃紅元表示,平衡的投資者結構對于科創板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在投資者結構平衡、合理的前提下,資金參與規模的增長才能提供可持續、高質量的融資功能和持續的良好投資機會。中國市場并不缺少資金,但缺少真正做長期投資的“長錢”。
科創板正在積極探索引入真正的中長期資金進行長期投資。比如,推動改善投資者結構,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一定的適當性門檻,既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客觀上也有利于促進個人投資者成為中長期投資者,把短錢匯聚成長錢。
科創板也要讓機構投資者更好發揮作用。科創板網上網下發行的基本比例是2∶8,回撥后最多可變成4∶6;開板初期網下部分不低于50%優先向六類中長期資金配售。科創板自律委倡議,對獲配售的中長期資金隨機抽取10%并鎖定6個月,促使其以長期投資策略指導定價投資。
科創板還要優化大股東、IPO前的老股東減持“批發+零售”機制,探索有效應對減持問題的市場化路徑。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老股東今后可以采用向中長期資金網下詢價、配售等新的減持方式,為長期投資者留下業務接口。
黃紅元透露,上交所將配合證監會積極研究推出鼓勵、吸引中長期投資者的制度。條件具備后,擬通過自愿安排或承諾等方式,對真正采取長期策略的機構投資者建立公開備案名單,使其在發行詢價、定價、配售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獲得更多機會,并自愿承擔長期投資的相應責任,推動市場投資者結構逐步趨于合理。
他表示:“歡迎更多中長期資金參與科創板并進行長期投資,成為特定意義上的長期投資者,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并分享其長期發展的紅利,推動市場流動性、波動性、平穩度與市場功能相匹配。”
改革關鍵詞二
上市審核更精準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科創板的上市審核時間從平均65天減少到47天。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已邁進“2.0”階段,審核問詢更精準、更高效、更務實、更協同,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會感覺更有底。
“這兩個版本在審核理念上一致,但在具體做法上有一些差異。”他進一步說明,第一,問詢更精準,突出重大性、針對性,重點關注影響投資者判斷的一些關鍵問題,避免前期類似于題海戰術的免責式問詢,問題設置上盡量做到減量、提質、增效;第二,更高效。隨著審核能力的提升以及中介機構的經驗積累,整個審核過程更加高效;第三,更務實。嚴格圍繞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把關,不在明確的條件之外設立新的關口、提高門檻;第四,更協同。積極回應中介機構職業水平的提升,優化審核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幫助發行人、中介機構理解監管機構的一些想法,提高中介機構的回復質量。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杰表示:“速度加快并不是質量下降,而是交易所問詢更精準了,中介機構回答得更清晰了,企業提交的初次審核材料比原來質量更高了。其實是大家對于以信息披露為中心這一點的把握更準確了。這是方方面面努力的結果,相信會成為常態。”
記者了解到,除了平均審核時間大幅縮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數字,即考核題目的數字從原來的47.4道減少到目前的30.2道。減少這些題目能否真正審核出一家好公司?
對此,周杰也給出了直接回應,鑒于科創板的重大性和有效性原則,有些不影響投資者決策、不涉及到風險的問題就未必反復問,這真正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中介機構特別是券商在項目立項時也要把好入口關。項目本身質量高,那么,被問的題目自然就會少”。
優刻得公司董事長季昕華則站在上市公司的視角對科創板審核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要專業,問題要問得精準;二是要以披露為主,把問題講清楚就不會再問第二個問題。”他還特別強調了一點:“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要求披露大客戶、成本和售價,這對于企業來說確實有點壓力,期待3.0版、4.0版能逐步推進這方面的改革。”
改革關鍵詞三
培育偉大科創企業
從目前情況看,科創板包容性明顯提高,上市標準與納斯達克、港交所等國際領先交易所相似,對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導流和產業扶持作用初步顯現。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明確,未盈利、紅籌、不同投票權架構等過往只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都已在科創板“破冰”落地。
據周杰介紹,海通證券過去一年緊跟注冊制改革的進程,儲備、申報、掛牌了一批優質科創板企業,其中也包括未盈利企業,這些企業在原有規則體系下是難以利用國內資本市場平臺的,可以說,海通和海通科創板客戶也都是本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有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優刻得是科創板同股不同權的第一股,季昕華認為:“科創板改革穩步推進,每一項改革都建立在前期制度安排先行的基礎上,示范性個案中企業與監管的充分溝通和嚴謹審核,對于未來的制度改革都是有借鑒意義的。對于投資者而言,科創板吸引了更多原先受限于制度而遠赴境外上市的企業,可以選擇的優質企業增多,這樣又進而吸引更多企業回歸國內上市。”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維默認為,中國有了科創板之后,明星企業可以更早進入公開市場,獲得更多更好的融資,在增強自身韌性的同時實施擴張項目。科創板的設立,加快了科創企業首次公開募股的步伐,能更好體現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科創企業的估值更加看重預期利潤,而不是過去的盈利能力。科創板、金融開放改革、證券法改革,都在增加新的偉大創新公司獲得融資和知名度的可能性。
“科創板的核心有兩個目標,一是推動科創企業上市,更好服務科創企業,推動中國的科技創新事業;另一個是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劉逖告訴記者,科創板在投資者適當性和交易制度方面進行了若干創新嘗試,從開市近一年的情況看,這些機制加速了市場均衡價格的形成,顯著減少了大幅異常波動現象,提升了定價效率。下一步,科創板將繼續朝著培育偉大科創企業、優化關鍵制度的方向,實現打造“中國納斯達克”、率先邁入成熟市場的目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