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創板解禁股來了 更大的壓力還在年中
上市交易半年后,去年7月22日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企業,即將迎來首批限售股解禁。
據第一財經統計,將在1月22日解除限售的科創板股票規模合計有1.24億股,占單家公司流通股比例平均約在5.46%。以1月14日收盤價估算,此次解禁股對應市值約36.58億元,較發行價平均漲幅為129.64%,浮盈情況可觀。
多位分析師表示,首批解禁的科創板限售股減持動力強,但對板塊和個股的沖擊影響有限。而此后科創板還會在年中7月迎來解禁高峰,包括核心技術人員、創投基金等在內的限售股將上市流通,板塊的資金供求壓力可能會有所提升。
首批25家企業1.24億股解禁
科創板迎來了運行以來的首批限售股解禁。
在2019年6月科創板開板前,科創板自律委員會以行業倡議形式,對網下打新和戰略配售提出諸多建議。其中就包括,建議通過搖號抽簽方式抽取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中10%的賬戶,中簽賬戶的管理人承諾中簽賬戶獲配股份鎖定,持有期限為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6個月。市場人士分析稱,隨機抽取10%中簽賬戶鎖定半年,是為了引導投資者在科創板運行初期謹慎報價、理性交易。
2020年1月22日,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交易已滿半年,被抽取的網下配售賬戶已滿半年鎖定期。截至1月14日發稿,已有21家科創板公司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第一財經根據Wind數據統計,25家科創板公司合計解禁規模近1.24億股,均為科創板A類打新網下配售賬戶的限售股。其中,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為杭可科技(46.070, -0.94, -2.00%),解禁257萬余股,占目前流通股比例為7%;占比最低但數量最高為中國通號(7.180, -0.05, -0.69%),解禁近7563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4%。25家科創板公司解禁股占流通股比例平均為5.46%。
“將要解禁的科創板個股目前平均漲幅翻倍,預計解禁后機構拋售的動機較強。但整體來看,對市場和科創板個股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中長期的沖擊不大。”華鑫證券策略分析師兼科創板策略負責人董冰華稱。
董冰華表示,首批科創板解禁規模總體不算很大,平均單家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比例約在1%,占流通股本比例約在5%。對應的科創板上市公司目前換手率約在7%,近一個月平均漲幅約在16%,且最高的個股累計階段漲幅超過60%,表明科創板目前市場熱度較高。
“板塊熱度越高,說明資金承接力越強,解禁事件影響會一定程度弱化。2020年科技板塊有望繼續成為全年投資主線,我們看好科創板所處的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科創板熱度依然可期。”董冰華稱。
申萬宏源(5.030, -0.03, -0.59%)新股策略組的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1月是A股首發限售股、定增股等解禁高峰期。以1月14日收盤價計算,解禁資金總額達到6312.72億元,創下2019年1月至今的單月新高。其中,科創板解禁資金總額占比為0.6%。
伴隨近期二級市場的回暖,科創板個股整體也呈現了上漲趨勢,首批科創板解禁股的浮盈情況較為可觀。以1月14日收盤價來看,25家科創板公司較發行價平均漲幅為129.64%。其中,漲幅最高為中微公司(136.200, 1.19, 0.88%),達到365%;南微醫學(178.430, 0.13, 0.07%)、樂鑫科技(199.100, -1.02, -0.51%)、心脈醫療(155.800, 0.05, 0.03%)、安集科技(152.600, -0.02, -0.01%)、瀾起科技(77.500, -0.80, -1.02%)漲幅也均超過200%。華興源創(48.820, -0.19, -0.39%)、沃爾德(71.120, 0.44, 0.62%)等8只個股較發行價漲幅翻倍。漲幅最低為容百科技(35.330, -1.33, -3.63%),目前僅有37.72%。
年中再迎解禁高峰
科創板更大規模的解禁潮將出現在今年7月,即包括核心技術人員、創投基金等在內的限售股將上市流通。這其中,包括PE、VC等都有較強的減持動力,且解禁市值規模較大,板塊的資金供求壓力會增大。此后8月至年底,解禁市值逐漸平穩,對板塊沖擊相對可控。
對于科創板年內將要面臨的限售股解禁,市場的關注更多出于對部分股東“套現離場”的擔憂。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目前適用更為嚴格的股份限售和減持規則,對于區別于主板的核心技術人員主體、未盈利公司都有明確的約束與減持要求。
比如,根據科創板上市規則,科創板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所持股票需要鎖定3年;核心技術人員與董監高一樣,鎖定期為1年,離職后半年內也不得減持,解禁后每年只可減持25%。而按照上市規則,未盈利的科創板公司還將面對更為嚴格的減持規定,其董監高和核心技術人員、上市前12個月增資入股的股東都要面對3年的鎖定期。
事實上,限售股解禁的市場關注并不僅針對科創板。2019年,IPO、解禁、減持等規模均創近五年歷史新高。伴隨IPO規模增長與再融資市場回暖,2020年亦是A股的解禁大年。
據華泰證券(20.000, -0.19, -0.94%)統計,2020年A股的解禁規模將達3.36萬億元,占解禁股票總市值比重為19.67%,這一數值高于2015年但低于2013年。具體來看,主板解禁規模占比約56%,創業板約18%、中小板約19%、科創板約7%。從板塊來看,2020年解禁規模前三的板塊是電子、醫藥生物、非銀金融,而通信、電子、輕工、計算機行業的解禁規模占對應板塊流通A股市值比重居前四。
“從歷史經驗來看,解禁后不一定就會引發當月的大幅減持,解禁高峰也并不一定會造成市場大跌。”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從2019年的限售股解禁情況來看,減持多發生在解禁后半年內;解禁前的心理沖擊大于實際減持效應,且對個股影響大于對整體股市影響。此外,上述解禁股中,國有股的占比較高,股東性質大多為國企等,這類股份解禁后大幅減持的概率普遍較小。但其也同時表示,對部分較大規模解禁的個股仍需保持謹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