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首家:虧損的澤璟生物“以第五套標準過會”
虧損的澤璟生物過會了,盡管尚未注冊,但它“首家以第五套標準過會”的身份已經不會改變。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澤璟生物幾乎無營業收入,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46億元、-4.4億元、-3.4億元,每期相對應的經營活動陳勝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672.02萬元、-1.08億元、-1.1億元、-8942.85萬元。
毫無疑問,澤璟生物的過會,是對科創板包容性的堅定實踐,是科創板對業績門檻的真正突破。尤其在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討論如此熱烈的當下,更全面、科學地理解這種突破就顯得尤為關鍵。
筆者以為,它至少包含以下幾層意思:淡化業績指標不代表沒有標準,對業績的關注轉為對公司本質更動態、更立體的關注,對此應有充分準備。一句話,審核端支持了,市場端也要有足夠包容。
第一,沒有業績標準,其實是很高的標準。
無收入、無利潤、無產品的表象背后,是對業務、技術和創新的關注。對研發型公司而言,部分財務數據可能并不足以刻畫清楚它們,如何讓這類型的申報企業講清業務架構、說透科技創新、說明技術團隊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創板淡化了盈利指標,并不代表不關注業績。只是它不再以此作為企業IPO的門檻,轉而通過問詢,考察公司的真正面目:競爭優勢、行業壁壘、戰略執行力等,并同財務數據互相印證。這是問詢和回復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問詢式審核下,公司能夠證明并且讓“真業務”、“有技術”、“能創新”具備說服力,比拍胸脯保證“三年內肯定能盈利”更讓人放心。
第二,科創板對虧損企業敞開了懷抱,轉而用一個更立體、更全面、更動態的綜合要求取代了單一的業績標準。
一是未盈利公司需要披露更多的有效信息。例如,在年度報告顯著位置披露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經營活動面臨的重大風險,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以及對公司現金流、業務拓展、人才吸引、團隊穩定性、研發投入、戰略性投入、生產經營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影響。單純的業績表現可能不是最適合科創企業的標準,但仍然是實踐中相對能夠統一、公平的標準,從而評估出公司的質量。因此,給虧損企業的“等待期”并不是無限的。二是對未盈利公司的實控人、核心技術團隊的減持限制也更為嚴格。
第三,正因為科創板公司的“業績”有著更豐富的內涵,對虧損企業上市限制的突破,不能停留在審核一端,應當向更深處推進并獲得認同。
規則需要有包容。在持續監管端口,給虧損公司一定的盈利“等待期”,公司上市后,其退市風險警示的計算時點從公司上市第四個完整會計年度算起,就是一種制度層面的適應和調整。
市場更需要適應這一新群體,因為研發型企業的上市腳步無法阻擋。虧損企業陣營的“粉絲轉化率”到底高不高,市場是否能夠真正接納虧損公司,容忍業績的大起大落,是否需要更能刻畫公司業績的指標,投資者能否通過虧損公司經營性信息披露,并同“三張表”互相印證,得出自己的結論等等,都需要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答案。
近期,市場對科創板公司業績表現的高度關注和多角度解讀,一方面說明投資者越來越重視“業績為王”的邏輯,一方面也已經具備了多元化、多角度看待公司財務報告的能力,相信未來市場會通過共同的關注、討論甚至爭論以達成一套方法,形成共識。
科創板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很多包容,只有制度的包容而無市場的包容,規則將無法落地而只能流于空轉,政策所做的種種努力可能在巨大的爭議、誤讀中被消解。科創板這片“試驗田”,試的不僅僅是各種改革設想的實際運行,也是在小心謹慎地試探市場的包容度,給資本市場深入的改革一步一步地爭取空間。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