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懸了!招股書更新“難產” 菊樂股份敢“帶病”二度沖IPO?
回答證監會的問題,菊樂股份卡殼了。
在證監會5月28日的首發企業信息表中,對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菊樂股份”)的審核狀態顯示“已反饋”。而根據證監會反饋意見,菊樂股份需更新招股書,但卻“難產”了。
已經過了更新招股書的最后期限,公司方面還是沒有動靜。《每日財報》注意到,4月24日,對菊樂股份的首發申請文件,證監會給出反饋意見。即上文所說“已反饋”。菊樂股份應在30日內給出書面回復,最晚5月23日更新的招股書應出現在證監會網站上。但眼看6月已至,遲遲不見招股書更新。
看看菊樂股份的“毛病”,就知道更新招股書“難產”的原因。
分公司出納挪用9578萬不披露
不僅反饋相應的意見,4月29日,證監會還對菊樂股份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證監會對一些首發企業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菊樂股份的分公司出納挪用公司資金發生額累計達9577.89萬元,但公司首次申報稿未披露該事項,存在著貨幣資金披露不實、內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返利計提不準確等問題。
實際上,在公司的招股書中暴露的其它問題更多。
例如:對品牌單一、市場集中的 “致命”短板,菊樂股份無計可施;董事長童恩文在“股權激勵”中獨享大頭,吃相難看。還有,“一次分光家底”等待上市融資“輸血”,也堪稱奇葩。
菊樂股份是四川省內奶制品重點企業,公司前身成立于1984年,在1996年便推出“菊樂純牛奶”。公司產品唯一商標是“菊樂”,董事長是童恩文。
2017年底時,菊樂股份首次沖刺IPO,2018年3月被宣布終止審查。2019年7月重啟IPO征程。
雖然已是第二次沖擊IPO,菊樂股份還如此“不著調”。如能“帶病”上市,以后在資本市場還會整出多少“幺蛾子”?如不能上市,過段時間會不會又第三次沖擊IPO?
散戶奶源隱憂市場品牌太單一
奶制品行業涉及千家萬戶的安危,自從“三聚氰胺”事件后,全社會都更加重視奶源質量問題,證監會對菊樂股份也做了追問。
證監會要求菊樂股份回答的問題不少,包括采購渠道中是否包含小規模奶牛養殖戶,采購占比是多少?對這些小規模奶牛養殖戶的管理制度、選取標準、質量把控又如何?是否出現過食品安全或質量問題?
現在時限已過,公司仍未給出答案,具體緣由未知。
在《每日財報》看來,品牌單一是菊樂股份另一個“短板”。
奶制品行業中,伊利股份(600887.SH)有“金典”“安慕希”“暢輕”“金領冠”“巧樂茲”“暢意100%”等品牌。三元股份(600429.SH)有“三元”、“極致”、“愛力優”、“八喜”等一系列品牌。
菊樂股份產品唯一商標是“菊樂”。在招股書中,公司大談此品牌獲得的榮譽、光榮稱號。品牌單一的風險,既未提及,更不要說及早準備應對預案。
不光品牌單一,銷售區域也狹窄。
從2016年至2019年1季度,菊樂股份對四川省內的銷售,占公司主營收入98%以上。公司稱積極開發重慶、西藏等省外市場。但公司成立已超30年,但在重慶、西藏的銷售占主營收入不及2%。市場過分集中的風險仍未解決。
單一品牌、市場集中,奶制品行業中有此同樣“短板”的是科迪乳業(002770.SZ)。菊樂股份也將科迪乳業作為可比公司。
然并卵,科迪乳業已經爆雷。
科迪乳業IPO審核時,證監會同樣追問科迪乳業,比如:采用單一品牌策略,導致銷售費用率大幅低于同業公司,此種情況是否可持續?有何防范品牌危機的有效措施?科迪乳業報告期銷售費用率低于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具有持續性?對未來經營業績有何影響?以及相關的經營風險又有多大?
2019年8月,因涉嫌違法違規,科迪乳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2019年陷入虧損泥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對于單一品牌風險、市場集中風險,菊樂股份在招股書中并無提示,也就更談不上防范措施了。
與上述未來風險相比,公司在遞交審報材料之前的“神操作”,更是讓市場吃驚。
董事長獨占員工股權激勵95%
股權激勵的受惠者,應是公司大部分員工、管理層和核心人員共享。若變成董事長一人吃“大頭”,這樣的股權激勵就變了“味”。
在公司改制前夕,即2016年10月24日,菊樂股份召開股東會,決定“以增資方式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增資價格4.23元/股
這價格夠低。比菊樂股份2015年底每股凈資產低40%,比上一次增資擴股價低30%。
這次股權激勵的股份,董事長童恩文認繳了95%,員工持股平臺認繳5%。
童恩文拿絕對“大頭”的理由何在?這次增資擴股會議的決策流程是什么樣?招股書并未披露。
增資擴股會議中還做了另外一個決定,實施大額利潤分配。將公司可分配利潤中的1.6326億元,全部分掉。這個分紅額,是增資擴股半年前一次分紅額的16倍,約占公司凈資產的一半。利潤分配依據及會議決策過程是什么情況,招股書同樣未披露。
將公司利潤分光后,菊樂股份準備到A股市場來“圈錢”,擬募集資金中,要用其中5.59億元建設乳品基地項目。
就奶源安全、品牌單一銷售區域集中、董事長獨拿“股權激勵”絕對大頭等疑點,《每日財報》致函菊樂股份,但截至發稿,公司方面并沒有給出回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