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投資精選層 新三板市場深化改革在路上
近年來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多方面發展失衡一直飽受投資者詬病,作為證監會今后一段時間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之一,新一輪新三板改革的分量相較以往有所加重,特別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及推進新三板改革,更是凸顯本輪改革的戰略意義。
2019年12月20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修改<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和《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12月27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實施第一批業務規則,包括《分層管理辦法》等共計7件,這標志著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正式落地。今年1月3日,中國證監會又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允許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投資精選層股票。作為證監會新年以來的首次大動作,著實為新三板市場深化改革添了把火。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年,多層次資本市場各板塊改革加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小企業經營難度,新三板改革推進不及預期。根據Wind數據,截止2019年末,新三板年成交金額825.69億元,掛牌企業總數8,953家,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7%和16%,定增募資總額相較2018年更是縮水近一半,一級市場量價齊降,融資環境低迷。但與此同時,2019年新三板市場總計592筆定增的平均募資金額為4,211萬元,較2018年1,079筆定增平均募資金額3,922萬元有所提高,市場頭部效應明顯,這也為深化新三板改革提供了現實依據,必須建立分層次的差異化供給制度,為新三板流動性不佳和融資困難等問題提供切實的解決方案。
作為本輪改革的核心之一,設立精選層的目的就是通過建立差異化的分層制度,為新三板頂層注入流動性,同時也有利于解決新三板轉板上市的難題。根據業務規則,滿足精選層的入圍要求共有四套標準,這些標準分別在盈利能力、成長性、創新研發和銷售能力等幾個方面設定具體量化門檻,當企業進入精選層并掛牌滿一年,若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即可進行轉板。此外,精選層在發行制度、發行方式、交易機制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增加了頭部企業的融資機會,有助于改善當前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狀況、促進價格發現和降低交易者投資成本。對于部分希望轉板上市的掛牌公司來說,精選層的設定可激勵公司提升自身治理水平,改善經營狀況,向入選標準靠攏。
證監會此次就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所發布的指引,對新三板市場來說構成長期利好,一方面將提高資本市場資本配置效率,為新三板市場注入流動性活水;另一方面提高市場的參與度,更多的個人投資者將獲得入場機會,有利于后續新三板公司轉板上市,強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具體來講,對于新三板而言,公募基金作為社會公眾投資者和新三板市場之間的紐帶,公募基金入場和投資者門檻降低也就意味著更多的社會資本將流入新三板,新三板的流動性將因此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對于公募基金而言,存量公募基金由于修改合同的難度較大,故影響不大;但新增公募基金今后的投資選擇范圍將擴大,新基金產品類型將更加豐富,各機構搶灘新三板將提高市場活力。
上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202家公司申報科創板上市,其中60家來自新三板,占比達28%,此外,還有27家新三板公司成功登陸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中大部分位于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可見部分新三板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具備足夠的轉板潛力,公募資金入場正當時。
實際上,為新三板精選層注入公募基金還有利于形成市場的良性循環,即公募基金注資優質掛牌公司,提高其成長性,高成長性又為公司帶來高收益,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資本利得和分紅。當頭部企業開始有了賺錢效應,自然會逐漸吸引更多的資金集中,企業再用這筆資金實現產能升級,進一步提升公司質量,形成良性循環,甚至將紅利輻射到創新層和基礎層。
但與此同時,監管層對公募基金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新三板企業質量參差不齊,市場關注度也遠不及主板和二板,缺乏足夠的行研隊伍,因此《指引》中明確要求擬任基金管理人應當具備相應投研能力,還要配備充足的投研人員。在基金管理方面,基金管理人應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確保基金資產估值公允客觀,更好的發揮專業優勢,以提升新三板掛牌公司質量,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此外,結合國際經驗,調整高風險市場投資者適當性規則需要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幫助投資者正確認識新三板改革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調整,引導市場理性預期,切勿盲目更風。投資者教育的內容可以包括讓投資者了解新三板改革的新動向,正確理解改革所涉及的規章指引、管理辦法等,特別是包括發行制度、分層辦法、信息披露等在內關鍵改革內容;還要樹立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客觀認識新三板改革后的投資機會和投資風險,強調理性投資和風險防范。
總的來看,參照去年底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的“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證監會這一改革舉措正是對中央經濟工作部署的進一步落實,釋放出積極推動新三板深化改革的正向信號,當然這不會是終點,未來的新三板深化改革將堅持與交易所錯位發展的定位,建設差異化制度激活市場流動性,同時著力提高掛牌公司質量,既優化存量,也改進增量,解決過往兩年新三板定位不明晰、流動性不足、企業質量嚴重分化等問題,為實現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做好準備。
結合證監會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的工作部署,今年證監會改革的重點主要是深化資本市場全面改革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及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這幾大方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包括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加快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推進注冊制改革和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短板等任務,此外,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晴雨表,質量好壞直接代表的是中國實體經濟的質量,所以要綜合施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努力優化增量、調整存量,加強自身及配套機制改革。歸根結底,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還是為了提供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
當然,改革的過程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在今后的改革中有許多要注意的問題,比如要注意多板塊、多條線的協同效應,不可顧此失彼,還要注意政策的可落實性,突出政策的實際意義而非象征性意義。此外,更要把握改革的穩定性,時刻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在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改革創新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