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扎堆擱淺,獨角獸們的「夢醒時分」
“2020年沒有開個好頭啊”,一家頭部投資機構分析師張辰說道。
起初,2019年被大家稱為最難的一年,公司合并、裁員、暴雷時有發生,大家將希望寄于2020年,但當新年鐘聲敲響之后,新機遇遲遲沒有到來,反而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疫情“黑天鵝”事件。
“退出難是最明顯的一個現象,現在經濟形勢,誰都不敢輕易嘗試,穩定固有資產才是最明智的。”張辰說道。面對經濟波動,無論是投資機構還是公司創始人,都呈現出緊張的態勢。
最近全球股市巨震,二級市場的波動直接影響了一級市場的估值,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IPO市場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一些原本在開年準備IPO的獨角獸們,也放慢了步伐。他們或因疫情影響新增長受阻,或因經濟下行資本趨于冷靜,或策略調整移步換形,在特殊狀況下采取必要的應變措施。
新增長難覓
“以冬天態度過四季,則四季存”,這是3月12日,毛大慶在直播中向中小企業給出的建議。
這位51歲的創業老兵,去年跑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100場馬拉松,但成立近5年的優客工場卻似乎一直沒跑完自己的馬拉松。
2019年12月12日,優客工場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積蓄5載力量的優客工場似乎迎來第一場馬拉松的終點。此前自媒體“獨角獸早知道”曾披露,”優客工場預計12月底或1月中旬赴美IPO,或收購WeWork中國。“
同樣處于共享辦公賽道的WeWork,在去年IPO失敗后,便鮮少對外發聲,公司的財務狀況一直沒有披露。截止3月20日,WeWork的債券交易價格僅為面值的65%。類似模式的優客工場,也遇到增長瓶頸。
疫情的沖擊下,在線辦公市場迎來大爆發,依賴傳統租賃模式的共享辦公損失慘重。從2018年就傳出IPO消息的優客工場,如今已是第三次推遲IPO計劃。
“年初我們預計,公司會在春節前后上市,但疫情帶來巨大沖擊,短期內上市可能性不大。”一位優客工場內部人士說道。并且據張辰透露,優客工場最近在出售老股。
國內企服領域的企業普遍進展緩慢,在國外的認可度較低,張辰分析,“在技術、環境都還不太完善的情況下,沒有成熟的業務模式去IPO是行不通的,風口也還沒有來到。”
同樣受疫情影響沖擊,線下業務模式的58到家,近期有消息傳出將推遲赴美IPO。
2月6日,58到家母公司到家集團的CEO陳小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在一兩周后,新冠疫情的新增數量大規模下降,那么對未來就有樂觀的預期。而若疫情持續影響兩三個月,家政行業規模或僅存原來的10%到20%。
漸趨成熟的懶人經濟,使得上門服務大平臺58到家發展迅速,受到資本熱捧。截止2019年9月,58到家集團員工達6000多人,提供的服務覆蓋6個國家及地區、400多個城市,上門服務人員有360余萬人。
58到家規模不斷擴大,而高額的市場費用和人工成本使得虧損也不斷加重。成立至今,58到家6年來仍然沒有實現盈利,據58同城2018年財報中顯示,58到家去年凈虧損達14.23億元,同比擴大99.8%。
除此之外,58到家主要業務是“家政和同城貨運”等,均是基于本地生活的到家服務,這一點與發力本地生活服務的美團相似,再加上貨拉拉、河貍家、好孕媽媽等眾多垂直領域的強勁對手,58到家的優勢領域正一步步被蠶食。
據報道,2019年末,58到家曾獲得Pro-IPO融資,并計劃赴美上市。但時間來到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58到家不得按下IPO暫停鍵,依賴強現金流的58到家,在疫情結束后能否平穩度過難關?
