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突擊入股 48家投資機構搶搭科創板末班車
2019年,科創板炙手可熱。如此香餑餑,也引來各路資本搶搭擬科創板IPO公司的末班車。
上證報梳理統計了最新的48份仍在科創板問詢環節的公司招股書申報稿,發現突擊入股案例不少。截至12月5日,上述48家沖刺科創板的公司中,有14家存在突擊入股的現象,占比為29.2%。
何為突擊入股?根據上交所相關規定,“申報前6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的持有人應當承諾:新增股份自發行人完成增資擴股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之日起鎖定3年。”
鎖定3年就是讓突擊入股者無法來去匆匆,賺不了快錢。但科創板IPO定價已經市場化,這些搶搭末班車的新增股東,如果臨門一腳的成本過高,未來能否實現盈利退出,是個未知數。
48家投資機構搶搭末班車
上證報統計發現,上述14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上交所受理前的半年內共新增了80名股東,其中機構投資者有48家(剔除員工持股平臺)。這些成功突擊入股的機構中,不乏國資背景的知名機構。
大基金旗下的聚源聚芯和芯動能,就突擊入股了敏芯股份。5月,二者通過受讓股份或增資認購的方式成為敏芯股份的新股東。據查,聚源聚芯和芯動能背后有著共同的合伙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大基金)。
敏芯股份獲得大基金的加持,可謂兩相得益。敏芯股份注冊地在蘇州,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芯片設計公司,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約為567萬元、1314萬元、5411萬元和2943萬元。而大基金是芯片產業鏈上最為財大氣粗的國家級投資機構,一期規模1387億元,二期近期剛注冊成立,規模逾2000億元,該機構先后在A股市場投資了20多家芯片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多數浮盈豐厚。
九號智能也獲得了知名投資機構的突擊入股。
4月17日,九號智能沖刺科創板獲上交所受理。在此21天前,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麾下Future Industry和Megacity就通過C輪可轉債轉股成為新股東。Future Industry為先進制造境外投資主體;Megacity為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的境外投資主體。同樣手法,中國移動旗下中移創新基金的境外投資主體Bumblebee也通過可轉債券轉股成為新股東。
基金的強大背景是其搶到末班車車票的重要因素。天眼查股權穿透圖顯示,先進制造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財政部為最大出資人。
深創投也沒有放過科創板突擊入股。深創投攜旗下基金紅土絲路和紅土智能,受讓埃夫特員工持股平臺——睿博投資的股份,成功入股埃夫特。
喜歡臨門一腳的還有小米基金。6月份,該基金成功突擊入股被譽為芯片設計產業“藥明康德(90.310, 0.26, 0.29%)”的芯原股份。據上證報此前報道,小米基金還曾在科創板公司方邦股份(86.110, -1.15, -1.32%)招股書披露前15天的4月10日,以5000萬元的總價格受讓方邦股份3.33%股權,躋身方邦股份十大股東之列。
自家員工“近水樓臺先搶月”
既然有機構漏夜趕搭末班車,公司自家員工也“近水樓臺先搶月”。
在這其中,又有九號智能的身影。3月31日,因九號智能部分員工的認股期權加速到期并行權,以及公司額外向員工發行限制性股票,員工持股平臺Hctech III成為公司新股東。招股書申報稿顯示,Hctech III持股2.32%,但擁有的表決權比例為5.41%。
上述股票期權行權價格和限制性股票的對價均為每股1美元,這更是大幅低于外部機構突擊入股的價格。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外部機構突擊入股九號智能的價格為每股151.11元等值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折算為每股約22.5美元。
天智航的員工突擊入股亦頗為可觀。該公司從新三板終止掛牌后,發生了多次股權變動。今年4月,為激勵員工,剛成立的員工持股平臺——智匯德創以每股15元的價格,從先進制造基金和京津冀基金處受讓460萬股。一經成立,臨門一腳躋身十大股東榜。目前智匯德創持有公司920萬股,持股比例2.44%,剛好為公司第十大股東。
科創板IPO末班車票貴否?
突擊入股追求的是IPO的確定性和制度套利,但臨門一腳的價格往往不菲。
上述突擊入股的機構成本如何?以被突擊入股公司2018年盈利為測算依據(剔除2018年虧損的公司),計算突擊入股機構的入股成本高低:有6家企業突擊入股時對應的2018年市盈率超過20倍。
最突出的是埃夫特。其臨門一腳的價格,對應2018年市盈率超過580倍。為何如此之高?
埃夫特6月26日發布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報告期內,2018年才扭虧微盈,僅實現凈利潤266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其今年4月新增的8位新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以每股11.7元入股,由此計算,其市盈率高達585倍。
埃夫特2015年至2017年進行多次收購,以及進行戰略投資,并且報告期新設希美埃、埃華路、瑞博思等子公司。報告期內,公司合并范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公司在回復首輪問詢時,又披露了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備考合并報表,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虧損約1008萬元。
暫時處于虧損狀態的公司,依然有機構突擊入股,且有些公司估值增長迅速。
以芯原股份為例,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9年3月發生的股權轉讓中,浦東新興分別從共青城丁香、君桐投資和共青城原天處受讓公司前身芯原有限合計約4.2%的股份。當時芯原有限總股本為3.69億股,由此估算,這次浦東新興付出的成本為8.53元/股,公司估值約為31億元。
在6月進行的股權融資中,芯原股份引入小米基金、國開科創和隆璽壹號3家機構投資者。此次股權融資,3家機構共增資3.5億元,總計持有的股份比例約為7.3%,由此估算此時的估值約為48億元。3個月左右的時間,估值上漲超50%。
不便宜的籌碼成本,加上3年的鎖定期,加劇了科創板項目突擊入股者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從局外人的角度看,這些突擊者,或是火中取栗;當然,知根知底的內部人也許是在搶籌自家公司未來的高成長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