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定位非常清晰 “長三角基因”與科創板高度契合
日前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是指導長江三角洲區域(以下簡稱”長三角”)當前和今后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綱要》關于產業發展的科創內容頗多,并與科創板的戰略定位高度契合。”長三角”與科創板的牽手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進程。
首先,”長三角”的功能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要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代表,《綱要》中提到的28個重點領域,與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領域相吻合(科創板包含但不限于六大領域)。
《綱要》中提到的28個重點領域中,與科創板定位并行的行業有:新能源、智能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還可延伸到機器人(13.880, 0.14, 1.02%)、集成電路產業鏈。定位是: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
兩相對照,針對”長三角”出臺的產業規劃簡直就是按照科創板的定位進行量體裁衣。
其次,科創板已上市或注冊企業中的”長三角”基因最重,”長三角”的科創板儲備企業也數量眾多。
“長三角”涵蓋三省一市,分別是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截至12月6日,在科創板已經上市和注冊完成待上市的公司共有68家,其中江蘇12家、上海13家、浙江8家(安徽目前還沒有),這三個省市所占比重超過48%。
這組數據能夠充分說明”長三角”的科創優勢:擁有上海張江、安徽合肥2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利數均占全國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發強度均超過3%,這兩個因素形成的結果就是,”長三角”的集成電路和軟件信息服務產業規模分別約占全國1/2和1/3,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創新共同體和產業集群。
“長三角”擁有的這些資源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其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要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長三角”肩負著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任,也是推進更高起點改革和更高層次對外開放的重要區域。在深化改革的愿景上,”長三角”與科創板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由此可見,”長三角”企業在科創板中占據較大比重,既是該區域科創企業發展現狀的真實反映,也是該區域擁有優越的科創環境和條件的真實反映。”長三角”區域的一體化發展愿景和科創板承擔的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試驗田功能,都是歷史賦予的使命,二者牽手之后,無疑會為未來發展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