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找人四處出擊 滴滴IPO前的最后一戰
滴滴又將推出什么新業務?
這是如今互聯網圈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過去一段時間,滴滴先后試水跑腿、貨運、社區團購等業務,和出行相關的,不太相關的業務,滴滴都在嘗試。滴滴正通過這樣的方式重回舞臺中心,也在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滴滴又開始將戰斗提到了第一位。
滴滴不得不戰,即便它在網約車市場依舊一家獨大。
據CNNIC數據,截至今年3月,我國已有140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了經營許可,全國合法網約車駕駛員已達150多萬人,高德、美團打車、嘀嗒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都在分食著網約車市場。對滴滴來說,不進則退。
更重要的是,在行業經常并列而論的TMD組合(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滴滴出行)中,滴滴經歷過最殘酷的戰爭,擁有最復雜的股權結構,面臨著最嚴峻的監管,遭遇過最大的輿論危機,同時,也是三家中估值/市值最低的一家。
過去8年,滴滴經歷過加速起飛時帶來的快感,也品嘗過失重后帶來的痛苦,如今,滴滴正在重回軌道,它要再次證明自己依然是一家戰斗力十足的公司。
這場戰爭,不僅可以幫滴滴鞏固出行市場頭把交椅的位置,還可以為其在IPO時,謀得議價優勢。如今,戰斗的發令槍已在滴滴內部打響。
進擊中的滴滴
出擊,再出擊,在主動或被動修煉內功3年后,滴滴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滴滴現在正瘋狂招人”,一位滴滴員工向Tech星球坦言。
“壓力很大,別問,問就是0188”,一位滴滴員工感嘆。
今年3月25日,滴滴發布全員信,定下未來三年“0188”的戰略目標,即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今年普調10%,而且晉升沒有卡,基本上提名了,都晉升了。”一位滴滴員工表示,“過去一年,滴滴一方面說自己現金流充足,一方面年終獎減半,普調才5%。”
它要講一個新的故事:日均訂單1億,這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數字。目前,滴滴日訂單量尚未達到5000萬,三年內翻倍,野心和壓力顯而易見。
2016年,當國內網約車戰爭格局已定時,滴滴也滑入了增長的慢車道,甚至到了2019年出現了些許下滑。據Talk Data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滴滴在過去十二個月內乘客和司機端APP使用量分別下降了5%和23%。
當“互聯網壟斷+投行式擴張”的模式進入了瓶頸期,滴滴的故事也不再性感。資本開始挑剔:長期來看,滴滴的業務是否足夠健康,是否具備足夠大的盈利能力?
停滯增長疊加輿論危機讓滴滴的估值跳水。目前,美團點評市值已突破萬億港元;字節跳動的估值1000億美元,而資本市場給出的滴滴估值500億美元左右。
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不增長似乎就意味著倒退。程維深諳此理。
“0188戰略發布的時候,開大會,管理層表示要進行組織優化,打造精英化體系。”一位滴滴員工回憶起開會時印象最深的細節。
于是,滴滴又開始四處進擊。
最近一段時間,滴滴先后試水跑腿、貨運、社區團購等業務,青桔單車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也先后完成了融資。在滴滴試水社區團購“橙心優選”的消息被曝光后,一位滴滴員工向Tech星球表示,看不懂邏輯。
事實上,這也不難理解。當公司進入平臺期,資本對公司的要求也從增長變成了盈利。即便,柳青在接受CNBC采訪時公開宣布,滴滴核心網約車業務已經盈利,但這并不能抵消大眾的疑問,因為滴滴不止網約車業務,滴滴也需要向市場證明,其是否具備全面盈利的能力。
一位滴滴金融員工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滴滴金融業務在2018年便已經盈利。但坐擁海量司機和用戶,金融業務盈利并非難題,關鍵問題是滴滴的金融業務體量有多大。
不少滴滴員工認為,滴滴如今四處出擊,應該是為了提高估值,為上市做準備。
滴滴的兩條腿
滴滴急需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證明它依舊是一家高速成長的企業。
在網約車領域,滴滴是毫無爭議的老大,網約車也貢獻了滴滴整體超過70%的體量。而商業競爭的復雜性在于,任何單一的業務模式都不穩健,如今,滴滴期望靠兩條腿走路:四輪車和兩輪車。最直觀的體現是,在滴滴未來每天1億訂單的目標中,四輪車承擔5000單,二輪車承擔4000萬單。
首先是四輪車。今年2月,滴滴上線了“花小豬”打車平臺?;ㄐ∝i的注冊主體為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為滴滴副總裁趙意波。據一位接近花小豬團隊的行業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目前花小豬團隊不到20人。
花小豬更像一個下沉版的滴滴——采用低價戰略,以全網最低價做賣點,吸引下沉市場的價格敏感客戶,并用大額補貼進行拉新。
滴滴期望通過補貼來吸引下沉市場的用戶,但這一做法似乎并不穩妥。“滴滴希望通過花小豬搶回來因為合規成本和競爭流失的運力”,一位出行平臺公司的創始人向Tech星球分享了他的看法。因此,注冊公司并非滴滴主體,其滴滴副總裁趙意波100%持股花小豬。
Tech星球獲得的一份數據顯示,滴滴網約車60%的訂單集中在頭部20多個城市,剩下300多個城市,只貢獻了40%的訂單,更重要的是,下沉市場263座四五線城市中,只貢獻了15%的訂單,而這263座城市承接了全國53.25%的客運流量。