“即使和美團相似,58到家也不會成為下一個美團,推遲上市是暫時的,之后一定會上的,但上市后的表現就不好說了”,業內相關人士說道。
欲移步換形
如果說由于業務受到疫情沖擊的優客工場、58到家,暫緩IPO是不得已為之,那么在疫情中業務保持增長的商湯、曠視,則是自我路線的調整變化。
近日,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商湯科技推遲了今年在香港進行高達7.5億美元的IPO計劃,轉向私募市場,尋求5至10億美元融資。商湯科技回應稱:目前沒有上市具體時間表及地點。
有“AI四小龍“之稱的商湯科技,據傳2019年估值已到達400億人民幣,遠超其他幾位選手。在疫情期間,商湯科技也推出了AI智慧防疫解決方案,AI基礎教育、AI醫生等各方面的技術服務,幫助抗疫。
此次爆發的疫情,使遠程辦公、生鮮電商、在線教育、大數據、云計算等行業迎來迅勐的增長,AI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參與抗疫行動,也是數見不鮮。
但在發展勢頭迅勐的情況下,商湯科技并沒有按照原IPO計劃赴港上市,而是轉戰國內尋求融資。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3月16日,江蘇南京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再結合媒體報道的信息看,布局國內市場的商湯科技正在改變陣型,欲從香港轉回內地。
“商湯一直沒有盈利,現金流處于負值,所以之前無法上A股,但最近國內科技公司接連被美國列入所謂的‘黑名單’,加上全球股市損失慘重,轉回政策利好的國內科創板,他們的估值會更好。”一位VC投資經理說道。
隨著全球股市的動蕩,許多公司暫停IPO計劃,AI 四小龍都在爭搶中國AI第一股。去年8月25日,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在今年2月24日,港交所官網顯示,由于資料過期,申請資格失效。
一番周折過后,曠視科技回應,上市進程仍在正常推進中,正在更新材料,但具體IPO日期沒有披露。最早啟動上市計劃的曠視科技,也給國內其他AI獨角獸探路,然而至今,其上市之路充滿不確定性。
“云從在國內科創板上市,預計會在今年底完成,依圖在政務方面成績比較好,大概率也是走國內。”上述投資經理向Tech星球說道。并且據天眼查消息,廣州云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內因外困,對于盈利能力暫時較弱的AI獨角獸們來說,全球經濟低迷時選擇上市,并不是一個好時機。并且從長遠來看,選擇相對穩定利好的國內市場,逐漸成為AI獨角獸們的共同選擇。
觀大勢之趨
AI獨角獸在疫情期間的業務表現亮眼,與此同時,受疫情“宅家”影響,AR/VR行業也隨著5G、“云經濟”的盛行迎來新的增長點。
1月3日,全息AR技術服務商微美全息再次更新了赴美上市的招股書。從2019年6月第一次遞交招股書,中間經歷了三次推遲。從不斷推遲的上市時間中,不難發現微美全息并沒有做好上市前的充分準備。
據微美全息的招股書顯示,在總營收增長下,其依賴的廣告業務和娛樂業務逐漸開始失衡。廣告業務占比逐漸增多的趨勢下,微美全息需要資金來維護研發開支,著急上市也是求生之路。
AR/VR行業在經歷了2016年的風口后,急轉直下,幾乎悄無聲息。在此次疫情刺激下,云直播、云學習、云看病、云游戲等等,使得AR/VR行業出現新需求,得以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一位VR行業人士表示,“線上AR軟件并未受到影響,而重資產的線下體驗店,由于商場人流量下滑,勢必受到不小影響。”因此,對于唯美全息來講,如何讓資本相信自己后期的盈利能力是關鍵,而這個節點匆匆上市,也并非最佳時機。
推遲、暫緩IPO等詞匯,成了疫情中出現的頻率詞。除了滿心沖刺的獨角獸,之前的一些老牌巨頭們,也紛紛興起回流計劃。繼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之后,京東、百度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準備效仿阿里回港股上市。
但隨著疫情的影響,港交所也受到波及,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香港是去年全球最大的IPO市場,但2月份新股發行規模較上年同期減少了93%至4900萬美元。與此同時,2月份只有3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而去年同月有9家。
IPO數量下滑,再加上港交所要求增加相關補充說明,部分企業或許會因業績不好而上市失敗,或自行終止。2月26日,李小加在港交所全年業績簡布會上表示,“預計上半年受到的影響會很大,疫情比較嚴重以后,一切都放緩了,會有企業把IPO進程推遲到下半年。”
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目前短期內不會回歸港股,第一,阿里已經回來,第二,國內疫情基本防控住,在美股更有利吸引資金,并且公司賬面資金充裕,回港股的事情不著急。”
疫情之下,是否選擇推遲IPO的時間節點,同樣也是在考驗企業的“反脆弱”能力。
上市和疫情都是一把雙刃劍。以退為進,適時擱淺,或許會是這些企業更好的選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