這意味著滴滴在下沉市場尚不具備優勢,同時也表明,增量空間巨大。在一位下沉市場出行平臺公司創始人看來,花小豬其實是滴滴對其他競品采用“田忌賽馬”的防御業務。“滴滴會好好愛護它的頭等馬,我們會把頭等馬放在花小豬的下等馬身上,而滴滴的下等馬不可能有頭等馬的飼料。”
在行業人士看來,四輪車業務上,滴滴的另一個重點是出租車。6月15日,滴滴出行公布出租車事業部組織架構升級及人事調整,任命石東海擔任出租車事業部總經理,向CEO程維匯報,同時兼任普惠產品技術負責人,向CTO張博匯報。
一位滴滴內部人士告訴Tech星球,這意味著出租車事業部在滴滴內部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高。一位網約車行業資深人士也向Tech星球分析稱,出租車市場每天能有6000萬單,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做得特別好的平臺,倘若滴滴吃下一小塊蛋糕,也不容小覷。
其次是兩輪車。
據一位哈啰員工向Tech星球透露,目前,滴滴正在到處挖哈啰出行單車業務的員工,而崗位便設置在杭州。據一位共享單車資深從業者表示,青桔在西安、南京的投放量都比較大。雖然上海目前已經嚴禁共享單車投放,而青桔單車在上線首日也被上海市交通委約談,可青桔仍在上海“鬼子進村”般投放。
但僅憑單車顯然難以撐起4000萬日訂單的規模。行業老大哈啰曾公布其日訂單超過2000萬,當時哈啰稱這一數據超過摩拜和ofo的總和。這一數據被認為摻了水份。與此同時,共享單車的準入標準不斷提高,不少城市已經禁止投放單車。
“青桔對于滴滴來說,是想往回拉估值的,別指望它掙錢,不虧錢就行了。”一位共享單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對Tech星球表示。
二輪車如何完成4000萬日訂單的KPI?電單車是兩輪車的重點。一位出行行業資深人士向Tech星球介紹,電單車的市場并非在一線城市,更多的是在三四線城市,相比于單車,其準入資格更低,因此更容易起量。
更重要的是,電單車比單車更容易賺錢。哈啰出行2018年上線了電動助力車,2019年便宣布助力車已經全部盈利,并且助力車是整個公司最賺錢的部門。多位行業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如今兩輪車的競爭焦點是電單車。
競爭已經在美團和滴滴之間打響。
一位滴滴電單車供應鏈的行業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滴滴向其供應鏈工廠下了大筆訂單,目前工廠正在加快生產進度。與此同時,今年4月,美團已經向富士達和新日訂下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
回過來看,無論是四輪車業務還是兩輪車業務,滴滴都面臨著諸多對手,這意味著戰爭的慘烈和焦灼,也足以看出,滴滴不再安于現狀的野心。
再造滴滴
成立8年,滴滴從一眾網約車平臺中廝殺出來,終于坐上了國內出行領域的頭把交椅,但關于其模式是不是真的有規模效應的質疑,一直圍繞著滴滴。
Uber CEO 曾宣稱,他想做的事情就是“替換掉每一輛在路上行駛的汽車”,到那個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壟斷”出行市場。
Lyft創始人曾公開說,“我們這行是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存在的,但到了一定的點也就沒用了,一般這個點就是三分鐘的從接單到抵達的時間限制”。
這就是說,只要足夠多的錢砸下去,讓司機端的供給水平維持在三分鐘左右抵達時間的這個限制內,對于乘客來說,遷移成本降低,自然也就會唯價格論。一旦乘客遷移,司機自然也會隨之遷徙。
滴滴也更像是一家靠資本堆起來的公司。一旦市場有了縫隙,挑戰者便蜂擁而至。無論是美團、高德,還是首汽、曹操出行都從未停止進擊,雖然,他們還并未撼動滴滴的位置。
滴滴面臨的另一個困境是,隨著監管越發嚴格,運力流失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司機管理的復雜性也讓滴滴深陷輿論危機,滴滴必須要想辦法消除運力的桎梏。
解決辦法就是自動駕駛。通過無人駕駛,滴滴可以控制出行的源頭:車輛。控制車輛不僅可以解決運力問題,長遠來看,也可以減少對司機大規模的補貼,同時緩解司乘關系。這相當于再造一個滴滴。
相比百度,滴滴這一類出行公司天然擁有出行數據和場景?,F階段,雖然滴滴一直強調智能城市調度系統,但滴滴出行已經把曾經使用的高德地圖換成了自家研發的滴圖,而高精尖地圖是無人駕駛的必備因素。
這是更大的、更多元化的競爭。其對手不僅僅是Uber、Lyft,更多的是Google、蘋果、豐田等等全球一流的車企和高科技企業。
程維的判斷是,無人駕駛只有一二名,沒有第三名,就像Windows和Communix,安卓和iOS。目前來看,谷歌是第一名,而程維期待的是在多家混戰的格局中,滴滴能夠成為活下來的另一名。
競爭就意味著資金的不斷消耗。前年,滴滴就已經將無人駕駛拆分,近期滴滴旗下自動駕駛公司獲得軟銀愿景基金二期領投的超5億美元融資,這是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獨立拆分后的首輪融資,也是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獲得的單筆最大融資。
滴滴必須撐到自動駕駛時代,如若不然,此前的努力都將功虧一簣。就像程維自己所說,如若滴滴不成功,那么曾經融的100多億美元就會投入到多元化戰役里去,這是極其悲壯的。
回看滴滴如今的一切努力,一切變得合理了。滴滴需要提高估值,向資本市場講出更性感的故事,也需要盈利,堵上悠悠眾口,更重要的是,滴滴需要足夠多的現金去支持無人駕駛的研發、測試。
這是程維的野心,也是滴滴打破估值天花板,進擊IPO的關鍵,更是幫助滴滴站穩出行巨頭的底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